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想要自己鼓捣点东西出来,奈何被DDR给难住了!

19小时前浏览14
大家好,我是王工。

最近想要自己鼓捣点东西出来,设想的是先做好方案,画好原理图和PCB,然后在嘉立创打样回来焊接调试,在做方案的时候才意识到,可能会被DDR给难住。因为平时只需要设计方案和原理图,公司有layout工程师负责画板,我们不用自己操作,最多参加一下评审。这玩意儿看着简单,但真要自己去动手的时候,可能才知道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我想着,跟公司的layout同事交流一下经验,在这里顺便捋一捋DDR相关知识,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DDR基础。为了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咱们还是分几个小点来写:
  • DDR基础

  • DDR发展历程

  • DDR的PCB设计


1、DDR基础

DDR主要起个什么作用呢?它是作为 CPU 和存储设备(如硬盘)之间的高速数据缓冲区。核心功能是临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以便 CPU 能够快速访问和处理这些信息。

因为硬盘的读写速度较慢,无法直接与 CPU 高效通信。

DDR是存储器的一种,关于存储器的一些基础知识,大家看看如下链接:

当然这都是很基础的知识,也只是关于DDR的冰山一角。



DDR的版本迭代经历过SDRAM、DDR1、DDR2、DDR3、DDR4和DDR5,预计DDR6将在2026年上市。


虽然今年已经是DDR5上市的第4年,但DDR4仍是目前市场的主流,打算以DDR4进行讲解。

2、DDR4的发展历程

以镁光型号为MT40A1G8WE-083:D为例


2.1 DDR4的命名规则
  1. MT:代表制造商 Micron Technology

  2. 40A:表示产品系列或技术类型,指 DDR4 内存。

  3. 1G:表示内存容量为 1 Gigabit (Gb),即 128 Megabytes (MB)

  4. 8:表示内存位宽为 8 bits

  5. WE:表示特定的封装类型。

  6. 083:表示速度等级为 833 MHz(等效于 DDR4-2666)。

  7. :D :可能代表特定的温度范围或工业级应用。



2.2 DDR4的容量计算
我们以最后一组红色圈出为例来计算一遍:
DRAM颗粒的容量 = 位宽  × 地址数量
bank地址线位宽为16;
bank group选组线为1,BG0;
bank选择线为2,BA[1:0];
行地址线为16,A[15:0];

列地址线为10,A[9:0];

容量=16 2^(1bank选组线+2bank选择线+16行地址线+10行地址线

容量=16 x 2^(1+2+16+10)

容量=16 x 2^29

容量=8,589,934,592b(单位换算b,Kb,Mb,Gb

容量=8Gb(除以3次1024,注意b代表bit,而不是byte

容量=1024MB(8Gb/8



2.3 DDR4的速率
下图表中的数据展示了不同速度等级下,内存模块的时序参数。

例如,速度为2666 MT/s的内存模块在速度等级-075E下的时序参数为18-18-18,对应的访问时间、行地址到列地址延迟和行预充电时间均为13.50纳秒。



1.Speed Grade    :内存模块的速度等级。

2.Data Rate (MT/s):内存模块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百万次传输每秒(MT/s)。

3.Target CL-nRCD-nRP:目标时序参数,包括CAS延迟(CL)、行地址到列地址延迟(RCD)和行预充电时间(RP)。

   AA (ns)访问时间,即从发出读取命令到数据可用的时间,单位为纳秒(ns)。

 RCD (ns)行地址到列地址的延迟时间,单位为纳秒(ns)。

 RP (ns):行预充电时间,单位为纳秒(ns)。

 

2.4 DDR4的封装

DDR4封装(有78球和96球,7种尺寸大小)封装(Packages):4/8bit芯片采用78球FBGA封装,16bit芯片采用96球FBGA封装。

尺寸:13.2mm X9mm

尺寸:12mm X8mm

尺寸:11mmX7.5mm


尺寸:14mmX9mm

尺寸:14mmX8mm

尺寸:13.5mm X7.5mm

尺寸:13mmX 7.5mm


当然,DDR还有很多其它细节,包括选型,一些重要的电源线,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和时钟信号等,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下来了解,下面再说说DDR4的PCB设计。

3、DDR4的PCB设计

DDR4布局

1、DDR在布局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靠近CPU,阻容元件放置在DDR背面,特别是滤波电容要尽量靠近管脚,走线要尽量短,电源线尽量粗,必须要配置比较大的储能电容。


2、地址线布局布线需使用Fly-by的拓扑结构,通过串行连接每个内存芯片,从而减少信号反射,提高信号完整性。


DDR4走线
1、阻抗控制。PCB走线阻抗必须要严格控制,否则会出现数据通信异常,或导致电路性能下降,这个阻抗跟PCB线宽,线距,线层,板材还有其它相关因素有关。通常信号线中如果是差分线,阻抗应该是100Ω,如果是独立的线,单端为50Ω。这个需要专业的工具直接计算,以保证信号完整性‌。


可选用嘉立创的阻抗计算神器,链接如下:

https://tools.jlc.com/jlcTools/index.html#/impedanceCalculatenew


使用说明如下:

https://www.jlc.com/portal/q7i37381.html



2、DDR4的信号可以分为4组数据线和2组地址线,数据线最好同组同层(即:同一组的信号必须要走线在同一层),地址线一般很难做到同组同层,这一点也没有硬性要求。先把数据线走通,对于同一组信号内的走线,layout要做等长处理,最好控制在10~20mil以内(数据走线),对于地址信号走线要求就没那么高,一般50mil以内就可以了。


3、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一下,实际走线长度=芯片内部长度L1(数据手册会有标注)+ 芯片引脚之间的走线长度L2。


4、做等长的时候要注意一个3w原则,相邻的信号线,中心间距大于线宽的3倍,还需要对敏感的差分线做包地处理。


以上描述看起来很简单,实际操作会更复杂,多熟悉几次应该就好了。


还有一些相关要求,可参考DDR4的走线设计要求在JEDEC标准中有详细的规范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199439/article/details/142467998


好了,PCB设计的重点就讲这些了。


原理图和PCB都搞定了,那么下一步就要打样回来调试,板厂我首选嘉立创,主要是平时一直都是在他家打板,没出过啥问题,他们家的工艺文件规范,服务态度好,每次打板都会建一个小群,几个人服务一个人那种,真的有体会到上帝就是顾客的那种感觉,有问题可以及时沟通,效率很高。


再来看一下他们针对BGA封装的一些工艺指导,通过以下图片对比,明显可以看出嘉立创的盘中孔工艺相比传统工艺的优势(图片都有文字说明)。



为了节约成本,我本想计划做四层板,但看到嘉立创对于六层板以上的PCB,可以免费升级盘中孔工艺,我迫切的想赶紧体验一下。
可能还有不知道盘中孔工艺的同学,我这里再解释一下,简单说就是直接把过孔打在焊盘上,中间再用树脂塞上,然后表层和底层用电镀铜的方式把孔盖住,这样孔就看不见了,贴片时也不用再担心传统工艺的漏锡问题了。
不用单独打过孔,也更方便我进行PCB走线,这又大大的降低了我的布线难度。
而且板子实物的表面看起来也更整洁,美观。大家可以看一下嘉立创官网的晒单,这个板子采用盘中孔工艺,过孔很少,整个板子看起来很清爽。
 

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咱们下次再见。


声明: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电源电路信号完整性电子芯片通信焊接储能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7
最近编辑:19小时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7粉丝 47文章 90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跟一个在美国的同学聊天,中美硬件工程师,差距一目了然

大家好,我是王工。感谢微 信公 众号这个平台,一路走来,让我遇到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前两天,有个同学突然问:国内电子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想知道跟美国的课程有什么不一样。他主要想了解国内外课程的差异,集各家之所长,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有自己的一个规划。本文就按以下几个方面来写吧国内、外大学电子专业课程简介在美国留学,回国后的优势国内、外硬件工程师对比01国内、外大学电子专业课程简介王工了解到,咱们国内的电子专业学习的课程有:电路基础微机系统与接口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集成电路单片机 C语言 传感与检测技术 微波电子技术 智能仪器分析 机器视觉高频电路 电磁场理论电力电子技术 计算机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然后,我也好奇美国大学电子类专业的课程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这位同学就给我发了一张课程表过来(我表示真的看不懂)。他也很耐心的给我翻译,整理了一个课程大纲,课程简介,字数大概有1600+,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吧。ece180_信号处理入门ece203_直流电路ece204_交流电路ece205_电路和系统ece233_数字系统入门ece230_嵌入式系统入门ece300_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ece310_通讯系统ece320_线性控制系统ece340_电磁场ece341_电磁波ece351_模拟电路ece380_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ece370_电机学ece371_传统和可再生能源系统这些都是必修课,也只是大概翻译了一下,每节课的内容其实远比这上面写得多。王工还了解到要想去美国读书,读本科的话要语言成绩,sat成绩,写每个学校的申请文书,国际高中或者普通高中的标化成绩。住宿费和学费的话要看学校,有些公立学校比较便宜,私立学校普遍会比公立学校贵,这个跟咱国内差不多。02在美国留学,回国后的优势在美国留学,如果回国就业,有什么竞争优势?是这位同学想知道的。王工在职场打拼多年,分享一点个人的看法:更容易进大厂众所周知,大厂的门槛一般都比较高,首先就是看学校,然后再看专业,看成绩。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名校毕业生都更容易被录取,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选择多,薪酬待遇也相对较高‌。语言优势只有工作了,你才知道英语的重要性。现在的经济都是全球化,我们的产品都要走向世界,目前英语仍然是使用人数最多,也是最广泛的语言。硬件工程师学好英语更是如虎添翼,懂技术,能设计产品,也能直接向国外客户展示讲解我们的产品细节和优势,有利于我们产品的对外推广。拿咱们公司来说,主要是海外的客户,项目经理招聘的第一要求就是英语,能说会写,要做到无障碍沟通,才能被录取。所以,在美国留学期间,学生通常能够更容易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使他们在求职时更具有竞争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也是一大优势,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国际企业和机构‌。更有创新力美国的教育跟咱们国内的应试教育不一样,他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咱们国内学生比较欠缺的。当然,留学经验虽然提高了就业门槛,但是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仍然有很多,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和为人处理的能力。03国内、外硬件工程师对比关于就业,到底是回国工作还是呆在美国呢,这位同学发了一张他们2024级应届毕业生求职或读研的一个基本简介。部分翻译如下:毕业后可以选择的公司:Amentum,波音,BoozAllenHamilton,Caesar Creek软件公司,ConstellationDEKA研究公司,礼来公司,Energy解决方案集团,GE家电,HoosierEnergyREC,ICF公司,IMEG,密尔沃基电动工具,MISO能源,美国国家空间情报中心,海军水面作战中心,诺斯洛普格拉曼,雷神,reliable microsystem,萨金特和伦迪,SSI技术,特斯拉,得克萨斯仪器,沃巴什谷电力联盟,威斯勒工程。选择的研究生院校:波士顿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普渡大学,罗斯-赫尔曼学院,伊利诺伊州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毕业后的年薪:平均86772美元,最高135000美元。关于就业,王工了解到这位同学毕业后会选择在国外工作,主要有以下原因,就像大家从网上了解到的一样:1、国外的工程师更受人尊敬;2、国外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会更好;3、美国的芯片厂对ee专业技术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他随意搜索了一份goole发布的一个硬件测试工程师招聘,最低要求5年以上工作经验,年薪最高是税前84万。 我问了下deepseek,中美国硬件工程师对比,包括薪资福利,工作环境,加班情况和消费水平等。1. 薪资福利中国:薪资:初中级硬件工程师年薪约10-20万人民币,资深工程师可达30-50万人民币。福利:通常包括五险一金、年终奖、带薪年假等,部分公司提供住房补贴或股权激励。美国:薪资:初级硬件工程师年薪约6-8万美元,资深工程师可达10-15万美元,顶尖公司或地区可能更高。福利:包括医疗保险、401(k)退休计划、带薪休假等,部分公司提供股票期权和奖金。2. 工作环境中国:环境: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的科技公司设施较为先进,但部分公司可能存在办公空间拥挤的情况。文化:注重团队合作,等级观念较强,工作氛围较为严肃。美国:环境:硅谷等科技中心的公司通常提供开放式办公环境、健身房、免费餐饮等。文化:强调创新和自主性,工作氛围较为轻松,注重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3. 加班情况中国:加班:加班现象较为普遍,尤其在项目紧急时,大部分公司实行“996”工作制(早9点至晚9点,每周6天)。补偿:部分公司提供加班费或调休,但并非所有公司都有明确补偿政策。美国:加班:加班相对较少,但在项目关键阶段也可能需要加班。补偿:通常有明确的加班补偿政策,部分公司提供额外奖金或调休。4. 消费水平中国:生活成本: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较高,尤其是住房和交通费用。二三线城市相对较低。消费:日常消费如餐饮、娱乐等相对便宜,但高端消费和进口商品价格较高。美国:生活成本:硅谷等科技中心生活成本极高,尤其是住房和医疗费用。其他地区相对较低。消费:日常消费较高,但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整体购买力较强。总体看来,中美硬件工程师,差距一目了然,美国硬件工程师的薪资普遍高于中国,尤其是在顶尖公司和地区。美国的医疗保险和退休计划较为完善,工作环境更为宽松和创新,加班较少,虽然生活成本较高,但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这位同学看后,对deeseek的讲述比较认可,基本符合美国的实际情况。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收藏,并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声明: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