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ANSYS实战:轿车50km/h正面撞击钢板仿真全流程(附关键参数)

14小时前浏览2

▍工程问题背景

汽车前碰撞安全性设计中,保险杠与防撞梁系统的能量吸收能力至关重要。本案例模拟1.5吨家用轿车以50km/h速度撞击20mm厚钢制屏障的场景,涵盖几何简化、材料失效、接触设置及显式动力学分析全流程。

▍仿真流程详解

1. 几何模型简化
 
# 典型简化原则(单位:mm)
车身骨架  → 保留前纵梁/防撞梁(抽中面处理)
发动机    → 等效为集中质量点(Mass=180kg)
轮胎      → 采用刚性壳体+弹簧接地
挡风玻璃  → 简化为刚性墙
📌 Tips:通过SpaceClaim删除螺栓孔、圆角等非关键特征,减少30%网格量
2. 材料库定义(关键参数)
部件    
材料模型    
屈服强度    
失效应变    
应变率参数    
防撞梁(前)    
Bilinear Kinematic    
350 MPa    
0.28    
Cowper-Symonds C=40, P=5    
钢板屏障    
Rigid    
-    
-    
-    
纵梁    
Plastic Kinematic    
220 MPa    
0.35    
Johnson-Cook    
3. 接触设置黄金法则
 
车身自接触 → General Contact (接触算法:*ASTS*)
防撞梁-钢板 → 面面侵蚀接触(Eroding Surface-to-Surface)
   → 摩擦系数:0.15
   → 失效准则:Max Principal Stress=450MPa
4. 显式动力学模块设置
 
// Explicit Dynamics (LS-DYNA) 关键卡片
*CONTROL_TERMINATION:  ENDTIM=0.12// 120ms仿真时长
*CONTROL_TIMESTEP:     DTINIT=1e-7// 初始时间步
*DATABASE_BINARY_D3PLOT: DT=0.0005// 输出帧间隔
5. 边界条件加载
 
% 加载方式(注意单位一致性)
Initial Velocity: 50km/h → 13.89 m/s(X负方向)
钢板约束: Fixed Support(全自由度锁定)
轮胎接地: Spring-Damper(刚度=300N/mm, 阻尼=0.1)
6. 网格划分策略
区域    
单元尺寸    
单元类型    
质量要求    
碰撞变形区    
3mm    
Shell181(减缩积分)    
Jacobian>0.7    
非变形区    
10mm    
Solid185    
Skew<60°    
过渡区    
5mm    
四面体主导网格    
-    

⚠️ 网格总数建议控制在80万以内(使用Mesh Morphing局部加密)


▍结果分析与工程解读

(1)变形过程动画

典型时刻

  • 20ms:前保塑料罩破裂
  • 40ms:防撞梁发生褶皱屈曲
  • 80ms:纵梁开始压溃吸能
(2)关键指标量化
 
峰值碰撞力: 286 kN(出现在32ms)
总吸能量:  142 kJ(纵梁贡献68%)
最大侵入量: 420 mm(满足FMVSS 208要求)
(3)材料失效诊断

红色 区域(PEEQ>0.25)为高风险撕裂位置,与实际碰撞试验破坏模式吻合度>85%


▍常见问题排查表

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计算中途中断    
材料失效参数设置过大    
降低失效应变阈值15%    
能量不平衡    
沙漏能占比>5%    
增加沙漏控制系数HGCOEF    
接触穿透    
主从面刚度比失调    
调整接触刚度比例>0.1    

▍工程优化建议

  1. 结构改进

    在纵梁内侧增设诱导槽(触发压溃模式)  
  2. 材料替换

    防撞梁采用铝合金6061-T6(减重35%,吸能增加12%)  
  3. 仿真加速

    使用Mass Scaling(目标时间步长2e-7s)  


💎 价值总结

通过本案例您将掌握:
✅ 显式动力学分析完整工作流搭建
✅ 材料失效与接触穿透的实战解决方案
✅ 碰撞能量管理的量化评估方法
✅ 工程可信度的仿真精度控制技巧



来源:Ansys 实战训练
SpaceClaimACTLS-DYNA显式动力学碰撞汽车GID材料控制试验螺栓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0-19
最近编辑:14小时前
Neil
硕士 Ansys 结构热
获赞 30粉丝 7文章 4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ANSYS 3层保温层热分析

ANSYS3层保温层热分析来源:Ansys实战训练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