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终于狠心做了一台自己的功放!

1小时前浏览11

我是非常喜欢听音乐的,所以一直都想要一台自己做的功放。不过后来发现,想要做一台好的功放,就需要一个散热性能好的机箱,但机箱很贵……


最近终于狠心买了一台,就当股票亏了两百块嘛~


01


收到外壳后,先组装起来,如下图所示:



由于最近几次试验的板子不是按照这个机箱的内部尺寸做的,所以找到了第一个版本的1875单路模块。


按照原厂推荐线路绘制,安装完毕,然后连接变压器、电源滤波板,测试效果非常OK!



注意事项:之前不知道啥情况,发热很严重。后来才注意到,散热片与芯片的金属散热背板一定要做好绝缘隔离,所以我又买了散热硅脂和绝缘片。


▲矽胶绝缘片


▲云母绝缘片


▲绝缘粒子


切记:如上图所示,绝缘配件一定要有!虽然很便宜,但是没了真不行,真的会影响很大。这些绝缘片与芯片、散热片之间均涂抹导热硅脂,以达到绝佳的散热效果。


机箱上使用的接线柱、莲花座、开关、调音旋钮,建议直接从机箱厂家这里购买,毕竟很配套。不然的话,你自己买来大小不合适就不好了,或者买之前查验和测量清楚也行。


另外,不推荐使用低音增强电路,因为那样就失真了,听音乐就要听高保真的!


现在滤波电路和变压器都是二手货堆起来的,打的新的滤波电路板还在路上,元件已经准备好,等板子来了,测试新的滤波电路效果,也更加方便接线。


这里强烈推荐模块化的设计,功放板做成单声道。这样方便组合,可以很容易做2.0,2.1,5.1,板子也可以重复利用。


下一步,准备按照机箱上散热器上的螺丝安装位置,做一个长条状的功放单声道模块。


在电源滤波器的设计上,建议多提供几路输出,方便同时给多个功放模块供电,不然接线很麻烦。


以上经验仅供参考。


全新的滤波器原理图如下所示:





经过比对测试,TI原装的1875T,音质最为爆满清澈,国产仿制品略微逊色一丢丢。


02


在制作过程中,最难的不是原理图,而是元件的选型。你是想让电路更漂亮、更好用,还是更廉价?这都是难以取舍的。


比如选用的CBB电容,参数的意义是什么?CBB22电容k和j有什么区别?经查资料区别如下:



K和J其实指的是电容的误差,电容在生产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说生产什么样的容量,容值就100%精准。不管是什么样的电容,目前的技术水平都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一般生产出来的电容容值,都会出现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只要在正常的误差范围,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对于CBB22电容来讲,常见的误差有K档和J档。


电容的误差一般用字母来表示:F(±1%)、 G(±2%)、J (±5%)、K(±10%)、 L(±15%)、 M(±20%)。


对于CBB22电容来讲,科雅电子一般做的都是J档(±5%)为主,有少部分电容属于K档(±10%)。


高精度的CBB22电容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一般CBB22生产完成以后,都会有一个自动检测机,这个机器会自动检测电容的容值,然后可以自动归类,把容值偏差小的放在一起,就变成了高精度的CBB22电容。当然,如果想购买的电容精度越高,所需要花费的钱也就越多。


对于大多数场合,J档(±5%)误差的CBB22电容,就已经足够使用了,过高精度必要性不大。


03


下一步是耦合电容的选择,在音频输入阶段,需要使用到耦合电容,如下图所示,音响里常用的电容分类如下,这也是正确的选择方式。



根据资料显示,CBB电容器一般应用在高频脉冲场合、交流场合、高稳定的定时场合、温度补偿电路、开关电源系统和彩电行业、仪器仪表、电视机及家用电器、电子整流器、各类接触器触点的高压电势吸收线路,以及照明LED电路、滤波、旁路、耦合等电路,所以CBB电容的作用更广泛。


所以,这里选择CBB电容。另外发现同样是CBB,有的好看,有的丑。好看且精度高的通常有很贵,还好漂亮的高精度耦合电容使用并不多,咬咬牙还是可以买几个使用的。


另外,限制选型的就是PCB的设计尺寸,不能放上去元件就看着突兀,或者看着贼拉丑,这里我准备选择225 63V 2.2UF MKS2威玛2.2UF音频功放电容升级我的电路,新的PCB正在设计中。


后续根据获得的收获继续更新。


这是采用WIMA的漂亮小封装CBB画的新板子,上图实物中的音频耦合电容用的是贴片电容。新版的PCB效果图如下所示:



有人说,没有前级的功放显得太单调,音质再好也显得简陋,不好卖个好价钱。


于是,我查了一下主流的前级该怎么做比较合适,然后找到了一款英国老牌音响“音乐传真”A1的前级电路图。


下面,请欣赏国外大神手绘的“音乐传真A1”前级放大原理图:



中间的部分就是的,上下的部分是供电原理图。

声明:


 
声明:文章来源21ic论坛。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源电路电子芯片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11
最近编辑:1小时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6粉丝 45文章 52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焊武帝”“穿针引线”

01 穿针引线 这烙铁、这眼力、这焊功:洞洞板上的QFN单片机:3D稀疏空间分布式电子电路:电路板厂商可能会哭晕过去的电路局部:约束电路实现的只有自己的想象力:电路板背面的数据引线:胜似苏州刺绣功夫的电路引线:这是一个爱扎小辫子的女性电子工程师的作品:我和这位电子工程师的距离就差一把梳子:早期的磁芯电子计算机存储器就是编织出来的:工程师Vitamin Gone: 看到有老哥分享了飞线,我也有点按捺不住。 封装画错,美滋滋。。。 不飞线好意思说自己做硬件? 东西没调出来不要紧,线飞得够骚气就行 工程师3: 晶振两个脚画反了?简单,立起来再交叉飞跟线,完美。硬件配置字与软件不匹配?改软件去啊。什么,软件忙不过来没人改?!好好好,我改,我改!电源俩脚画反了?把脚翘起来飞线完事。(还好没用那种没脚的)咦怎么不小心把一路时钟驱动器输入接地了???嘿,旁边的兄dei,借个火儿。软件:你芯片炸了。我:哪啊,这不是好的么?软件:你拿放大镜仔细看。我:......我说了多少遍了不要热拔插不要热拔插不要热拔插!!!糟糕忘记预留补偿网络的位置了。没关系,SMD搭棚焊接,古典与现代的结合!电容ESR太小导致电压参考环路不稳定,找电源组要个小电阻去。我:你们有没有小一点的电阻,零点几欧姆那种?同事:有,给你。我:这也太大了吧,有小一点的么?同事:没有,最小就这个了。我:......算了我想想办法。好吧,鉴于总有人怀疑我焊功,我给整个新活,不就是引脚中心间距距0.5mm的QFN嘛,FPC触点抠下来刚好够飞线,看起来就跟原生走线一样。学会各种骚操作以后就不用怕设计出错了 工程师“颓废的大学生”: 能咋办做贼心虚的打着哈哈修咯。就是不爱用面包板 浮空飞线法 超限超限把我超度了算了。 我们一起叠高高 铜箔封印法!施咒摸眯摸眯轰!! 做贼心虚嘿嘿嘿。玩硬件很快乐的哟~ 工程师“铴锣”: 让我知道几百兆的飞线似乎没什么问题 工程师DOT小文哥: 如图,之前某硬件工程师设计的板子,一个设计小错误导致图中这个地方要飞线,就这么小一点,50块板子,飞线飞到眼睛都花了,硬件主管带着小弟在焊接房飞了一个下午。 有一次客户也是,到了小批量试产阶段才发现一个小错误,也是要飞线,2000块板子,因为赶交期,硬件部门连主管几号人+工厂焊接技工在工厂飞了三天三夜。最大一次见过七八千块板子要飞线的,硬件直接现成辞职了,当月工资都不要了。 工程师adore: 改呗,还能咋滴。试制出错再正常不过了,大厂也一样。 曾经收的俩工程样品,联想的摄像头,左边这不照样是手工飞线,只不过飞的规矩一点还打胶固定,比我上学电子课那灵魂走线漂亮多了。只不过像当年联想飞线门那样在量产机上搞飞线,那可就丢人丢大发啦( ̄∇ ̄) 又要飞线啦 这个飞线还颇具艺术感哈; 贴片小电阻上飞线,考验手艺了,我也这么干过。不过最好完事后打点热熔胶,凑合着还能用一用 这个貌似是在给晶振飞线 这个要不出来搞笑的,就是大神级别的存在了。 02 PCB世界 PCB工艺建造了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子线路: 从单层板到多层板,可以构建无穷变换的电路: 生产工艺的标准化使得电子线路更加可靠: 自动PCB生产焊接大大提高了产品制作的效率: 03 硬核浪漫 手机的喇叭坏掉了,这样凑合还能继续使用: 单根手指可以完成的绝不使用两个手指: 电路板上构建的模块组成另外一层意义上的多层电路板: ~END~声明: 声明:文章转自“芯片之家&TsinghuaJoking。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