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新手第一次焊电路板,千姿百态,笑死

30分钟前浏览31
大家好,我是王工。
偶然在网上刷到新手第一次焊电路板的场景,不经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已经过去好多年了,焊的第一块板子应该是在学校时代,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样子了。下面咱来一起看看新手第一次焊的电路板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1:这个有点惨不忍睹,插件应该是最好焊的,这个板子引脚直接都有短路的,而且上锡太多了。


同学2:目的是想把板子周边的焊盘,通过飞线引出去,线头上锡多了,烙铁温度也不够,看起来很潦草。


同学3:这个贴片电阻歪歪扭扭,焊盘两边也明显上锡多了。

同学4:当把所有电阻电容电感全焊完后,以为要把芯片所有引脚全部焊一起。不知道老师看了之后会有什么感想,引脚能直接连在一起吗?



同学5:这个是专门画了一块板子练习焊接的吧?板子布局确实很工整


同学6:
这个电阻好小好小,好难控制锡量,容易搞多。ps:这一大坨焊锡,比电阻本身还大啊


同学7:焊盘引脚焊锡加多了!

同学8:引脚连在一起了,怎么也分不开啊。PS:用助焊剂不就好了吗?


同学9:虽然只有几个元件,但就是焊不好啊!


同学10:这阻容元件引脚的毛刺很多啊。ps:烙铁一刮就平整了



同学11:一个简单的升压电路,1206封装,焊盘上锡有点多了。芯片焊的还可以



同学12:TYPE-C引脚间距太近,不太好焊,上锡太少,看起来有点虚焊。ps:咋不用助焊剂啊兄弟。



同学13焊接的两块样板,今天工程师通电一点动静没有,好尴尬,不敢相信错了多少!


同学14:这单片机焊的还不错,就是旁边的电阻焊锡明显加多了。


很多新手焊接开始都以为电烙铁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好像都不太会用,怎么都贴不好,而且手贼抖抖抖抖抖。很容易短路和虚焊。焊接结果很随缘,有时候搞半天焊盘都不粘锡,甚至把板子都给干废掉。
王工建议:这东西没窍门,主打一个多练,熟悉了就好,大家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下面分享4个焊接视频,有自动电焊机,吸锡线助力,还有热风枪,FPC飞线。只要熟练了,就没有焊不了的板子,飞不了的线。


焊板子只是硬件工程最基础的工作,后面的路还很长,所以大家都说硬件越老越吃香,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东西你还在摸索,但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你还记得你焊的第一张板子是什么样子的吗?

声明: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路电子芯片焊接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6
最近编辑:30分钟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7粉丝 47文章 78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耦合电容、旁路电容、滤波电容,定时电容、自举电容、定时电容、加速电容、软启动电容、谐振电容

电容是由两块平行的导电极板所构成,充电时以电场形式进行能量储存。并可以在放电电路中把储存的能量释放。电容根据其在电路中所起作用分为耦合电容、旁路电容、滤波电容,定时电容、自举电容、定时电容、加速电容、软启动电容、谐振电容等。旁路电容多出现在和电阻并联形式电路,为交流信号、高频信号提供的低阻抗通路,也可以把由于电流的波动,而产生噪音旁路到地。耦合对交流来说就是连接,无损传递的意思。定时电容是利用电容充放电规律特性,用于电源电路中的驱动脉冲宽度、频率控制。谐振电容往往是电容和电感相伴出现。它俩之间的充放电而形成的震荡,而形成的电磁涡流多见于日常用的电磁炉,信号的阻尼、选择多用于通讯领域。加速电容利用电容得电瞬间如无阻导线及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特性,用于防止芯片的误导通,晶体管的快速导通与截止。软启动电容利用电容充电所产生的延时,用于芯片的复位,软启动。晶振的外接电容,为两颗,一般区间是6PF~30PF。它们会直接影响晶振频率的精度。这两颗电容需要接地, 其原理是实现电容的分压作用。电容值越小,晶振频率越偏正向。同理,电容值越大,晶振频率越偏负向。自举电容是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先给电容充电,再叠加在另一个电压上来获取一个更高的电压。滤波电容是把脉动直流变成平滑稳定直流的电容,起到蓄存电能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没有接电容或电容失容,当耗电增大时会使电源电压降低,开始产生噪音、振铃等现象。电容由于采用多层卷绕的方式制作,寄生电感不可避免,并且容量越大,体积越大,寄生电感越大,对高频信号阻抗越大,高频性能不好;容量小,体积小的电容对低频信号阻抗大,低频性能差。在滤波时常同时选用大中小三种电容,针对不同频率的杂波滤除。在更换输入输出电容的选择应注意额定耐压、和容量。额定耐压不能低于理论值的1.1—1.3倍;容量值适量增大会使输出电压波动变得更为平滑,起伏更小,过大的选择会在电路接通的瞬间,产生大的浪涌冲击电流,而增加在路元件被击穿烧毁的风险。声明: 声明:文章来源网络。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