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为啥你的手持设备电池总不耐用?问题可能出在这颗小芯片上!

7小时前浏览35
大家好,我是王工。

最近有两件事让我特别想写一篇关于充电管理IC的科普文章。

第一件事是上个月我拆解了自己的充电宝,发现里面除了锂电池,还有一块小小的电路板,上面集成了几颗芯片,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充电管理IC,它负责控制充电电流、电压,防止过充过放,确保电池安全。

第二件事是前几天和一个硬件工程师朋友聊天,他正在调试一块带锂电池的板子,但充电部分总是出问题。他说:“我是第一次做类似项目,没想到这么复杂!” 确实,锂电池充电看似简单,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充电管理IC,轻则电池寿命缩短,重则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既然充电管理IC这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它的工作原理,尤其是锂电池充电的各个阶段,以及充电器IC是如何确保电池安全、高效充电的。


011

锂电池的充电曲线

给锂电池充电,并不是简单地把电源接上就行,而是要像给运动员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一样,分阶段进行。一般来说,锂电池充电分为四个阶段:

1、涓流充电:唤醒“沉睡”的电池

如果一块锂电池长时间不用,电压可能会降到极低水平(比如低于2.1V),这时候直接大电流充电可能会损坏电池。所以,充电IC会先以很小的电流(通常50mA左右)慢慢“唤醒”电池,就像用轻声叫醒一个熟睡的人一样。

这个阶段通常很短,可能只有几秒钟。但如果电池一直无法恢复,充电器IC就会判定它可能损坏,自动停止充电,避免危险。


2、预充电:温柔的“康复训练”

电池被唤醒后,还不能直接大电流充电,而是进入预充电阶段。这时充电器IC会以较低的电流,通常为 C/10(C 为容量,以 mAh 为单位)慢慢充电,使电池电压缓慢上升

这个阶段就像大病初愈的人需要先吃流食一样,避免突然的大电流冲击,保护电池健康。


3、恒流充电(快充阶段):能量“大餐”

当电池电压恢复到约每节3V左右,就可以进入快充阶段了!这时充电器IC会提供较大的恒定电流(电池可以安全地处理 0.5C 至3C 之间的较高充电电流)。

  • C 代表电池的充放电倍率,表示电流相对于电池容量的倍数。

  • 公式:最大电流(A) = 电池容量(Ah)× C 速率

举个例子:

  • 如果你的手机电池是3000mAh,支持1C快充,那么最大充电电流就是3A。

  • 如果支持2C快充,那就能用6A电流充电,速度更快!

不过,快充能力取决于电池本身的“体质”,就像有的人能大口吃饭,有的人消化能力有限。电池厂商会规定最大充电电流,而充电器IC的任务就是在安全范围内提供最快的充电速度。


4、恒压充电:细嚼慢咽,确保“吃饱”

当电池电压接近满电状态(通常4.1V~4.5V/节)时,充电器IC会切换为恒压模式,保持电压不变,同时让电流逐渐减小。

这就像吃饭接近饱腹时,人会放慢进食速度。


5、截止充电,已经“吃饱”

当充电电流降到设定值(比如C/10)以下时,充电器IC就会判断电池已充满,自动停止充电。


021

充电IC不仅仅是控制电流

现代充电器IC不仅仅是简单的开关,它们更像是电池的“智能管家”,具备多种高级功能:

  • 阈值可调:不同电池的“体质”不同,有的适合快充,有的需要慢充。好的充电器IC允许工程师调整各阶段的电压、电流阈值,匹配不同电池的需求。

  • 多重保护:实时监测电压、电流、温度,防止过充、过放、过热,就像给电池装上“安全气囊”。

  • 状态反馈:通过LED灯通信接口(如I²C)告诉用户充电状态,比如“充电中”“已充满”“故障”等。

  • 兼容多种电源:支持USB、适配器、无线充电等多种输入方式,自动选择最优充电策略。


031

充电IC应用举例

以TI的BQ24133举例,它是德州仪器(TI)推出的一款高效电池充电管理IC,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医疗设备等产品中。

这个芯片大家根据手册设计一般都不会有问题,这里大致强调几点吧。
下面是背靠背MOS典型电路,主要是起到防倒灌作用,同时也起到缓启作用
没有Q1,开机时,PVCC和系统输出端的电容(一般≥10uF)会使得输入源承受很大的电流应力,因为这些容性负载而出现一个很大的涌浪电流,甚至使得输入源被瞬间拉低,而芯片的UVLO恰好是要检测输入源直接输入端AVCC,所以甚至会造成启动时出现错误的欠压保护。
加入Q1以后,因为MSOFET 的开启特性,所以在其g-s电压逐渐向开启电压转变至过驱动的过程中,输入电流是缓慢的增加的,就不会在瞬间拉低输入源。

D1, D2是用来选择供电电源的,D1表示由输入适配器给芯片VCC供电,D2表示由电池给芯片VCC供电。

D2去掉的话,在不插适配器,仅有电池的情况下,芯片没有供电。这样,如果system需要供电,电池供电回路battery->Q3->system,由于芯片没有供电,Q3的驱动不会打开,电流只能经过Q3的体二极管(会产生压降),在其上的损耗比较大。

RSR为一个10mΩ充电电流检测电阻,可实时监测充电电流的工作状态。电容C8为0.1uF的陶瓷电容,用来消除差模滤波

TS为温度检测引脚,用于实时监测电池温度,温度传感器推荐RT为铂热电阻,它测温精度非常高。由于使用高质量的铂电阻片,在相同的温度下,其电阻值变化较小,从而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STAT引脚可用于驱动LED或与主机处理器通信。D3为状态指示灯,它指示各种充电操作:电进行时为低电平充电完成或处于休眠模式时为高电平发生故障时以0.5Hz,包括充电暂停,输入过压、定时器故障和电池缺失。


041

小结

从以上可以看出CHARGE IC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专业管理,锂电池充电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

  • 过充危险:锂电池过充可能导致鼓包、漏液,甚至起火爆炸。

  • 寿命缩短:不合理的充电方式会大幅降低电池循环寿命。

  • 温度失控:大电流充电时,如果散热不良,电池可能过热损坏。

所以,充电器IC的作用不仅仅是“充电”,更是“安全守护者”。

声明: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硬件笔记本
System电源电路电子芯片通信爆炸科普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1-28
最近编辑:7小时前
硬件笔记本
本科 一点一滴,厚积薄发。
获赞 157粉丝 47文章 93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不敢相信!25A电流的芯片,竟然只有1/10硬币大?

大家好,我是王工。前几天,公司的硬件同事老张,盯着示波器上剧烈跳动的波形,眉头紧锁。他刚调试的AI加速卡跑出了惊人的测试成绩,可一旦满载运行,电源电压就开始"跳舞",系统性能始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芯片算力上去了,电源却拖后腿!"老张重重地叹了口气。这绝非个例,在AI服务器、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电源设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算力芯片功耗激增,GPU/FPGA的核电压跌破1V,电流却突破几十A;PCB空间被计算单元挤占,留给电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传统电源方案复杂,调试周期长,影响产品上市时间。“要是有款电源能像瑞士军刀一样,小巧又全能 ... ... "老张喃喃自语。01MPM3695GPJ-20——让人眼前一亮经过一番搜索比对,我们在MPS论坛上发现了理想的解决方案——MPM3695GPJ-20电源模块。作为高性能电源管理领域的领导者,MPS不仅提供了小型化、高能效的优质产品,更配备了详尽易懂的技术文档:这份多达50多页的规格书,从基础参数到应用案例都阐述得清晰明了,让工程师能够快速掌握产品特性。图1:MPS官网1、低压大电流,专为算力芯片而生GPU、FPGA的核电压往往低至0.8V,电流却高达数十安培,这款模块:宽电压输入(4V到16V),适应多种供电环境;输出电压范围(0.5V到5.5V),完美匹配GPU/FPGA的超低核电压需求;输出电流更是达到了25.5A,轻松应对AI芯片的瞬时高负载。图2:MPM3695GPJ-20规格书部分参数2、极致紧凑,解放PCB空间5mm×6mm×4.4mm 的超小封装,比传统方案节省70%空间;无外接大电感设计,PCB布局瞬间“松绑”。图3:MPM3695GPJ-20尺寸说明3、简单到“离谱”的外围电路传统电源芯片设计需要多个阻容加大电感,而MPM3695GPJ-20只需几颗阻容,无外接大电感设计,BOM清单短到一眼看完。连调试时间都省了,咱们终于能把宝贵的空间留给算力芯片。一般电源芯片外围元件不会少,如果工作电流为25A,外置电感可以想象有多大。图4:常规DC/DC芯片原理图推荐图5:常规DC/DC电源芯片加外围电路推荐lyout布局图6:MPM3695GPJ-20原理图推荐图7:MPM3695GPJ-20外围layout推荐4、高效稳定集成完善的保护机制(过流、过压、欠压和过温保护),可靠性拉满。图8:各种保护说明在各种输入电压和负载下,均能保持极低的线性、负载调整率,并且能够高效率地完成任务,特别专一。图9:不同输出电流和效率曲线02MPS本地化支持,供货无忧高端电源芯片还是得看MPS(芯源系统),作为一家深耕中国20年以上的企业,早已实现本土化研发+生产+支持:‌成都‌:这是MPS在咱们中国总部,位于成都高新西区出口加工区。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主要从事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生产技术支持‌;上海/杭州/深圳:研发与销售中心,提供快速技术支持;‌全国多地办事处:北京、西安、广州、南京、武汉、厦门、青岛等地主要城市,确保客户需求第一时间响应。03DEMO板评估—细节到位,上手即用为了验证MPM3695GPJ-20的实际表现,我通过MPS官网申请了评估板 EVM3695-20-PJ-00A,也找到了他们的工作人员,并拿到了配套的10页规格书。图10:评估板 EVM3695-20-PJ-00A图片当我拿到 MPM3695GPJ-20的评估板时,第一反应是震撼——它比我想象的还要小!从规格书的尺寸描述来看,我知道它很紧凑,但真正拿在手里才发现,这个“模块”几乎就是一个芯片的大小,高度集成化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图11: MPM3695GPJ-20 只有硬币1/10大小进一步放大仔细观看,这个完整的电源模块仅有1元硬币十分之一大小,它看起来像“芯片”而非传统模块。MPM3695-20采用了 MPS 的先进封装技术,将 Buck 转换器、MOSFET、电感和无源元件全部集成在一个超小封装内(5mm×6mm),因此看起来更像一个QFN封装的IC,而非传统的分立电源模块。这种设计大幅减少了PCB占用面积,同时优化了EMI和热性能。图12: MPM3695GPJ-20 只有硬币1/10大小输入/输出接口输入端子(VIN & GND):支持 4V~16V 宽输入范围,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如工业电源、车载电子等。输出端子(VOUT & GND):可提供高达25A的连续输出电流,因此采用了大电流接线端子,确保测试时能接入足够粗的导线,避免因接触电阻或线损导致效率下降或发热问题。可直接连接电子负载,测试不同输入/输出条件下的效率、纹波和动态响应,快速验证电源性能。图13: 输入输出接口电压实时监测输入监测(VINGND_S & VINF):这两个引脚用于实时监测输入电源状态,比如检测输入电压是否稳定,或在动态负载下是否存在跌落/过冲。图14: 输入监测接口输出监测(VOUT_S & VOUTGND_S):用于精准测量输出电压,方便调试时观察调整后的效果,或配合内部ADC进行数据采集,实现闭环控制。图15: 输出监测接口智能控制功能通过2x5x2.5mm间距针座的数字通信I²C接口(SCL/SDA),实现电压调节、状态监控和参数配置,让MCU更加智能的控制电源。图16: I2C接口多模块扩展应用它的单相操作简单高效,若需要更高电流,可尝试多相并联则能提供更大的负载电流,适用于大功率FPGA、ASIC供电等场景。图17:单项操作图18:多项并联"太厉害了!"老张兴奋地说,"这么小的模块,性能却如此强悍,我的AI加速卡电源问题终于有解了!"来源:硬件笔记本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