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垃圾短信检测超强系统

1小时前浏览5

项目概述

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垃圾短信已成为影响用户日常生活和信息安全的重要问题。本项目旨在开发一款高效、准确的智能垃圾短信检测系统,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自动识别和过滤垃圾短信,保护用户的隐私和安全。


系统架构

本垃圾短信检测系统基于 Python 语言开发,主要依赖 `scikit-learn` 机器学习库,结合文本处理和模型训练技术,实现垃圾短信的自动分类与识别。

核心功能模块

数据加载与预处理

本文项目使用的是飞浆平台提供的公开数据集,数据集中包含70万条数据,该数据数据集已经被分词处理好,采用的是jieba分词工具。数据集中每条字段包含三个字段message, msg_new, label, 其中message表示短信的内容,msg_new表示短信分词后的结果,label表示短信的类别,其中0表示正常短信,1表示垃圾短信。


数据加载与预处理是系统的基础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 停用词加载:通过 `read_stopwords` 函数加载自定义中文停用词表,过滤无意义的常用词,提升模型准确率。
  • 文本向量化:支持两种向量化方式:
  • CountVectorizer:将文本转换为词频矩阵。
  • TfidfVectorizer:将文本转换为 TF-IDF 特征矩阵,适用于不同文本处理需求。


模型选择与训练

系统提供了三种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供用户选择:

  • 朴素贝叶斯 (MultinomialNB)
  • 逻辑回归 (Logistic Regression)
  • 支持向量机 (SVM)

用户可以通过命令行参数灵活切换模型,并自定义超参数(如 `alpha`、`ngram`)。模型训练通过 `Pipeline` 实现:


模型评估与可视化

训练完成后,系统自动评估模型性能,并通过混淆矩阵进行可视化展示:


模型保存与批量预测

完成训练后,系统自动保存模型,便于后续快速调用进行批量短信检测:


系统优势

  • 高效准确:使用经典机器学习算法搭配优化的超参数,提供高效且准确的垃圾短信检测能力。
  • 灵活可配置:支持多种模型与文本向量化方式,用户可自由调整超参数以适应不同数据集。
  • 可视化支持:自动生成混淆矩阵与性能报告,帮助用户直观理解模型表现。
  • 批量检测:保存模型后可直接用于批量检测,适用于企业短信网 关或反欺诈系统。
  • 易用性强:命令行友好,仅需一行命令即可完成训练与预测。

应用场景

  • 短信防骚扰服务:集成到手机或运营商平台,自动过滤垃圾短信。
  • 企业内部邮件过滤:可用于邮件服务器端的恶意邮件检测。
  • 智能客服系统:在客户服务系统中识别潜在的恶意消息。

使用方法

安装依赖


训练模型


预测测试


模型保存与加载

训练完成后,模型会自动保存为 `s ms_spam_pipeline.pkl`,方便后续直接加载进行预测。

效果展示

在测试集上的混淆矩阵:


在测试集上的分类结果报告:


日志记录与错误处理

系统自动记录训练过程,包括模型选择、超参数、测试结果等。发生异常时自动记录错误日志,方便后续排查问题。

总结

本智能垃圾短信检测系统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具备高效准确的检测能力、灵活的配置选项和直观的可视化分析。通过简单的命令行操作,用户可以快速完成模型训练、评估和预测,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有效帮助用户抵御垃圾短信的骚扰。



总结

机器学习课程设计报告




来源:320科技工作室
python通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13
最近编辑:1小时前
320科技工作室
硕士 | 结构工程师 lammps/ms/vasp/
获赞 231粉丝 414文章 39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基于comsol计算光栅结构中的古斯汉森位移

在光学这一充满魅力的物理研究领域中,光束偏移现象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且蕴含丰富物理机制的研究方向。其中,古斯 - 汉森位移(Goos - Hänchen shift)作为光束在界面反射或折射时产生的一种横向偏移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从经典的电磁理论角度出发,当光在介质界面处发生全反射时,依据菲涅耳公式可以对光的反射和折射行为进行初步的描述。然而,古斯 - 汉森位移揭示了光在这种看似简单的反射过程中,并非按照传统几何光学所预期的那样直接反射,而是存在着一个横向的微小偏移。这种偏移是光波的波动性所导致的结果,与光在界面附近的倏逝波(evanescent wave)特性紧密相关。连续谱中的束缚态(BIC)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理态,在光学系统中表现出独特的性质。BIC 能够在连续辐射谱中实现能量的局域化而不发生辐射损耗,其本质源于特定结构下光波的干涉效应。近年来,研究发现 BIC 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研究光束偏移现象时,利用 BIC 来增强古斯 - 汉森位移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通过巧妙地设计具有 BIC 特性的光学结构,可以对光在界面处的倏逝波进行有效的调制,进而显著增强古斯 - 汉森位移。这种增强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光的波动本质和光 - 物质相互作用机制,而且在诸如高灵敏度光学传感、精密光学测量以及新型光通信器件等诸多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一篇题为“Giant Enhancement of the Goos-Hänchen Shift Assisted by Quasi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的工作进行复现解析,从理论建模到数值模拟,体会BIC增强光束位移的基本原理。复现工具采用的是Comsol,数据处理采用matlab。图一文章给出的结构如图一所示,由四部分全介质光栅组成,。上面的光栅结构和下面的衬底采用的是SiO2,中间的波导层是HfO2,我们也建立相同的物理模型。这里采用二维建模,边界条件选择周期性端口。激励我们选择TE模式。首先我们计算反射谱,可以观察到一个高Q的准BIC共振峰。其次,我们计算固定波长下的反射角谱和反射相位。反射相位会出现剧烈变化,这是实现光束偏移的关键。最后,提取出反射相位利用Matlab进行求导处理得到光束偏移量。来源:320科技工作室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