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看电路图分析,抓3个关键点,不迷茫

8分钟前浏览8
看电路图只要具备点基础知识,重点是抓住要点。

在对这张图进行关键点标识后,是不是有让你眼前一亮的感觉。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LM393芯片,它的内部包含有两个电压比较器。电压比较器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两个输入端分别称之为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当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端输出高阻态;当同相输入端电压小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端输出低电平(0V),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在输出端通过接入上拉电阻的方式,把高阻态转换成高电平,高电平的电压为上拉供电电压。
再来C9013,它是一个NPN型三极管。它分为三个极,分别是基极(b)、集电极(c)、发射极(e),当对基极(b)施加高电平(大于0.7V),基极(b)、发射极(e)导通,继而集电极(c)、发射极(e)导通;当对基极(b)低电平时(0V),集电极(c)、发射极(e)之间截止。
进入正题,凝神聚力,手拿板斧开始。

第一,1n4148这是一只二极管,当把它的正极接入电路,负极接地,在它正向导通后,正向压降为0.7V,它所起的作用为二极管钳位作用,把接入点电压稳稳地钳位在0.7V。接着
经R22、R23串联分压,0.91/(10+0.91)*0.7=58.387mV。即:R22、R23之间的节点所连的LM393芯片内部电压比较器A、B的第2引脚反相输入端,第5引脚正相输入端的电压为58.387mV。

第二,次极充电绕组输出经DK1(两只MUR1660CT)超快恢复二极管整流,C13滤波,VD7(6A10)二极管防倒灌,给电池充电,充电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后,经R20电流取样电阻接地,回到次极充电绕组感生电动势负,构成充电电流回路。充电电流流过R20产生压降即转换电压,转换电压的大小变化直接反映充电电流大小变化。这个转换电压经R24加到比较器A的正相输入端(lm393的第3引脚)。

第三,一只1N4742稳压二极管,它的负极接入电路,正极接地。接入节点妥妥地稳定在12V。红色圆圈⭕都是等电位点,为LM393芯片供电,为其比较器A输出端第1引脚,比较器B输出端第7引脚上拉电阻(R22、R19)供电。比较器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输出电压为12V。
在把电池接入充电器给电池充电,由于电池亏电电压偏低,首先进入大电流恒流充电,当充电电流大于58.387mV/0.015Ω=3.89A时,R20电流采样电阻上的电压经R24加到LM393的内部电压比较器A的正相输入端第3引脚,由于电压比较器A的正相输入端第3引脚电压大于电压比较器A的反相输入端第2引脚电压(58.387mV),电压比较器A的输出端第1引脚输出高电平,这个高电平一路经R25加到VT1 C9013三极管的基极,C9013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导通,12V经R26、C9013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LED2红接地形成电流回路,LED2红点亮。
另一路高电平给到LM393的内部电压比较器B的反相输入端第6引脚,电压比较器B的反相输入端第6引脚电压大于电压比较器B的正相输入端第5引脚电压(58.387mV),电压比较器B输出端第7引脚输出低电平(0V) 。
这个低电平(0V)一路经R28加到VT2 C9013三极管的基极,由于VT2 C9013是NPN三极管,故VT2 C9013三极管不导通,其所连的LED2绿不得电,处于熄灭状态。


这个低电平(0V)的另一路经VD8 二极管、RP2可变电阻与电压采样支路M点相连,M点的电压约2.5V,电压比较器B输出端第7引脚输出低电平(0V) 即N点,由于M点电压>N点电压,VD8反向截止,故电压比较器B输出端第7引脚输出的这个低电平(0V)对电压采样支路M点无影响。  


随着充电时间持续电池电压不断上升,当达到额定电压后,充电转为恒压充电,充电电流会变小。当充电电流小于58.387mV/0.015Ω=3.89A时,R20电流采样电阻上的电压经R24加到LM393的内部电压比较器A的正相输入端第3引脚,由于电压比较器A的正相输入端第3引脚电压小于电压比较器A的反相输入端第2引脚电压(58.387mV),电压比较器A的输出端第1引脚输出变为低电平,这个低电平一路经R25加到VT1 C9013三极管的基极,由于VT1 C9013是NPN三极管,故CVT1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截止,其下所连的LED2红不得电,LED2红转为熄灭状态。


电压比较器A的输出端第1引脚输出的另一路低电平给到LM393的内部电压比较器B的反相输入端第6引脚,电压比较器B的反相输入端第6引脚电压小于电压比较器B的正相输入端第5引脚电压(58.387mV),电压比较器B输出端第7引脚输出高电平 


这个高电平一路经R28加到VT2 C9013三极管的基极,由于VT2 C9013是NPN三极管,故VT2 C9013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导通。稳压后的12V电压经R30、VT2 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LED2绿接地形成供电电流回路,LED2绿得电转为点亮状态。
这个高电平的另一路经VD8 二极管、RP2可变电阻加到电压采样支路的M点,根据叠加定理M点的电压升高,TL431阴极与阳极导通程度增大,IC2光耦的内部发光二极管发光强度增强,电源管理芯片反馈电压升高,芯片内部脉宽调制模块输出驱动脉冲占空比降低,次极充电绕组输出电流降为涓流充电。


在充电输出绕组输出端通过一个电阻所接的LED1为电源指示灯,只要充电器插上电源就点亮。

声明:


   
声明:文章来源电路一点通。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源电路电子芯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6
最近编辑:8分钟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7粉丝 47文章 78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都是做硬件,工作年限也差不多,为什么月薪工资有的几千,有的几万?

大家好,我是王工。都是做硬件,工作年限也差不多,为什么月薪工资有的几千,有的几万?如果要抠细节,这里面可能的因素有很多,今天咱们主要讲讲其中一种,主要跟行业有关,不同的行业工资可能差距较大。有的行业利润小,那它的人力成本可能不会很高。你可以想象,如果一台设备卖几十块,几百块,除去人工,房租,水电以及其它很多隐形的开支,剩的就不多了,除非量特别大。有的行业利润大,员工的工资当然会更高些。想拿高薪,首先得选对行业,我给咱们行业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简单总结下各行业的一些特点:1、消费电子产品这类产品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主要面向咱们个人的消费者,使用对象可以说是最广泛的,几乎人人都需要用到它们。像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耳机,闹钟,手环,话筒,功放,手机,平板电脑,扫地机器人,电视,电冰箱。。。这类产品国内公司很多,比较知名的公司如小米,美的,格力,海尔等等。这些知名公司也是被大众所知晓,这些公司的硬件开发待遇都不会太差。这类产品通常出货数量比较大,所以对产品的成本控制非常严格,一颗电阻都值得去扣,一颗电阻虽然只有几分钱,但几万,几十万,几百万颗时,可能一下子就多了好几万,能节约就尽量节约。2、工业电子产品顾名思义,这类产品主要用在工业上,可能是某些特殊的场合,有特殊的要求,比如要求防爆,防水,防尘,工作在高温、高湿环境等等。这类产品对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反而对外观的要求不太高。工业灯具,工业控制主板,工业相机,工业平板,工业机器人。。。做这一块的公司也比较多,其实也属于消费类,只是产品用在工业上。工资的多少主要还是具体看什么产品。总体来说,还不错,毕竟咱是工业强国,工业类产品必不可少。3、军工电子产品常见的军工产品有:卫星,飞机,雷达,火箭,军舰以及相关的武器装备中的电子设备等。这些产品通常具有高度的技术含量和保密性,用于军事和国防领域。做军工产品的企业,门槛一般都很高,对硬件开发的要求技术很高。如果你想在这类企业做核心设计的话,学历要求可能也会比较高。同时因为可能涉及到国家的安全,有一部分公司可能对你的出生背景也会进行相关调查。如果能进这些单位,待遇自然不用说。4、医疗电子产品医疗行业应该属于民用电子产品,我把它单独拿出来说一下。市场上做医疗这类的产品种类非常多,比如按 摩仪,筋膜枪,血压计,心电图机、呼吸机,健身设备。。。。这一块主要用于人体治疗或者相关,总之安全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与之相关的一些国家标准或认证可能就很多,对工程师的综合能力要求会很高。这个行业比较有前景,毕竟现在人口老龄化加重,而且现在人都特别注重生活品质,所以医疗行业的水平也必须要跟上。5、新能源电子产品新能源产品近几年比较火的就是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充电桩,这也是国家能源战略的一个大方向。俗话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所以前几年做这一块的公司非常多,特别是汽车充电桩,不过这真不是小公司玩的起的,这几年倒下的小公司一大片,活下来的都是资金充足的,或者有后台的。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问题、认证和前期投入资金较大。这个行业值不值得去,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6、测试类电子产品还有一个看起来比较小众的行业,这个行业主要做一些测试工具或者治具,转接模块之类的。比如:万用表,示波器,电烙铁,USB转TTL模块,USB扩展坞。。。这些测试类工具,别看它小,而且大多都比较便宜,但是用起来是真方便,市场需求广,卖的就是量。可能做这个的小公司比较多吧,工资估计不会太高,但是种类很多,应该可以见到很多有趣的事。以上几点都是王工简要的总结,给咱们行业分几个简单的类别,希望能对大家的求职做一个参考。你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行业?声明: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