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你设计的电路板能在海拔3000m的地方工作吗?

40分钟前浏览24


概述      

设计电子产品时有很多个指标需要考虑,需要检验,而海拔高度很少被提及或者关心,这是一个很少被人提及的设备性能参数。真正应用在高海拔地区的电子产品可能会存在一系列特有的问题。

海拔高度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地广物博,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西北部地区多数是高原,我国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约占33%,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约占16%。不少城市都处在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比如:拉萨3658.0M,西宁2261.2M等等。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实施,电子设备在高海拔地区的应用越来越多,故设计师们要引起重视。

海拔越高的地区,空气密度就越小,大气压降低,使得空气粘性系数增加,空气分子数就会减少,从而导致传递的热量减少,这是由于空气对流传热是通过分子碰撞传递能量得来的。这样热传递效率就会降低,电子部件的散热性能变得更差。在5000M的高度上,放热系数比海平面上的值要下降21%,对流散热传递的热量也将下降21%。在10000M的高度上将达到40%。对流散热传递的热量减少将导致产品温升的增加。因此处于高海拔地区的设备散热性降低。数据中心的设备在运行中都会产生热量,由于局部区域的分子数量减少,使发热元件的温度不容易散掉,造成设备局部温升过高,如果散热不及时就会造成部分器件烧坏。

海波越高的地区,空气越稀薄,绝缘介质强度就会降低,这样使设备容易放电,致使通常的绝缘距离变得不足。海拔高的地区容易发生凝露,降低电子设备的爬电距离。数据中心电子设备的绝缘器件性能也会下降。出于安全考虑,一般总希望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尽可能大,绝缘材料主要包括气体绝缘材料、液体绝缘材料、固体绝缘材料三种。在电子信息产品广泛采用气体介质和固体介质达到绝缘的目的,因此绝缘介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如果设备的绝缘材料在电场中由于超过其绝缘强度被破坏而失去应有的绝缘性能,这时就会出现绝缘击穿现象,设备将无法继续正常工作。

表1列出了不同海拔高度时的大气压力:

高海拔还会使在大气中灭弧的高低压电器的分断能力降低。当分断能力不合格时,应选用额定容量高一级的产品。直流电机在低湿度和低气压的高原环境中使用,容易产生较大的换向火花,如果换向火花不合格,应选用换向性能好的电机或采取措施减小换向火花等级,甚至降低容量使用。

一般海拔超过1000M的地区就必须要开始考虑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当然绝大多数的设备都可以满足在3000M的海拔高度下可以正常工作,但我国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约占16%,设计或选择电子产品时一定要注意。

所有的电子设备都有工作海拔高度范围,那么其工作海拔的高度范围是如何得出的呢,不可能将产品拿到不同海拔的地区都跑一遍去测试。可以采用专门用于测量海拔高度的压力传感器进行模拟测试,通过对设备施加不同的气压值,得出设备能承受的工作海拔数值。

可见,处于高海波地区的引入电子产品时,要充分考量电子设备或在高海拔的地区能够正常工作。

细述电源或电子设备在高海拔时引起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其特征为:

a、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较低;

b、空气温度较低,温度变化较大;

c、空气绝对湿度较小;

d、大阳辐射照度较高;

e、降水量较少;

f、年大风日多;

g、土壤温度较低,且冻结期长。

这些特征性能有下面四大影响规律,列出如下:

一、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降低的影响 

1、对绝缘介质强度的影响 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的降低,引起外绝缘强度的降低。在海拔至5000m范围内,每升高1000m,即平均气压每降低7.7~10.5kPa,外绝缘强度降低8%~13%.

2、对电气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对于设计定型的产品,由于其电气间隙已经固定,随空气压力的降低,其击穿电压也下降.为了保证产品在高原环境使用时有足够的耐击穿能力,必须增大电气间隙.

3、对电晕及放电电压的影响 

a、高海拔低气压使高压电机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降低,电晕起始电压降低,电晕腐蚀严重;

b、高海拔低气压使电力电容器内部气压下降,导致局部放电起始电压降低; 

c、高海拔低气压使避雷器内腔电压降低,导致工频放电电压降低。

4、对开关电器灭弧性能的影响

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的降低使空气介质灭弧的开关电器灭弧性能降低,通断能力下降和电寿命缩短。

a)、直流电弧的燃弧时间随海拔升高或气压降低而延长;

b)、直流与交流电弧的飞弧距离随海拔升高或气压降低而增加。

5、对介质冷却效应,即产品温升的影响 

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的降低引起空气介质冷却效应的降低。对于以自然对流、强迫通风或空气散热器为主要散热方式的电工产品,由于散热能力的下降,温升增加。在海拔至5000m范围内,每升高1000m,即平均气压每降低7.7~10.5kPa,温升增加3%~10%.

a、 静止电器的温升随海拔升高的增高率,每100m一般在0.4K以内,但对高发热电器,如电炉、电阻器、电焊机等电器,温升随海拔升高的增高率,每100m达到2K以上。 

b、 电力变压器温升随海拔的增高与冷却方式有关,其增加率每100m为:油浸自冷,额定温升的0.4%;干式自冷,额定温升的0.5%;油浸强迫风冷,额定温升的0.6%;干式强迫风冷,额定温升的1.0%; 

c、 电机的温升随海拔升高的增高率每100m为额定温升的1%。

6、对产品机械结构和密封的影响 

a、引起低密度、低浓度、多孔性材料(例如:电工绝缘材料、隔热材料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b、润滑剂的蒸发及塑料制品中增塑剂的挥发加速;

c、由于内外压力差的增大,气体或液体易从密封容器中泄漏或泄露率增大,有密封要求的电工产品,间接影响到电气性能;

d、引起受压容器所承受压力的变化,导致受压容器容易破裂。

二、空气温度降低及温度变化(包括日温差)增大的影响

1、高原环境空气温度对产品温升的补偿平均空气温度和最高空气温度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电工绝缘材料的热老化寿命决定于平均空气温度。高原环境空气温度的降低可以部分或全部补偿因气压降低而引起电工产品运行中温升的增加。环境空气温度的补偿值为0.5K/hm。

2、日温差或温度变化对产品结构的影响高原空气温度的日温差大。较大的温度变化使产品外壳容易变形、龟裂,密封结构容易破裂。

三、空气绝对湿度减小的影响 

1、绝对湿度对外绝缘强度的影响

平均绝对湿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绝对湿度降低时,电工产品的外绝缘强度降低,因此要考虑工频放电电压与冲击闪络电压的湿度修正。湿度修正以零海拔时的平均绝对湿度:11g/m3为基准,具体修正按GB311.2中有关规定。

2、绝对湿度对电机换向及炭刷磨损的影响

绝对湿度的降低使换向器电机的换向火花增大,同时使电机炭刷的磨损率增加。

四、太阳辐射照度,包括紫外线辐射照度增加的影响 

1、高原热辐射增加的影响

海拔5000m时最大太阳辐射度为低海拔时相应值的1.25倍,热辐射对物体起加热作用。对于户外用电工产品,太阳热辐射的增加引起较大的表面附加温升,降低有机绝缘材料的材质性能,使材料变形,产生机械热应力等影响。

2、高原紫外线辐射增加的影响

紫外线辐射照度随海拔升高的增加率比太阳总辐射照度的增加率大得多,海拔3000m时已达低海拔时相应值的2倍。紫外线引起有机绝缘材料的加速老化,使空气容易电离而导致外绝缘强度和电晕起始电压降低。

从上述四大影响看出,电子产品在高原环境上的设计应该减低这些影响,提高绝缘配合,同时增大电气间隙,在选择材料上和器件上综合考虑,从结构设计和选择高原型器件入手,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其主要实现手段就是要从产品设计层面考虑。        

声明:


 
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碰撞化学电源电路电力电子电场电机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6
最近编辑:40分钟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7粉丝 47文章 78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利用PCB散热,是成本最低的办法

对于电子设备来说,工作时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使设备内部温度迅速上升,如果不及时将该热量散发出去,设备就会持续的升温,器件就会因过热而失效,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能就会下降。因此,对电路板进行很好的散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1 、加散热铜箔和采用大面积电源地铜箔。根据上图可以看到:连接铜皮的面积越大,结温越低根据上图,可以看出,覆铜面积越大,结温越低。2、热过孔热过孔能有效的降低器件结温,提高单板厚度方向温度的均匀性,为在 PCB 背面采取其他散热方式提供了可能。通过仿真发现,与无热过孔相比,在器件热功耗为 2.5W 、间距 1mm 、中心设计 6x6 的热过孔能使结温降低 4.8°C 左右,而 PCB 的顶面与底面的温差由原来的 21°C 减低到 5°C 。热过孔阵列改为 4x4 后,器件的结温与 6x6 相比升高了 2.2°C ,值得关注。3、IC背面露铜,减小铜皮与空气之间的热阻4、PCB布局大功率、热敏器件的要求。a、热敏感器件放置在冷风区。b、温度检测器件放置在最热的位置。c、同一块印制板上的器件应尽可能按其发热量大小及散热程度分区排列,发热量小或耐热性差的器件(如小信号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电解电容等)放在冷却气流的最上流(入口处),发热量大或耐热性好的器件(如功率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放在冷却气流最下游。d、在水平方向上,大功率器件尽量靠近印制板边沿布置,以便缩短传热路径;在垂直方向上,大功率器件尽量靠近印制板上方布置,以便减少这些器件工作时对其他器件温度的影响。e、设备内印制板的散热主要依靠空气流动,所以在设计时要研究空气流动路径,合理配置器件或印制电路板。空气流动时总是趋向于阻力小的地方流动,所以在印制电路板上配置器件时,要避免在某个区域留有较大的空域。整机中多块印制电路板的配置也应注意同样的问题。f、对温度比较敏感的器件最好安置在温度最低的区域(如设备的底部),千万不要将它放在发热器件的正上方,多个器件最好是在水平面上交错布局。g、将功耗最高和发热最大的器件布置在散热最佳位置附近。不要将发热较高的器件放置在印制板的角落和四周边缘,除非在它的附近安排有散热装置。在设计功率电阻时尽可能选择大一些的器件,且在调整印制板布局时使之有足够的散热空间。h、元器件间距建议: 声明: 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