首页/文章/ 详情

聊聊BMS上的几种负电压产生场景与采样方案

1小时前浏览10
一晃就到十一月,感觉十一假期没过去多久啊,再坚持几个月就过年了;现在气温下降到舒适区,晚上睡觉都不想起床,偶尔睡前再刷会暗黑2,很惬意。

今天一起看下BMS上需要进行负电压采集的一些场景与实现的方案。  

低压电路上的负电压    

典型的例子是2015+的充电导引电路上,具体如下图(参照GB/T 18487.5-2024),在车辆端增加了CC1检测电路(检测点3),CC2检测电路也做了更新。

2015+标准中有一个PE线断线检测的功能(车辆接口处),可以使用CC2的检测点2来实现PE线断线诊断(小问题,使用CC1的检测点3可以吗?);PE线断线后,电路简化如下:由于PE线中间断开了,导致U1的回流会通过U2这个路径返回,具体如下图红色箭头标注,如果S3断开时,在检测点2上就会产生一个负电压。

通过仿真,当PE线断线后,如果S3开关还是闭合的,此时检测点2的电压典型值为7.2V,检测点3的电压典型值为4.8V

如果PE线断线后,S3开关又是断开的,此时检测点2的电压典型值为-12V,检测点3的电压典型值为接近0V

所以我们需要检测点2能够识别出这个负电压,典型的实现方案为反向比例放大电路即可,类似如下图,为了正负压都可以采集,在运放同向输入端增加一个偏置电压即可。

 

高压电路上电负电压    

在高压电路上,典型出现负电压的地方就是负极继电器后端的采样点,具体如下图:例如针对负极继电器后端的a点电压,一般常见的高压采样方案会从a点连接一串电阻到内部的电池总负来采集其电压,但是这个a点相对于电池的负极来讲,是有可能出现负电压的。

具体负压出现的场景我们一起分析下,如下仿真图:假设是电池包准备充电的场景,充电桩的输出电压要大于电池包的电压,继电器还处于断开状态,R1a点的分压检测电阻,此时可以发现a点(主负继电器外侧)的电压就是负值;究其原因,是因为充电桩的电压从内外部的绝缘电阻网络灌入到电池端,从而从R1上有一个反向压降。

假设然后我们改小充电桩的输出电压,如下图:此时a点的电压就变成了正值,因为此时是电池的电压灌入到充电桩端,从而在R1的压降是一个正值。

当然,这个负电压的大小与检测电阻大小有关系,我们改小R1的电阻值,如下图:就发现这个负电压也变小了,逻辑与上面分析是一致的。

针对这个负电压,我们也希望能准确识别,在ADBMS2950上就有推荐这样一种采集方案,如下图所示:将高压采样电阻串的参考地改为参考1.25V(VREF1P25)同时BJB内部ADC的参考地也通过软件配置成1.25V,这样实际就可以将负电压转为正电压,满足AD口输入要求了,这个是ADBMS2950特别具有的功能。

如果BJB没有上述的功能,也不用担心,我们可以人为在采样电阻处增加一路上拉参考电源来实现,列个方程,算一下匹配电阻,具体电路不赘述了哈。  

总结:  

最近想把后面的工作重心逐步调整到硬件需求分解上面,系统地从全貌角度梳理下,看看有哪些不同的风景;以上所有,仅供参考。

来源:新能源BMS
电源电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13
最近编辑:1小时前
胡摇扇
新能源BMS
获赞 79粉丝 67文章 21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联合电子(UAES)的一款BMS控制板学习与分析(下)高压电路介绍

这段时间工作上有点迷茫,每年总有一段时间是这样,估计过一阵就好了。这次把联电的BMS控制板剩下的高压电路介绍完哈。 先看下高压电路的T面模块划分,如下图:比较清晰,包括了菊花链、绝缘检测模块、高压检测模块以及隔离与ADC模块。在B面的高压电路模块划分如下:基本与T面模块上下对应。菊花链模块 AFE选用的是TI的方案,对应桥接芯片为BQ79600;同时在单板上没有找到总电流采样电路模块,那么有三种可能性:一是使用数字接口的霍尔传感器;二是使用单独的电流检测单板实现,例如前面分析过的CATL的电流检测模块,它是一个数字接口的小板;三是使用AFE进行总电流采集,而TI的AFE就支持此功能,例如BQ79758集成了SHUNT电流采样通道,此方案可以有效降本。这里的两对菊花链差分通信线是通过高压连接器走出去的,如下图。隔离与ADC模块 高压电路选用独立的ADC进行采样,其与低压端的MCU通过隔离SPI进行通信,同时ADC的参考源外置;具体地,ADC选用的是TI的ADS7951,外置2.5V电压基准;另外这个数字隔离器应该是自带隔离电源输出的,其输出给到ADC与参考源供电,但具体型号没找到,其他地方暂时也没发现隔离电源。高压采样电路 高压采样输入信号都集中在最外侧的这个连接器上,单板T面布置了两路采样电路,其输入电压经过3个1206封装、1M电阻后连接至采样电阻,T面的这两路看起来好像是靠近PACK端采样信号,所以没有布置采样开关。然后B面布置了4路高压采样电路,分压电阻与前面一致,但预留了采样开关的位置,虽然此单板没有焊接,而通过0Ω电阻将开关短接;此4路高压采样信号可能是来自继电器后端的采样点。绝缘检测电路 绝缘检测方案采样经典电阻桥方案,有4个桥臂,其中两个桥臂为不带开关的固定阻值电阻串,另外两个桥臂为带开关可控制的电阻串;搭铁的隔离开关选用的是宏发的小信号继电器HFD3-VI系列,之前我们拆解过此型号的继电器结构,其输出端有两路触点开关,此单板将两路开关串联起来实现更大的安规间距;下图为T面带开关的两个桥臂,其开关在B面。下图为B面的绝缘检测电路,包括了桥臂开关与另外两路桥臂电阻串。至于粘连检测电路,没有看到比较典型的上拉参考源诊断的电路,也可能是通过检测各个点的电压、并结合上下电时序来实现负极继电器粘连检测的,猜测下。 总结: 打完收工,睡觉了,明天台风不知道啥情况;以上所有,仅供参考。来源:新能源BMS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