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LD是一款高效、灵活的固体激光器设计与仿真软件。其图形用户界面的功能包括:
谐振腔
泵浦光线追迹
激光放大器
晶体有限元分析FEA
动态模拟分析DMA
矢量光束传输方法BPM
2D制图,比如:输出功率
3D输出,比如:粒子数反转
光束半径,稳态图
基于琼斯矩阵的Nd:YAG放大器偏振特性分析
应用背景(行业痛点)
高功率固体激光放大器(如 Nd:YAG、Yb:YAG 放大器)是工业加工、激光雷达、惯性约束聚变等领域的核心器件,但实际应用中面临关键瓶颈:
放大器增益介质(晶体 / 光纤)存在增益各向异性(如 Nd:YVO₄的 π/σ 偏振增益差异),导致不同偏振方向的光放大效率不一致;
泵浦光引发的应力双折射、介质本身的自然双折射,会使入射偏振光(如线偏振光)发生相位畸变、偏振态退化(如变为椭圆偏振);
偏振态退化会直接降低后续光路的兼容性(如倍频晶体的转换效率、调制器的调控精度),同时恶化光束质量,限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与稳定性。
应用背景(仿真的必要性)
传统实验测量难以精准量化放大器内部的偏振调制机制(如动态热应力导致的双折射变化),而 ASLD 作为固体激光器专业仿真软件,具备核心优势:
可通过琼斯矩阵建模,将增益各向异性、双折射效应转化为量化的矩阵参数,直观呈现偏振态演化规律;
支持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将琼斯矩阵与热透镜、应力场仿真结合),还原高功率泵浦下的动态偏振变化;
无需复杂实验搭建,即可快速迭代偏振补偿方案(如波片选型、晶体切向优化),降低研发成本。
输出结果
光线追迹:TEM00模式(基模高斯光束)的泵浦光在x/y方向上的光斑半径随传播距离z的变化关系
高斯模式分析:TEM00模式(基模高斯光束)沿谐振腔x/y轴线的光斑半径分布
琼斯矩阵可视化:退偏度分布/光束质量
输入光束的 xy 平面偏振矢量场分布
TEM00模式(基模高斯光束)的泵浦光在x/y方向上的光斑半径随传播距离z的变化关系(腔外光路变化)
光功率随传播距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