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这都是硬件提升的好资料啊

4小时前浏览11
大家好,我是王工。

给大家分享一些不错的硬件相关学习资料,可能有部分之前单独分享过,今天再统一整理出来,免费分享给大家。


1、电路基础

书籍简介(全书共710 页):

本书是美国乃至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的电路教材之一,经过五次版本更新,已成为众多学生和老师心目中的经典教材。

2、元器件应用宝典(强化版)

书籍简介(全书共 815 页)

这本书介绍了数百种元器件以及应用电路,作为基础者可以看看,它里面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常用元器件,并且讲解的很详细。


3、你好,放大器

书籍简介(全书共 223 页)

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本主要介绍运算放大器的书籍,很多人在模电面前都会望而却步,运放更是其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多年以来,本书一直好评不断。


4、集成运放应用电路设计360例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运放)360种用电路的设计公式、设计步骤及元器件的选择,包括集成运放应用电路设计须知,集成运放调零、相位补偿与保护电路的设计,运算电路、放大电路的设计,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波形产生电路的设计,测量电路的设计,电源电路及其他电路的设计


5、晶体管电路设计.上

书籍简介(全书共 286 页)

这是一本非常受欢迎和实用的书籍,主要介绍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应用等内容,并通过大量具体的实验,帮助我们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器件来设计应用电路。


6、晶体管电路设计.下

这是晶体管电路设计书籍下册(全书共 323页)


7、Altium Designer 19 PCB设计官方指南

书籍简介(全书共 224 页)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 Altium Designer 19PCB基础设计的实战教程,适合入门。


8、Altium Designer 19 PCB设计官方指南(高级实战)

书籍简介(全书共 374 页):

本书以 Altium Designer 19 软件为依托,介绍了 Altium Designer 19 软件的高级功能及高级案例实战演示。这是一本进阶学习高速 PCB 设计必备工具书。


9、Cadence高速电路设计

书籍简介(全书共 493 页)

在高速电路设计领域,信号完整性Q (SI)、电源完整性(PI)和电磁兼容(EMI)是确保电路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本书由资深专家陈兰兵主编,详细介绍了如何在Cadence Alegro sigrty仿真平台上进行S1、PI和EMI的仿真与分析。


10、西电-印刷电路板(PCB)设计指南(含高速设计)

一份很经典的PCB设计资料,看过的都说好。

声明: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源电路信号完整性电磁兼容电子电源完整性UMAltiumCadenc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6
最近编辑:4小时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7粉丝 47文章 838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这是大多数硬件工程师的瓶颈,一般没人告诉你

大家好,我是王工。分享电子技术知识,也分享工作中的一些经历和感受。硬件工程师这个岗位真的很锻炼人,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跟很多人打交道。要学习的知识有:模电,数电,单片机,C语言,PCB设计,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EMC等等。要用的工具有:万用表,电烙铁,示波器,热风枪,电子负载,频谱仪,逻辑分析仪等等。打交道的人有:项目经理,软件,结构,测试,采购,生产,供应商。可以说硬件是个全能型人才,如果要想发展的更好,懂得这些还远远不够。以下几点是大多数硬件工程师的瓶颈,如果无法突破,你可能永远只能是一个小小的硬件工程师,想要往上走就很难。1、表达能力差做技术的都比较羡慕做销售的,因为做销售的提成高,工资高。之所以选择做技术,大多都是这两个原因:①热爱技术,也愿意把它当成一份自己的事业;②觉得工作稳定,自己也没有其他特长,也不会说话,有技术傍身,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很大一部分人应该都是第二种,做技术的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对着设备,拿着万用表和示波器,不用像销售那样成天往外跑,应付各种客户。也正是因为这种环境,工程师的表达能力都不太好,因为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机会很少。工作中很有可能会出现沟通障碍,影响项目进度。你发现没有,做领导的不管是什么领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强的,因为他要向下属分派任务,也要向他的上级汇报工作,如果没有好的表达能力,工作是无法有序开展的。技术再好,如果表达能力差,跟老板汇报工作都说不清楚,老板觉得跟你说话都费劲,那他凭什么重用你?2、爱较真认真对待自己设计的产品,喜欢追求完美,总觉得再改一下可能会更好。一旦遇到问题,特别喜欢想知道为什么,尝试各种方法去验证解决。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好。但有时候,过于追求这种完美,可能会忽视成本问题和时间效率问题。可能某一个功能不太完美,然后用一个很复杂或者成本较高的电路来改善或者花大量时间来研究,导致交货周期延长。3、考虑不全也许是各自所处的岗位不同,大家各司其职,做好自己本专业份内的事就好。比如硬件工程师大多只考虑硬件问题,软件工程师只考虑软件问题,结构工程师只想着自己的结构问题。可是整个产品想要可靠,是需要一个整体的考虑,需要各专业良好的配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只顾着自己专业的那部分,在专业的边沿,大多都是盲点,也是产品容易出错的地方。所以,我建议硬件工程师既要懂点硬件(EMC属于硬件),又要懂点软件,最好还要懂点结构,这对你肯定是有好处的。以上几点,都是王工的经验所得,可能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交流指正。声明: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