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可控硅BT151图文+电路案例

22分钟前浏览10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 BT151,主要是以下个方面:
  • 1、BT151是什么管子?

  • 2、BT151引脚图

  • 3、BT151 CAD模型

  • 4、BT151 工作原理

  • 5、BT151可控硅参数

  • 6、BT151如何测好坏?

  • 7、BT151等效替代

  • 8、如何使用 BT151 可控硅?

  • 9、BT151充电器详细电路图


一、 BT151是什么管子?

BT151 是是一款采用TO-220 封装12A 中等功率 SCR,主要用于切换标准电源交流或直流负载并驱动高直流信号。

SCR类似于晶体管,但是具有锁存能力。也就是说一旦触发便保持导通,即使门极信号被移除也是这样的。SCR会一直保持导通状态,直到阳极-阴极电流降低至特点之(称为保持电流)

SCR在许多方面都很像具有相似正向压降的二极管,因此也叫可控整流器下面为BT151实物图。

BT151实物图


二、BT151引脚图

BT151和二极管一样,在其施加门极脉冲时导通,有4层半导体,结合成2种结构之一:NPNP或PNPN。还具有标记为J1、J2 和 J3 的三个连接点,以及三个端子:阳极、阴极和栅极,如下所示:

BT151引脚图

BT151引脚说明图

  • 阴极——阴极发射常规电流。

  • 阳极——阳极接收常规电流。

  • 门 -控制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流流动。

BT151引脚图

三、BT151 CAD模型

1、BT151 电路模型

BT151 电路模型

2、BT151 封装尺寸

BT151 封装尺寸

3、BT151 3D模型

BT151 3D模型


四、BT151 工作原理

晶闸管可以切换低压低电流设备以及电源(线路)电压下的极大电流,并且它们可以调节 交流 或直流负载。BT151 SCR 在直流电路中的使用如下面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晶闸管驱动直流 负载(例如小型直流电机)的简单示例

上图显示了晶闸管驱动直流 负载(例如小型直流电机)的简单示例

BT151 晶闸管将电机连接到 12V 直流电源,但是,在晶闸管导通之前电机不会运行,这是通过短暂地关闭启动开关来实现的,启动开关会向晶闸管的栅极端子发送一个电流脉冲。但一旦晶闸管接通,电动机就会运行,并且其电阻已直线下降。

当启动开关回到常开状态时,没有门极电流 ,但晶闸管继续导通,在直流电路中,电流继续流动,电机继续驱动。启动开关上的任何操作都无效,只有当电流低于晶闸管的保持电流 阈值 时,晶闸管才会关断。

这是通过短暂关闭 停止开关来实现的,这个时候晶闸管短路。由于 SCR 电流现在小于保持电流值, 电路电流现在通过停止开关,晶闸管立即关闭。与晶闸管串联的常闭开关也可用于停止电机。按下时,常闭开关也会暂时停止流过晶闸管的电流,从而使晶闸管关闭。


五、BT151可控硅参数

  • 双向阻断电压能力好

  • 浪涌电流容量大

  • 热循环性能高

  • 可靠性高

  • 峰值断态电压为 650V

  • 标准通态电流为7.5A

  • RMS 通态电流为 12A

  • 栅极端子触发电流范围为 1mA – 15mA

  • 热循环性能高

  • 阻断电压高&双向

  • 额定浪涌电流为 132 Amp

  • 栅极触发电流最大值为 15 mA

  • 最大保持电流为 20 mA

  • 重复峰值关断电流为 0.5 mA

  • 最大反向重复电压为 500V

  • 栅极触发电压最大值为 1.5 V

  • 最大导通电压为 1.75 V

  • 重复最大正向阻断电压为 500 V


六、BT151如何测好坏?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万用表,通过万用表可以验证SCR阴极和栅极端子之间二极管的状态。下面是操作步骤:

  1. 首先,适当设置万用表,将选择开关定位到高阻力点。

  2. 然后将 SCR 的阳极连接到万用表的 +ve 端子。

  3. 当 SCR 的阴极连接到万用表的 -ve 端子时,开路显示。

  4. 接下来,反转万用表设备上的连接以显示相同的结果。

  5. 然后,将 SCR 的阳极和栅极端子连接到万用表的 +ve 端。

  6. 在另一端,阴极连接到万用表的 -ve 端子。

  7. 结果,由于存在可控硅整流器,万用表读数显示电阻降低。

  8. 最后,将 SCR 的栅极与万用表的阳极和阴极断开。

 

万用表上的结果显示将读取较小的电阻,从而显示闭锁状态,表示 SCR 的保持电流从万用表电池中获取电源。


七、BT151等效替代

1、BT151等效替代型号

BT152 , TYN208 , 2N6508

2、BT151 备选方案

BT151-500L触发设备、BT151-500L,127触发装置


八、如何使用 BT151 可控硅?

BT151 可用作整流器,为各种电器提供脉冲直流电流。下图显示的是一个控制灯亮度的简单调光电路。

控制灯亮度的简单调光电路

10K可变电阻和 1uF电容充当 RC 时间延迟,控制负载看到一个 AC 半周期的多少。这样,SCR 就充当了高效的功率控制器。


九、BT151充电器详细电路图

1、元器件清单

  • 1个 2N3668 / 2N2575 或类似的 SCR(晶闸管),400 V,12.5 A,TO3 封装 (SCR1)

  • 1 个BC548 或类似的 NPN 晶体管 (Q1)

  • 4个1N4001或类似的整流二极管(D1、D2、D3、D4)

  • 1 个22 Ω,5 瓦电阻器 (R1)

  • 1 个330 Ω电阻 (R2)

  • 1个 820 Ω电阻 (R3)

  • 1个 100 Ω电位器 (R4)

  • 1个 100 Ω电阻 (R5)

  • 1个1 Ω,5 W电阻 (R6)

  • 1个 2 安保险丝 (F1)

  • 1个110/220 VAC 至 15 VAC 变压器 (T),2 A或更大。


2、BT151充电器详细电路图

下图为BT151充电器详细电路图。这种简单的电池充电器使用BT151晶闸管(仅允许电电流沿着一个方向流动),由于半波整流输入信号到达,从而实现了缓慢的电池充电。

SCR 仅在触发信号到达 G 引脚或栅极时导通。触发信号来自变压器,通过电阻 R1 和二极管 D3。

电阻R3、R5和电位器R4检测电池电压,通过二极管D4和晶体管Q1反馈到晶闸管的栅极。

BT151充电器详细电路图

当电池未充满电时,电位器R4箭头处的电压不足以使三极管Q1偏置。因此晶体管不导通,来自变压器的触发信号通过电阻R2和二极管D2到达晶闸管栅极。

当电池充满电时,晶体管 Q1 导通,降低电阻器 R2 和二极管 D2 之间连接点的电压。这可以防止晶闸管导通并停止电流通过它。之后一个小的保持电流继续通过电阻 R1 和二极管 D1 为电池充电。

声明:


 
声明:文章来源百芯EMA。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源电路半导体电子电机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1
最近编辑:22分钟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7粉丝 46文章 72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电源板PCB EMC评审不过,老师傅说存在大量的EMC问题和隐患

随着新能源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汽车设计中不再是常规的12V系统,一方面380V等高压出现,另一方面在集成电路中1.3V等更低压出现。同时设计过程中电源芯片不再只使用LDO,Buck和Boost电源的使用增多。从而电源的EMC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一某电源PCB板为例,分析电源PCB板设计中常见问题,希望抛砖引玉,为各位解决电源模块的EMC问题提供一些思路。设计问题:某硬件工程师设计完成的电源板PCB,如下图所示。本板在进行EMC设计评审时发现存在大量的EMC问题和隐患,需要进行改版,否则将面临着极大的EMC风险。从这个Layout各位能看出哪些问题呢?不妨在留言中写出来。问题一 接口滤波器件离接口太远影响:如图所示,因为滤波电路离接口太远,经过滤波的电源信号可能受到PCB中其他信号的干扰,造成二次污染。另外一方面,外部进来的干扰因为没有经过端口的滤波,可能会直接影响PCB中的其他信号,产生抗干扰问题。问题二 接口滤波器件未垂直成列布置影响:如图所示,因为接口滤波电路未垂直成列布置,比如第一路的电源已经经过滤波了,到了接口处应该是很干净的信号了,但是如上图所示的Layout,很有可能第二路的干扰又耦合到第一路了。问题三 电源滤波器件未布置在一起影响:电源滤波是组合拳,不是单靠某一个器件来实现的。为了达到很好的滤波效果,原理图设计时需要模块化,Layout设计时也需要模块化。问题四 开关电源输入输出回路太大影响:辐射干扰的产生一般是因为回路太大,电流无法快速的流回去,而通过辐射发射出去。在电源Layou设计时应尽量减小电源回路,较小对外干扰,同时回路小,也可以减小串扰的可能性。设计思路:对于开关电源板在PCB布线时,总的思路是控制好输入整流滤波环路、功率环路、输出整流环路、输出滤波环路的回路面积,环路要小,布线要短!整改设计:优化后重新设计的PCB如下图。EMC Layout设计要点敏感信号远离大电流信号,特别是频率信号,且不要平行走线。电流回路走线尽量小。模拟地、功率地需要分开,可以通过过孔或者星型点连在一起。多路IC供电,可以并联单点接地,减少串扰。控制回路与功率回路分开。去耦电容需要靠近IC电源Pin放置。电源做好多阶滤波,较小电容靠近芯片Pin。防反、钳位保护的器件靠近连接器放置。做好高压地低压地的隔离设计。注意安规走线的间距。对于高速信号还需要考虑电源阻抗、谐振、直流压降的影响。电源是EMC设计中的老大难问题,做好电源EMC设计非一朝一夕之功。只好在电路设计中做好滤波考虑,在Layout设计中处理好细节,才能做好EMC性能好的电源。声明: 声明:文章来源头条造车侠Autopro。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