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去耦滤波电容怎么布局摆放,到底是先大后小还是先小后大?

3小时前浏览10
对于噪声敏感的IC电路,为了达到更好的滤波效果,通常会选择使用多个不同容值的电容并联方式,以实现更宽的滤波频率,如在IC电源输入端用1μF、100nF和10nF并联可以实现更好的滤波效果。那现在问题来了,这几个不同规格的电容在PCB布局时该怎么摆,电源路径是先经大电容然后到小电容再进入IC,还是先经过小电容再经过大电容然后输入IC。


我们知道,在实际应用中,电容不仅仅是理想的电容C,还具有等效串联电阻ESR及等效串联电感ESL,如下图所示为实际的电容器的简化模型:


在高速电路中使用电容需要关注一个重要的特性指标为电容器的自谐振频率,电容自谐振频率公式表示为:


自谐振频率点是区分电容器是容性还是感性的分界点,低于谐振频率时电容表现为电容特性,高于谐振频率是电容表现为电感特性,只有在自谐振频率点附近电容阻抗较低,因此,实际去耦电容都有一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只有在其自谐振频率点附近频段内,电容才具有很好的去耦作用,使用电容器进行电源去耦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电容的特性阻抗可表示为:

可见大电容(1uF)的自谐振点低于小电容(10nF),相应的,大电容对安装的PCB电路板上产生的寄生等效串联电感ESL的敏感度小于小电容。

所以,小电容应该尽量靠近IC的电源引脚摆放,大电容的摆放位置相对宽松一些,但都应该尽量靠近IC摆放,不能离IC距离太远,超过其去耦半径,便会失去去耦作用。正确方法和错误方法如下图:



整体电路示意如下:


以上方式供大家参考。

声明:


 
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源电路电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11
最近编辑:3小时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6粉丝 45文章 52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用大白话讲一讲SATA、M2这一堆硬盘接口知识

相信你们对各类硬盘接口的类型、总线、协议等的区分非常头疼,各种专业人士写的文字蛮多的,但看完依旧觉得脑细胞不够死的,还是迷迷糊糊。 整理了一下台式机和笔记本相关的硬盘知识,这里不罗列服务器相关的内容,只讨论常见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 一、协议、总线和接口的关系图 二、这些接口的硬盘长什么样? ①SATA和mSATA的硬盘 SATA盘有机械盘和固态盘,均为2.5寸,现有SATA3.0为主流,SATA2.0和1.0已经淘汰。mSATA就是mini SATA,只是体积变小了很多。 ②M.2的B Key(NGFF)与M.2的M Key(NVMe)的硬盘 M.2固态盘的接口类型,市面能见的为3种: 若是走SATA总线的NGFF,接口以B Key形式呈现,当然由于单纯B Key市面不多,因此M&B Key为现有主流; 若是走PCIe总线的NVMe,接口以M Key形式,当然M&B Key也行。 M.2固态盘宽度均为22mm,但有3种长度,分别为:42mm、60mm、80mm ③PCIe的硬盘 PCIe属于台式机的接口,根据总线位宽的不同,分 x1、x4、x8、x16几种。而PCIe有1.0、2.0、3.0、4.0、5.0几个版本,不同版本传输速度不同。 三、这些接口的速度如何? SATA 2.0机械盘:传输速度3G/S; SATA 3.0以及mSATA固态盘:传输速度6G/S; M.2的B Key(NGFF)固态盘:传输速度6G/S; M.2的M Key(NVMe)固态盘:传输速度 32G/S; PCIe的最繁琐,见下表: 以上都是理论速度,你只需要看谁比较快比较牛叉即可。 四、这些接口的相互转接情况 上述各个接口,有小部分可以通过“转接卡”“转接板”来转接,但大多是高性能的转接低性能的,新的可以转接老的。 M.2的B Key(NGFF)接口可以转接为SATA 3.0; M.2的B Key(NGFF)接口可以转接为PCIe,且可以相互转接; M.2的M Key(NVMe)接口可以转接为PCIe,且可以相互转接; 五、这些接口只能安装硬盘吗? 也不一定。 SATA3.0和mSATA是只接硬盘; M.2的B Key(NGFF)可以接硬盘,也可以接无线网卡(骨灰级笔记本网卡用mini PCIe,不在讨论范围); 六、这些接口的硬盘可以用作移动硬盘吗? 可以,有一种产品叫“硬盘盒”,可以实现笔记本/台式机硬盘变为移动硬盘的需求,其本质是不同接口转为USB3.0或者3.1。 例如老式SATA3.0的机械盘、M.2的B Key(NGFF)固态盘、M.2的M Key(NVMe)固态盘都可以做成移动硬盘,尤其是有两种,体积比优盘大不了多少,速度却是巨快无比的。 需要注意,这类硬盘盒带的那根线,一头是typeC,一头是USB,和手机数据线很像,但短不少。亲测手机数据线可以用在硬盘盒上,但是,稳定性和速度堪忧,还是不要这样用,数据无价。 另外,M.2的M Key(NVMe)固态盘的硬盘盒价格巨贵,是M.2的B Key(NGFF)的3倍不止。 最重要的一点:硬盘盒散热不佳,插10分钟就烫手。而不带盒子的单个转接板情况会好很多,但是不能装兜里携带。各有优劣吧!声明: 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