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通信指标“阻塞”——接收机的“隐形天花板”

12小时前浏览6

通信指标“阻塞”——接收机的“隐形天花板”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机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它能接收多弱的信号,更关键的是它在强干扰存在时,是否还能正常接收目标信号。这个能力,正是由“阻塞动态范围(Blocking Dynamic Range, BDR)”这一关键通信指标来衡量的。它不仅是衡量接收机抗干扰能力的核心参数,更是通信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的“隐形天花板”。

什么是“阻塞”?

“阻塞”是指一个强干扰信号(通常不在接收频道内)导致接收机对目标弱信号的接收能力下降。这种现象通常表现为:

- 目标信号的信噪比(SNR)下降;

- 接收机增益被压缩(Gain Compression);

- 出现非线性失真,如互调、交调等。

阻塞的本质,是接收机前端(如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在面对强信号时,进入非线性工作状态,从而“压制”了原本可以正常接收的弱信号。

阻塞动态范围(BDR)的定义

阻塞动态范围(BDR)通常定义为:

> 接收机在不出现明显性能下降(如1dB增益压缩或SNR下降3dB)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干扰信号与最小可检测信号之间的差值(以dB为单位)。

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点:

1. 最小可检测信号:通常以噪声底(Noise Floor)为基准;

2. 最大干扰信号:指离目标信号一定频率偏移的强信号,其功率达到接收机开始出现性能下降的临界点。

例如,若某接收机的噪声底为 -120 dBm,而它在偏离目标信号 20 kHz 处能承受的干扰信号为 -20 dBm,则其 BDR 为 100 dB。

为什么 BDR 如此重要?

在实际通信环境中,尤其是城市或战场等高密度信号区域,强信号无处不在。一个高性能的接收机,必须能在这些“电磁丛林”中保持对微弱目标信号的灵敏接收。BDR 直接决定了:

- 接收机是否能在强台干扰下继续工作;

- 系统是否需要额外的滤波器或衰减器;

- 设备是否适合用于高频段、高密度信号环境。

例如,在无线电监测、卫星通信、雷达接收等应用中,BDR 是评估设备是否“够用”的首要指标之一。

测量阻塞的挑战

尽管 BDR 的定义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测量中却充满挑战:

-定义不统一:有些实验室以 1dB 增益压缩为标准,有些则以 SNR 下降 3dB 为临界点;

-测量误差:使用宽带 RMS 电压表可能将噪声与信号混为一谈,导致结果偏高;

-频率偏移选择不同:不同标准下,干扰信号与目标信号的频率间隔不同,结果差异可达数十 dB;

-前端 AGC 影响:某些接收机在强信号下自动降低前端增益,虽然避免了饱和,但会抬高噪声底,影响真实性能。

因此,标准化测量流程和精确定义 BDR 是通信测试领域的重要课题。

阻塞,是接收机的“抗压测试”

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往往不是在理想环境中决定的,而是在最恶劣的电磁条件下仍能稳定工作。阻塞动态范围,正是衡量接收机“抗压能力”的核心指标。它不仅关乎技术性能,更关乎通信的生存力。

在未来的通信系统设计中,随着频谱日益拥挤、信号密度不断上升,提升阻塞性能将成为接收机设计的关键方向。无论是通过更优的前端架构、更精准的AGC控制,还是更智能的数字信号处理,突破“阻塞”这道隐形天花板,将是通信技术持续进化的重要一步。

来源:射频通信链
非线性通信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0-17
最近编辑:12小时前
匹诺曹
签名征集中
获赞 7粉丝 46文章 42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射频必掌握仪表-矢量网络分析仪

矢量网络分析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测量仪器,它既能测量单端口网络或两端口网络的各种参数幅值,又能测相位,矢量网络分析仪能用史密斯圆图显示测试数据。网络分析仪的使用背景做射频的都知道,所有的通信系统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非线性——信号失真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失真都是非线性效应引起的,但是线性系统也可能会引进失真。线性系统通过改变频谱分量的幅度和相位来改变经过系统的信号波形。无线性失真对于无线性失真传输,DUT的幅频响应必须是平坦的,并且相位必须是线性的。比如说方波(方波从频谱上看含有丰富的谐波)经过带通滤波器,带内对所选的频率衰减很小,同时相位是线性变化的。(图下图所示)如果方波经过一个全通滤波器,但是该滤波只对三次谐波的相位产生非线性反转,那么即使滤波器幅频响应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输出的幅频响应变了。输出出现了失真。 所以无线性失真传输,不仅要关注幅频响应的变化,也要关注相位的变化。非线性器件失真非线性器件引入失真,这个是射频工程师常见的现象——放大器。如果放大器进入饱和区,输出信号就会被销顶,输出的信号就不是正弦曲线。根据傅里叶级数展开,就会所产生谐波频率。无源器件在高功率输入下也会表现出非线性。 通信系统必须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传输的效率。为了实现高效率传输,器件之间必须呈现阻抗匹配,如果阻抗失配,传输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阻抗匹配的原则是共轭匹配,共轭匹配的前提是知道阻抗的实部和虚部,射频系统的有效传输就是器件之间的共轭匹配。总结在一个通信系统中,测量幅度很重要,测量相位也同样重要。无失真的线性传输系统需要同时关注幅度和相位的变化。同时为了系统的有效传出,必须要实现阻抗匹配,阻抗匹配需要测量复阻抗。适量网络分析仪就是为了分析系统的幅度、相位、匹配的一个仪器。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基础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基础是波的反射。电磁波也是一种波,波有反射、入射和透射。矢量网络分析仪准确测量入射、反射和传输的 能量。而表征波的入射、反射取决于阻抗。即射频入门基本大 法,史密斯圆图。复阻抗和反射系数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复阻抗可以映射到圆图上。功率最大传输的条件,就是阻抗共轭匹配。矢量网络分析仪测什么测波的反射矢量网络分析仪通过对参考通道R的入射波的测量。用A通道测量反射波,用B通道测量发射波。观测波中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可以量化被测器件的发射和传输特性。发射和传输可以表示为矢量。回波损耗(Return Loss):入射功率/反射功率, 为dB数值 反射系数(Г):反射电压/入射电压, 为标量 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n): 波腹电压/波节电压VSWR=(1+Г)/(1-Г) S11=20lg(Г) RL=-S11测量有源器件的传输特性测量群时延相位失真可以用另一个数据来表示——群时延。群时延表示的是信号通过系统的某频率处的相位(相移)对于频率的变化率。带信号经过媒质传输路径或设备中的线性元件时,其各个频谱分量的相速不同,元器件对各频谱分量的响应也不一样,这都会引起到达接收端的信号因各频率分量的相移或时延不同而产生相位关系的紊乱,即相位失真。群时延可以通过相位响应和频率的微分来计算。来源:射频通信链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