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啥是IGBT?和三极管MOS管有何区别?

7分钟前浏览13

本篇文章就来聊聊IGBT以及和三极管MOS管的区别

晶体管分类图


回顾

在介绍IGBT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三极管和MOS管的优缺点

优缺点对比图

我们知道了这两者的优缺点,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来挑选这两个晶体管了

比如在要求小电流小电压且开关频率高的情况下,首选MOS管

在要求大电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三极管

但是呢,这两者都有共同的缺点——功耗高

能不能将这两者优点都集聚在一起(电压控制、导通电阻小、功耗低)而且还能在大电流/电压环境下工作呢?

这就不得不介绍本文的主角了——IGBT


认识IGBT

学一个东西,带着疑惑去学,自然学的明白


请带着问题,接着往下看,相信或许你会有所收获

  • 先来看看IGBT的重要性


  • IGBT的优势所在

IGBT的特性

显然得益于IGBT的特性,能在高电压高电流情况下工作且频率也高,这无疑在大电流/电压环境下,是不二选择

根据IGBT的特性,就可以应用在汽车逆变器上面,将发电机的交流电和电池组的直流电互相转换

IGBT的应用


IGBT工作原理

  • 先来看看IGBT的符号,是不是相当于MOS管和三极管的衍生版呀?

IGBT符号

举个电动汽车例子说明,如果电调(就理解成开关))开关频率越高,那产生的PWM波也就越高,体现的是电机的转速变化越平稳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首先得选一个合适的晶体管来做开关,那选择哪个呢?

选MOS管?肯定不行,MOS管虽然开关频率高,但是它不耐高电压/流

选三极管?可以试试,毕竟三极管可以耐高压/流

三极管当做开关

现在假设通过CE的电流为100A,因为CE的电流为β倍B,一般β系数为100,那么可以算出通过基极B需要的电流要达到1A,而且如果要一直工作的话,基极B就需要持续提供1A的电流,这显然功耗是很大的;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拿什么东西来控制三极管的基极B呢?


可能会想到用单片机来控制,但是单片机的IO口输出的最大电流也就20mA,对于三极管基极所需的电流微不足道,所以是行不通的

单片机控制三极管

既然单片机控制不了三极管,那控制MOS管总可以吧?然后MOS管再控制三极管

这样一来,MOS管的优点和三极管的优点集聚在一起(电压控制、耐高电压/流、频率高功耗小)

下面举个例子说明



当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MOS管导通,三极管不导通;当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MOS管导不导通,因为加了限流电阻,流向基极电流大于1A,三极管导通

仔细想想,如果按这样的想法来构建一个新的晶体管,是不是就有以下特性

  • 耐高压

  • 功耗低

  • 频率高

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现在,我们把上面的图片简化以下(去掉限流电阻,再把NPN三极管换成PNP三极管)可以得到这样的符号



所以,IGBT是集两者(MOS管和三极管)于一身

总结

区别图
 

声明:


 
声明:文章来源头条小张同学。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路汽车电子电机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1
最近编辑:7分钟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7粉丝 46文章 66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分享几种保护电路器件

01三重保护模型陶瓷气体放电管选型要点:1)直流击穿电压要高于线路的正常工作电压,并留有一定的余量。2)GDT的通流量应根据防雷电路的设计指标来定,GDT通流量需大于防雷电路设计的通流容量。半导体放电管选型要点:1)信号接口的电平要低于Vs,并留有一定的余量;2)根据要过浪涌的等级来选择不同通流量的TSS;3)电路的正常工作电流不能高于TSS的保持电流;TVS二极管选型要点:1)TVS管的反向击穿电压要高于电路的正常工作电压,并留有一定的裕量;2)根据不同的应用接口选择使用双向还是单向的TVS;3)TVS的最大箝位电压VC应小于被保护电路的损坏电压;4)根据要过的浪涌等级来选择不同功率的TVS;5)高频信号电路中,应选低结电容的TVS管;ESD静电保护器件选型要点:1.计算接口信号幅值的范围来确定ESD器件的工作电压;2.根据信号类型决定使用单向或者双向ESD器件;3.根据信号速率决定该接口能承受的最大寄生电容;4.根据电路系统的最大承受电压冲击,选择适合的钳位电压;5.确保ESD器件可达到或超过IEC 61000-4-2 level4。02限压特性选择截止电压 ≥ 正常工作最大电压 (保证器件不会在正常工作时损坏)最大箝位电压 ≤ 系统最大耐压 (器件在脉冲状态时可有效的保证后级不会损坏)功率/最大箝位电压 ≤ 外界干扰所产生的最大脉冲电流 (器件自身不会被脉冲损坏)击穿电压下限 ≥ 正常工作最大电压(保证器件不会在正常工作时损坏)脉冲击穿电压 ≤ 系统最大耐压 (器件在脉冲状态时可有效的保证后级不会损坏)通流量 ≤ 外界干扰所产生的最大脉冲电流(器件自身不会被脉冲损坏) 声明: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