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电子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1小时前浏览6

很多人都说电子工程师是一个很苦逼的职业,其实,各行各业的工作没有几个不苦逼的,你看到别人拿高薪,却不知道别人背地付出的巨大努力。


   
很多电子工程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多年,时至今日也未能真正知晓电子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或许屏幕前的你也不曾知晓。
   

   
   

   
有网友在硬件行业坚持了10年,总结了以下几点关于电子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    

   

1、调试能力      

查找实际电路中的各种问题并解决的能力    
◆ 调试的常用仪器:稳压电源、万用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和信号发生器等。
   
◆ 电子电路调试包括两个方面:测试、调整。
◆ 调试的意义:一是通过调试使电子电路达到规定的指标;二是通过调试发现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并予以纠正。
   

   

2、动手能力      

将理论付诸行动。    

   
虽然需要看书看资料,当你在纠结看什么书,亦或者纠结书里的字句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殊不知有些人的几百上千行代码都已经能运行了。    

   
所以,不要怕错,大胆尝试,动手去做,只有做了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理解说本上的理论。
   

   

3、表达能力      

你以为做工程师敲代码就可以了吗?不需要与人沟通吗?    

   
实则不是,作为一个硬件工程师,需要负责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所以必须对每个时间段进行精确把握,因而需要和各种研发人员打交道 、协调工作。    

   
这也就要求硬件工程师具有丰富的知识面和强大的协调能力,能在大庭广众下,把自己的想法逻辑清晰流畅地讲出来,让人听懂。    

   

4、学习能力      

尤其是自学能力。你看到的大佬们,很少会听到他们在讨论“该看什么书,如何快速学习,有什么代码推荐”之类的问题。    

   
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学习体系,想学什么很快就能自己找到相关资料。这个行业发展太快,技术淘汰的速度也很快,3年不学新东西就可能落伍了。
   

   

5、耐心和毅力      

做程序员兴趣固然重要,写自己喜欢的代码那是相当愉快的事情,但是程序开发中无论如何还有大量乏味无趣的事情,所以必须坚持,持之以恒才能长远走稳电子之路。    

声明:


 
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源电路电子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11
最近编辑:1小时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6粉丝 45文章 52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用废手机EMMC闪存做了个U盘,装上外壳,完美!

坏的手机越来越多,想利用下把字库拆下做几个U盘,因为是第一次焊接BGA这玩意,工具有限,败了些工具回来玩,网上找资料做了些功课!找了几部报废的手机拆出主板拆出emmc字库,容量有海力士4G,镁光8G,三星32G针脚有153,162,221然后然后败了些工具回来折腾,植株网,锡浆,BGA焊膏等同一家凑的,维修佬锡浆,中温183度这包装有点夸张了,1/3不到BGA专用助焊膏,说是进口的鬼知道刮刀一把,回来看了下,粗糙的要命,早知道自己做了主控板三片,NS1081和和两片迈科微6688,其中6688有153和221针脚的9合一值锡钢网挑了片容量大的下手,简单除了下锡,这片是乐视2拆下的,EMMC5.1 153针脚的,据说上1081主控发热很大值锡,这钢网是169针脚的的,169跟153区别就169旁边多了两边的圆弧焊点,中间部分一样,所以153也能用,到时植株后把多余的拿掉就行了,芯片对位看的很蛋疼,后续打算自己做个定位工具了由于不是很熟悉这玩意,只能找个高温胶带固定了因为芯片跟钢板有一定的高度差,找了些纸巾垫,纸巾剪个孔垫芯片用上锡浆,然后往钢网的小孔填锡浆刮平,镊子稍微顶一下把多余的锡浆擦掉,然后热风枪斜着往一边吹,温度300度左右,吹到锡浆变成珠子就可以了成珠后等个几秒拿出芯片,因为是169的板子,把多余的焊珠清理下把芯片拿出来,上点BGA焊膏吹均匀植株一次成功,第一次弄这个感觉挺好玩的,慢点掌握下技巧不会很难因为是练手的,加上1081对emmc5.1发热量较大,先用6688练练手153针脚对位,缺脚位芯片第一脚位板子和芯片刷层薄的BGA焊膏芯片跟主控板对好位风枪打320度吹,大概35秒的时候锡球就开始融化了,这时用镊子或者比较尖物轻轻推动芯片,由于表面张力因素,芯片能自动回位说明已经焊好焊接完成插电脑通电电脑自动识别成功打开6688量产软件,容量自动识别成功,按量产即可,如有需要进设置看看,密码直接回车就行 设置界面 然后按右边的量产开始量产 速度很快,19秒就完成量产了,之后退出 重新拔插U盘,识别显示正常 速度的话三个软件各有差异,2.0的限制,读30写25左右,先跑一圈看看,时间有点长 AS ATTO 随便找了个外壳 套上,颜色有点骚哈 声明: 声明:文章来源数码之家,作者:杨小伟。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