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电动车的 “天生缺陷”,而是单挡减速器在 “拖后腿”。最近,上海深视企业咨询的雷蔡总工程师分享了一款 “全动力换挡两挡变速箱” 的设计与验证成果 —— 不仅解决了单挡的痛点,还能帮车企降本。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拆解这份技术方案,看懂电动车传动系统的 “升级密码”。

现在市面上 90% 以上的电动车,用的都是 “单挡减速器”—— 简单说,就是电机和车轮之间只有一套固定的传动比,像我们骑自行车只有一个挡位一样。但电动车的 “需求” 很矛盾:
低速时要 “劲儿大”
高速时要 “跑得远”
单挡减速器根本做不到 “两头兼顾”:要么为了低速动力选高传动比,结果高速 “憋转速”;要么为了高速选低传动比,结果起步 “软塌塌”。车企只能二选一,或者被迫装更大的电机(比如用峰值功率 300kW 以上的电机),但这又会增加成本和车重,反过来影响续航。

有人说:“那用超高速电机不就行了?转速越高,高速性能不就越好?” 但雷蔡总工程师的团队指出,超高速电机(比如最近有车企宣布的 “峰值功率 580kW、最高转速 30511rpm、额定电压 1000V” 电机)面临两大核心问题:
系统级挑战
部件级挑战
简单说:超高速电机是 “用更复杂的问题解决一个问题”,风险高、不划算。

既然单挡不行、超高速电机也不太行,深视咨询的团队就研发了一款 “全新两挡变速箱(2-speed TM)”,核心思路是:用 “行星齿轮组 + 摩擦片离合器 + 单向离合器(OWC)” 的组合,实现 “低速有劲、高速高效” 的切换,还能做到结构紧凑、零件少。
这款两挡变速箱采用 “两级减速” 设计,每个部件的作用都很关键:
举个通俗的例子:就像骑自行车时,行星齿轮组是 “变速飞轮”,摩擦片离合器是 “手闸”(控制换挡时的动力衔接),OWC 是 “防倒转的棘轮”(确保 1 挡时动力不 “反向流失”)。整个结构没有多余零件,体积小、重量轻,适合装在 SUV 等家用车上。
为了确保变速箱能稳定工作,团队还建立了数学模型,把整个运行过程拆成 4 个关键状态,甚至考虑了空气阻力、滚动阻力等真实路况因素:
为了让模型更贴近真实,团队还设定了 “应用场景”—— 以一款 D 级 SUV 为例(车重 2286kg、迎风面积 2.88㎡、风阻系数 0.3 等),并引用了《工程工具手册》(The Engineering ToolBox)的动态滚动摩擦系数公式,确保每一个参数都有依据。

很多人担心:“两挡变速箱会不会像某些燃油车一样,换挡时有‘顿挫感’?” 深视咨询的团队通过 4 组数值模拟,证明只要 “控制策略到位”,换挡质量能做到 “平顺无顿挫”。
我们来看关键的 3 组升挡模拟和 1 组降挡模拟:
控制策略:电机扭矩固定 280Nm,摩擦片离合器 “线性闭合”(扭矩随时间均匀增加),换挡起点设定在车速 80km/h。结果:车轮扭矩(Tw)波动很大,换挡冲击明显,“顿挫感” 会让乘客不舒服,属于 “不可接受” 的水平。
这说明:“硬切换” 肯定不行,必须对离合器和电机扭矩进行 “精细调控”。

优化策略:

再优化策略:在案例 2 的基础上,调整离合器扭矩的 “增长曲线”(用幂函数代替线性增长),进一步减缓扭矩变化速度。结果:车轮扭矩波动被压制到 “人体感觉不到” 的程度(波动幅度低于 5%),但代价是换挡时间略有延长(从 0.6 秒变成 0.8 秒)—— 这是 “平顺性” 和 “换挡速度” 的合理平衡。

控制策略:降挡时电机扭矩从 “负扭矩”(类似 “刹车回收”)逐步过渡到 “正扭矩”,摩擦片离合器同样采用闭环控制,根据传动比动态调整扭矩。结果:和升挡一样,降挡时车轮扭矩波动也能控制在 “人体无感” 范围,不会出现 “闯动”。

这 4 组模拟证明:两挡变速箱的 “顿挫问题”,不是结构问题,而是控制问题 —— 只要策略够精细,就能做到 “无感换挡”。
一款技术方案好不好,最终要看 “实车表现” 和 “成本”。深视咨询的团队把 “两挡变速箱车型(车辆 A)” 和 “单挡变速箱车型(车辆 B,传动比 10.86)” 做了全面对比,结果很亮眼。
先看关键性能数据(表格已简化,原文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重点说下 “高速加速” 和 “能耗”:100-200km/h 加速快了 7.25 秒,这意味着在高速超车时,两挡车型的 “安全性” 和 “驾驶信心” 会明显更好;而高速能耗降低 3.66%,对于续航 600km 的电动车来说,相当于多跑 21.96km,续航焦虑会减轻不少。

2. 成本:看似贵了,实则更省
很多人会问:“两挡变速箱比单挡复杂,成本肯定更高吧?” 但深视咨询的团队算了一笔 “全生命周期账”,结果出人意料:
先看 “增量成本”(基于中国市场经验估算,非供应商实际报价):
| 合计 | +186 |
看起来 “多花了 186 美元”,但接下来的 “省下来的钱” 更多。

两挡变速箱的 “高效”,能直接让电池和电机 “变小”:
电池省 243 美元
电机省更多
额外收益
简单算一笔账:186 美元(增量成本)-243 美元(电池省的钱)- 电机省的钱 =净成本降低。也就是说,从 “全车角度” 看,两挡变速箱不仅不贵,还能帮车企 “降本”。

当然,这款两挡变速箱还不是 “完美的”,团队也坦诚地指出了 “待解决的挑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摩擦离合器的 “高摩擦能量”
单向离合器(OWC)的 “高负荷”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
离合器方面
OWC 方面
供应链
雷蔡总工程师在报告中提到:“首款两挡变速箱原型机的开发已经在推进中,虽然有挑战,但整体方向是明确的 —— 两挡变速箱会成为电动车传动系统的‘最优解之一’。”

深视咨询的这份技术方案,给电动车传动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 “务实的方向”:
对于消费者来说,未来如果两挡变速箱普及,我们能买到 “起步有劲、高速不肉、续航更长、价格还不贵” 的电动车;对于车企来说,这是一个 “既提升产品力,又控制成本” 的好方案。
最后,你觉得两挡变速箱会成为电动车的 “标配” 吗?如果你的车是电动车,你更在意 “低速推背感” 还是 “高速加速能力”?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注:本文技术数据均来自上海深视企业咨询雷蔡总工程师《适用于电驱的全动力换挡两挡变速箱设计与仿真》报告)
全文完~
免责声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与本平台无关。转载请注明出处,切勿用于商业用途,引用的图片归上海深视企业咨询公司及雷蔡先生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删除,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