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用废手机EMMC闪存做了个U盘,装上外壳,完美!

1小时前浏览4
坏的手机越来越多,想利用下把字库拆下做几个U盘,因为是第一次焊接BGA这玩意,工具有限,败了些工具回来玩,网上找资料做了些功课!


找了几部报废的手机拆出主板



拆出emmc字库,容量有海力士4G,镁光8G,三星32G



针脚有153,162,221



然后然后败了些工具回来折腾,植株网,锡浆,BGA焊膏等



同一家凑的,维修佬锡浆,中温183度



这包装有点夸张了,1/3不到



BGA专用助焊膏,说是进口的鬼知道



刮刀一把,回来看了下,粗糙的要命,早知道自己做了



主控板三片,NS1081和和两片迈科微6688,其中6688有153和221针脚的



9合一值锡钢网



挑了片容量大的下手,简单除了下锡,这片是乐视2拆下的,EMMC5.1 153针脚的,据说上1081主控发热很大



值锡,这钢网是169针脚的的,169跟153区别就169旁边多了两边的圆弧焊点,中间部分一样,所以153也能用,到时植株后把多余的拿掉就行了,芯片对位看的很蛋疼,后续打算自己做个定位工具了



由于不是很熟悉这玩意,只能找个高温胶带固定了



因为芯片跟钢板有一定的高度差,找了些纸巾垫,纸巾剪个孔垫芯片用



上锡浆,然后往钢网的小孔填锡浆刮平,镊子稍微顶一下



把多余的锡浆擦掉,然后热风枪斜着往一边吹,温度300度左右,吹到锡浆变成珠子就可以了



成珠后等个几秒拿出芯片,因为是169的板子,把多余的焊珠清理下



把芯片拿出来,上点BGA焊膏吹均匀



植株一次成功,第一次弄这个感觉挺好玩的,慢点掌握下技巧不会很难



因为是练手的,加上1081对emmc5.1发热量较大,先用6688练练手



153针脚对位,缺脚位芯片第一脚位



板子和芯片刷层薄的BGA焊膏



芯片跟主控板对好位



风枪打320度吹,大概35秒的时候锡球就开始融化了,这时用镊子或者比较尖物轻轻推动芯片,由于表面张力因素,芯片能自动回位说明已经焊好



焊接完成



插电脑通电



电脑自动识别成功



打开6688量产软件,容量自动识别成功,按量产即可,如有需要进设置看看,密码直接回车就行



设置界面



然后按右边的量产开始量产





速度很快,19秒就完成量产了,之后退出



重新拔插U盘,识别显示正常



速度的话三个软件各有差异,2.0的限制,读30写25左右,先跑一圈看看,时间有点长



AS



ATTO



随便找了个外壳



套上,颜色有点骚哈



声明:


   
明:文章来源数码之家,作者:杨小伟。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路电子芯片焊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11
最近编辑:1小时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6粉丝 45文章 52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饿死不去外包”,外包怎么了?

一、背景这篇文章,先介绍了外包的概念,包括二方外包与三方外包的区别。进而分析了外包工作的优缺点。最后进一步分析外包工作的选择,如何选择,如何面对等。 希望这一篇文章,能够帮助到那些接触到外包工作机会,甚至已经是外包员工的小伙伴。 在电子科技行业,跳槽就离不开一个词,那就是外包。 可以说,每一位电子人都接触过外包,甚至参与其中。而多数职场萌新,都面临着大厂外包,还是小公司的绝望抉择。 虽然很多人虽然抵 制外包,但他们往往对外包只有比较直观、碎片的认识。 网上针对外包的资料,很少很少,而且大多比较零碎。 我恰巧对外包算比较有经验,所以我想谈一谈外包。希望能给需要的小伙伴,一些参考与帮助。 二、分析1、什么是外包为了更好地分析,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外包。外包是一种将目标,委托给其他组织的管理模型。外包有很多种,如项目外包、产品外包、工程外包等等。而我们最为关心的,则是人力资源外包。这样说比较抽象,我来举个例子。项目外包:为了完成某个项目,出于进度、成本,甚至是风险转移的考量,将项目拆分一部分(如非核心部分)交给其他个人/组织。比如一些外包网上的项目,就是这样的项目。产品外包:多数出于成本考量,将部分产品外包给其他个人/组织。比如战神5将部分场景、人物模型外包给外部团队完成。工程外包:多数出于成本、风险、进度等考量,将工程交给其他组织。比如包工头承诺完成大楼的墙壁粉刷等。人力外包:多数出于成本(也有是对上层政策的对策)的考量,将员工合同签署到其他人力资源公司等。 2、二方外包VS三方外包我们有时候会听到招聘人员说自己是二方外包,或者直接说自己不是外包,只是合同签署公司有所差别,和正式员工没有什么区别。抛开那种没底线的欺骗行为,到底什么是二方外包呢?它与三方外包的差别是什么? 最直接的区别,三方外包的合同都是与独立的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签署,二方外包的合同是与目标公司的关联公司(多为控股子公司)签署。 这里直接举个例子吧。 假设我是一个即将成为盒马外包的开发人员。 三方外包:我和一家与盒马不入股的中软国际签署合同。二方外包:我和一家由盒马控股的上嘉签署合同。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两种合同的签署方式,直接决定了你和目标公司(如盒马)的关系。 盒马无法直接管理三方外包,甚至说两者解除合作关系后,你就无法在盒马工作了,所以盒马对三方外包员工的信任会比较低。 体现到实际表现中,就是三方外包员工的权限总是很有限。另外,三方外包员工即使无法在盒马工作,也可以被三方外包公司派遣到支付宝等其他公司。 所以,盒马与三方外包公司基本都是把三方外包员工视为商品,人力资源商品。 但是盒马有权管理二方外包,所以在工作上会更加信任二方外包员工。而且这个二方外包只会服务于盒马,所以在盒马会在一定程度上把二方外包员工当自己的正式员工看待。 搞清楚了外包员工与目标公司的关系(合同关系),自然就清楚了同样是外包,为什么二方比三方有着更好的待遇&机会。 三、外包的优点虽然很多开发人员都抵 制外包,但实际情况则是依旧有大量开发,选择加入到外包这个圈子。 这说明,外包一定是有好处的。所以,我简单归类了三点好处。 a.面试门槛外包的面试门槛,相对大厂要低很多。尤其一些初级岗位,真的是有手就行。 原因很简单,有三点: 对于三方外包公司而言,外包员工都是商品,商品越多,公司越赚钱。所以三方外包公司一定会极力帮助你通过面试,包括但不限于给面试资料、透露考题等。目标公司的面试官大多也不会太重视。而且面试内容,相较于正式员工,更多集中于实用技能,不会出于潜力考虑,询问诸如项目管理、业务思考深度等问题。即使一家公司翻车了,三方外包公司还会推荐别的公司。概率学上来说,总会通过的。所以,在穷途末路时可以考虑先去外包混一混,别把自己饿死。 b.薪资水平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目标公司给外包公司的合同价。一般来说,你和三方外包公司谈到的最高价,再提升30%~50%,便是目标公司给外包公司的合同价。 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正式员工的福利待遇比外包好太多了,比如十六薪、旅游、商业保险等。 另外,目标公司政策上会卡住正式员工 HC 的。 三方外包员工的薪资上限是由级别确定的。而这个级别是面试过程中,目标公司面试官确定的。 你看懂了嘛?看出来什么了嘛?机智的小伙伴已经看到薪资大幅提升的方法了。 是的。只要你确定了你的级别,那么无论你之前薪资多低,你都可以和三方外包公司要这个级别的最高薪资。 因为对于三方外包公司而言,当你级别确定后,目标公司就会给出一个确定的合同价格,为你付钱给三方外包公司。 所以,只要你的要价没超出三方外包公司对这个级别设定的薪资上限,他们就一定会和你签合同。毕竟多一个合同,就多赚一份钱。 而在正式员工中,多数情况下,HRG都会以应聘者上一份工作涨薪30%左右为上限。因为再高的价格就得走审批了,流程会比较麻烦。所以除非你非常优秀,否则薪资上限就在那里摆着。 这里说一下我当初的情况,我当初的薪资就是从11k x 12,直接跳到20k x 12。 当时入职时的级别是资深开发工程师。但是入职一个月后,又被调整为技术专家。所以,我也不确定20k x 12是针对资深开发工程师级别,还是技术专家级别。另外,外包公司的技术专家,大家看着开心就行了。 所以,外包是可以实现薪资的大幅提升的一种方式。 c.学习机会很多人知道外包的种种不好,但还是选择去外包,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相信外包有接触大佬,接触复杂系统、接触大型项目的学习机会。 有一说一,外包虽然没有招聘人员提的那么好学习机会,但却是有一定的学习机会。你可以接触到大佬的代码、架构图,甚至负责项目。 不过,所谓的学习机会完全取决于目标团队。目标团队给你多少文档权限、给你多少代码权限,以及你与目标团队的协作方式,都极大影响了这个学习机会。不得不说,二方和三方的学习机会相差是非常大的。 说一下我在二方,也就是在盒马的情况。 首先,我要感谢我所在的团队,尤其是我的一二级主管对我非常照顾,给了我很多机会。非常感谢。 由于团队与二级主管(P8)的开明,作为二方的我几乎享有正式员工的所有权限。只要能开的权限,都对我放开审批通过权限。 而由于一级主管(P7)的信任与支持,我甚至拥有超出一般员工的项目机会、业务沟通、管理提升。 不过,随着二方员工的权限抵达边界、上升渠道卡死,以及最重要的一二级主管离去,我也在近两年的工作后后选择离开。 所以,外包是可以有学习机会的,但取决于所在的团队。 四、外包的缺点说完优点,接下来说说缺点。 虽然大部分人都抵 制外包,但是很多人,尤其是萌新,并不清楚外包的主要缺点。 我这里简单归纳一下。 a.工作碎片化外包的工作内容,大多十分碎片化,甚至是机械化。 因为如果这个工作内容真的很完整、成块儿,那正式工就做掉了。 正式工做掉的理由有两个: 完整工作内容有利于他,去构建业务认知。完整内容拆分出来外包,需要进行进行大量的沟通与团队协作,不利于整体效率。那么有没有办法避免碎片化呢? 答案是有的。 一方面可以表现出自身能力,获取正式团队信任,从而获取更完整工作内容。 另一方面,从碎片内容中找到联系,构建自身认知体系,从而让碎片化的内容,不再碎片。 这个是职业通用技能,实操是有一定困难的,有机会可以聊聊。 工作内容的碎片化,就带来了两个最直观的后果: 提升困难:工作内容的碎片化,导致自身在技术和业务上难以提升,进而影响晋升、转正等,乃至后续可能的面试。缺乏重量级面试项目:由于工作内容很零碎,面试时无法进行整合,从而获得一个较为完整&复杂的项目。进而导致无法在面试中很好地表现自身实力,影响后续面试结果。b.缺乏上升通道这里辟谣一波,许多外包都说有转正机会。实际情况是几乎等于零。其中,三方外包更是可以直接和零划等号。 三方外包的转正,往往就是给个内推机会,然后和面试官会熟悉一些。 然而这些都没什么价值。内推的机会,简直不要太好找的说。 现在的大厂,大部分人才招聘,都是技术部员工直接内推的。至于面试官的熟悉,只能说大多数情况下那只会让你的面试更加困难。 至于二方外包的转正,大多也会对绩效、贡献等诸多方面有要求,还需要一二级主管进行推荐。另外,还需要经历审批,以及转正答辩。 靠谱的晋升通道,可能也只有外包公司自己的晋升通道了。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毕竟我在两家外包公司都是技术最高级了。不过,外包公司的外包员工技术级别,我见过最高的是技术专家,公司宣称对标阿里p6+。 那么到底有没有外包转正式? 答案是有的。我见过盒马测试团队的二方外包晋升正式成功了。然而,人家根本没接受,直接跑到支付宝某部门了。 所以,现实是能从外包晋升正式员工的人,水平早超出那条线了,完全可以走正常社招流程。 当时作为外包的我,当然也很关注这方面啦。我当时咨询了很多人,得出的结论是,同一个人,晋升的得到的薪资待遇,会比社招得到的待遇低很多。 结论就是,能外包晋升正式工,也别走晋升途径,直接去走社招途径。 当然,如果和这个团队离不开什么,与团队有了较深的羁绊,那就没办法了。 所以,外包终究不是归宿。晋升通道窄,且晋升性价比很低。 c.温水煮青蛙很多人都知道外包工作不是最终归宿,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一条路走到黑,最后黯然离开? 答案很简单,就是温水煮青蛙 。 一方面,外包的工作往往两极分化,要么一堆碎片化事情,要么无所事事。这对于有一定能力的小伙伴,摸鱼不要太容易。 外包的工作考核很是简单,尤其数量最多的三方外包。 另一方面,外包的薪资还是说得过去的。属于那种虽然买房买车会有点吃力,但是日常生活还是可以过得比较潇洒的。 总结一下,活少钱多压力小,就像温水一般,将外包员工们慢慢麻醉,最终死去。等到公司抛弃了自己,才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市场竞争力了。 d.心理压力多数外包,都会承受着低人一等的压力。 这个压力,往往不是来自周边的小伙伴,而是来自周边的环境,甚至是来自外包员工自己。 外部的压力来源于这几个方面: 狗牌:狗牌是心理压力的最大来源。阿里的狗牌是可以很容易区分正式员工和外包员工的,每次进门刷卡,就会感到压力,那种与众不同的压力。我就见过很多外包的朋友,从正式员工那里获得正式狗牌壳,替换自己的外包员工狗牌壳。说实话,我当时也感觉一些压力。但我一直都没有这样做,因为我坚信我并不比那些正式员工差,我只是欠缺一个自己给自己的机会。不过平时开会,我也只是把狗牌放兜里。福利待遇:大厂的福利待遇不错,但其中许多福利待遇是外包享受不到的。比如旅游,三方外包基本无法享受免费跟团旅游的。结果就是大家在谈论旅游,你只能默默敲电脑。还有文化衫,很多时候公司的文化衫,是不会算着外包的文化衫的。看着周边都穿上了统一样式的文化衫,只有你格格不入地穿着自己的衣服,心里压力陡增。权限:正式员工的权限与外包员工的权限存在很大差异。当主管在群里发了一篇内部技术论坛的帖子,表示需要大家观摩学习。结果你发现自己没有权限访问&申请,心态简直裂开。自我: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我中心的倾向。比如有一天你平地摔了一跤,你周边的小伙伴一周不到就忘了。结果你为此纠结了好几个月,认为很是丢人。很多敏感的小伙伴,甚至会把一些正常的行为动作,解读出别的含义。比如主管看到你来了,切换了一下屏幕,你就认为主管在向你隐瞒什么。这种心理压力,虽然有可能使当事人寻求突破。但更多人是被这种压力,压得喘不过来气。 一方面需要团队与主管的关心&照顾(这里再次感谢我的一二级主管),另一方面需要靠自我。靠自我,主要依据自己对现状的清醒认识(自己在外包的目的等,详见下),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的职业规划,可以大幅减少自我焦虑)。 五、如何选择外包虽然外包听着不好听,但是依然有大量的人进入外包,那么该如何选择外包岗位呢? 多数人选择外包,无非三类: 作为临时的工作作为跳薪的踏板作为提升的一步这里就这三类主要目的,谈一下该如何选择外包岗位。 a.临时工作如果是临时工作,建议直接在三个月内离开。 一方面脱离试用期,离开手续会很麻烦。 更重要的是心理上也会有感情,存在“要不就这里”的心理。另一方面一旦超过三个月,在大厂背调环节,则会被列入考察。 对公司&团队而言,早点离开,总比半年后离开,更容易接受(无论是培养、情感,抑或是损失)。 临时工作,那就选择试用期在三个月及以上。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 试用期薪资高:不仅仅是工资,而且是试用期工资。因为一些外包offer,试用期薪资打八折,而有的外包offer则不然。试用期个人时间多:这点就比较油滑了。首先临时工作,意味着后面需要跳槽,那么自然需要不少时间去准备面试。其次,有的工作试用期工作量会比较少。最后,有的工作虽然工作量不少,但是缺乏对外包员工的管控,完全可以上班准备面试。b.跳薪踏板如果是跳薪踏板,建议早日落实,并且选择月薪高的。 绝大多数情况下,外包薪资涨薪高,仅适用于月薪25k以下。因为正常开发外包,是有月薪25k的一条线的。 阿里这边几个BU的二方外包,封顶25k月薪,但一般可以13 + 3。所以,如果想拿外包做跳薪踏板,那就要趁早。 之所以选择月薪高的offer,是因为二方外包,以及大厂关注的是月薪,默认给16个月薪资。 这时候,你的月薪很高,很容易就在第二次跳槽时直接月薪&年薪月份数双成长。 操作得当,年薪可以快速上升数倍。不过薪资高,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有机会会谈谈这个问题。 薪资的话题,比较敏感,我就先说这么多。剩下的,自行领悟哈。只能告诉你们,现在知道&执行这个操作的人,不多。 c.自我提升如果是自我提升,建议和正式员工在一起办公,并且积极主动。 如果只是为了见识见识复杂系统,那完全可以考虑项目外包,不需要考虑人力资源外包。 所以所谓的自我提升,更多是为了学习大佬们在面对复杂系统、技术难题、项目管理等问题时的处理手段、方法论、思想等。 而当你的工作地点并没有和正式员工在一起,这一切都是泡影。也许可以摸鱼摸得很开心,但是对自我提升,毫无作用。 但是分开这种事儿并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那么有两种选择,一个是转换主次目的,随时准备跳槽。另一个是让主管想办法,把你捞过去。 之前我们这边主管为了让同团队的三方外包可以和大团队一起工作,直接每周申请外部访客。 最后是打了一个到 P10 的申请,将这位三方外包员工,留在了园区工作。 在一起工作,只是提供了学习&成长的可能,更多的是需要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前面说过外包的温水煮青蛙,重要的一点是外包很容易摸鱼,表现出来的,就是不积极主动。很多人成为外包员工后,就想少做一些工作,感觉做多了就亏了... 其实主动争取工作,一方面有机会获取到更多更有价值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展现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而让主管给你更多机会。 另外,面对外包员工,多数主管并不会太关心其成长。 所以这就需要外包员工自己去努力获取更多资源、更多信息、更多成长。 其实无论是否为外包员工,都需要积极主动,才可以获得更多成长。只是外包员工更需要这个,因为几乎没有人去推你。 六、总结这篇文章,先介绍了外包的概念,包括二方外包与三方外包的区别。进而分析了外包工作的优缺点。最后进一步分析外包工作的选择,如何选择,如何面对等。希望这一篇文章,能够帮助到那些接触到外包工作机会,甚至已经是外包员工的小伙伴。声明: 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