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来分析一个电路

16分钟前浏览7
大家好,我是王工,今天咱们一起来分析一个电路。


一、电路如下图,这个电路要实现的功能

1、当按下按键S1时,VOUT=VIN,实现开机功能;

2、再次按下按键S1时,VOUT=0V,实现关机功能。

二、电路整体的一个基本思路

通过控制三极管Q2的通断,进而控制MOS管Q1的通断。
当Q2导通时,Q1导通,此时VOUT=VIN;
Q2关闭时,Q1关断,VOUT=0V。


三、电路分析

步骤1、上电

VIN→R1→R2→C2→GND,通过该回路给电容C2充电,充满电后,Q1的栅极电压近似输入电压VIN,MOS管Q1关闭。


步骤2、开机

按键按下,由步骤1可知此时C2已充满电,电压为VIN,三极管Q2导通,且通过二极管D1放电。放电回路 C2→D1→Q2ce→GND。

Q2导通后,MOS管Q1栅极被拉低,Q1导通,VIN=Vout。


步骤3、保持

松开按键,三极管Q2基极电压由R3,R4分压得到,可维持Q2导通,即维持Vout=VIN。


步骤4、关机

再次按下按键,Q2基极与C2相连,由步骤3可知:由于Q2导通,Q2集电极电压约等于0V,所以C2通过回路C2+→D1→Q2CE→GND放电,放完电后,C2电压约0V。当按下按键,Q2基极对地短路,三极管Q2关闭,从而导致Q1关闭,切断输出,VOUT=0V。

此刻,有同学会说,按下按键,Q2瞬间关闭,但Q2关闭的同时,会沿着路径VIN→R1→R2→C2GND给电容C2充电,当C2充电的电压升到0.7V时,Q2又会导通,那么按键就关不了机。确实会有这种情况,所以电阻R2的值要足够大。

大到多少合适呢?设按键按下到松开的时间设为t,在时间t内,VIN给C2充电的电压<0.7V 即可。


步骤5、保持

松开按键,C2充电,电压缓慢上升,最终电压等于输入电压VIN,下次再按下按键时又可以重新开机,重复步骤1。

有同学可能会问,二极管D1有什么用呢?试想一下,假如你开机后马上又想要关机,即:连续按两次按键,第一次的目地是开机,按第二次的目地是关机。

当按第一次时,如上步骤2,Q1导通,VOUT=VIN,正常开机。此刻你马上又想要关机,再次按下按键时,如果没有二极管 D1, 会沿着路径C2+→R2→Q2CE→GND放电,但是R2电阻较大,放电较慢,放电电压扔大于0.7V,三极管仍然导通,从而无法关机。

有了这个二极管 D1,C2可以更快的放电,从而在快速按下按键时,起到正常的开关机作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加微 信探讨或留言评论。

声明:


 
声明: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路电子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1
最近编辑:16分钟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7粉丝 46文章 69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PCB layout 1A电流走线要1mm,10A走线是不是10mm?

前两天画了一个功率板子,但是由于走线的线径太细,因此在上电的一瞬间一根电线被立即烧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最后只能通过外部飞线的方式来替换烧断的电线。以前公司使用的PCB板通常都是6层、8层和10层,组件排列而且紧密,空间非常紧张。因此为了能够布下较粗的线,我们通常通过不断地压缩空间来布线。但是,有时候空间实在不够,在布局的限制下,我们只能根据需要适当减小走线的宽度,来满足布完线。 根据以往经验,我们得出在一般情况下1安培的电流基本需要使用1毫米宽的导线就可以满足。那么,根据这个经验我们是否可以推断出,10安培的电流它就需要使用10毫米宽的导线来满足呢? 在PCB板空间充足的情况下,确实可以按照这个比例来设计导线宽度。然而,在多层PCB中,当空间有限时,10毫米的导线宽度可能无法实现。这是因为多层PCB的内部走线空间通常非常有限,而导线宽度会增加占用面积,可能导致无法容纳较粗的导线。 因此,在大电流情况下,需要综合考虑电流负载、导线截面积、散热需求和空间限制等多个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导线宽度。这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子和电气知识以及实践经验才能做出最佳的设计决策。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PCB电路板的铜箔厚度它是以盎司(OZ)为单位来进行测量的。1OZ厚的铜箔它指的是每平方英尺(FT2)的面积上均匀地铺设重量为1盎司的铜箔,这个铜箔厚度是35微米(um)或者0.035毫米(mm)。 通常,PCB电路板的铜箔厚度有三个规格选择,分别是0.5盎司、1盎司和2盎司。这些规格的铜箔主要是应用在消费类产品和通讯类的电子产品中。3OZ的铜箔就非常的少见,主要是用于需要承受非常大的电流、非常高的高压的电源产品中。 因此常用的多层PCB电路板中,它的表层铜箔的厚度基本都是1盎司,而内层铜箔的厚度通常为0.5盎司。具体的细节情况我们可以去向PCB制作厂家详细咨询。 PCB走线宽度计算 PCB板的电流承载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分别是走线宽度、线厚(铜箔的厚度)以及温升高度。线宽越大,电流的承载能力就越强。 PCB制作的标准IPC-2221规定了一种计算线宽的方式,即通过将一些参数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所需线宽。 在IPC-2221标准里面,PCB线宽的计算公式中的参数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点I是走线允许通过的最大的电流,它的单位为安培(A)。 第二点0.024和0.048是修正系数,通常是用K表示。对于内层走线,K=0.024;对于表层走线,K=0.048。 第三点dT是最大温升数据,单位是摄氏度(℃)。常见的最大温升数值有10还有20。 第四点A是PCB走线的截面积,等于铜的厚度乘以线宽的值,它的单位为平方密耳(mil^2)。 通过将这些参数带入,我们可以计算出对应的电流所需的走线宽度。但是计算过程非常的复杂,所以我们推荐使用网上的计算工具去计算或执行IPC-2221标准规范的软件算法去计算。 设计助手计算 我们在网上找到几个不同的工具去计算走线的宽度,最后发现它们得出的结果基本是一样的,其中的两个工具计算出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 给定的条件下(载流为10A,最大温升为10℃,环境温度为25℃,铜厚为1盎司,走线长度为10mm),通过这三个工具计算来得出的内层PCB走线的宽度约为18.71mm,表层PCB走线的宽度约为7.19mm。我们自己最后也使用IPC-2221的公式进行计算了一次,得出结果与工具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这些工具的计算结果非常相近,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PCB板子材质、绝缘层的厚度、PCB走线间距等一些因素。所以,在实际制作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且咨询专业的PCB生产厂家来确保最后制作出的PCB板符合我们的需求。 今天的分析先到这里,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1A电流需要1mm的线宽来满足。声明: 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