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悬臂梁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hypermesh+optistruct)

4小时前浏览5

1 课程目标

  • 工程模型和仿真计算的对应关系

  • 悬臂梁理论计算方法和仿真计算方法

  • 理论计算结果和仿真结果对标与分析

  • 仿真结果如何提升仿真精度

(详细讲解和视频课程联系仿真秀工作人员)


2 悬臂梁理论计算方法

查询材料力学书籍和机械设计手册,可以得到悬臂梁的理论计算方法,其中σ代表弯曲应力,f代表挠度(即垂向位移)

image.png

3 模型和仿真的对应关系

模型通过网格划分达到离散化的目的,基于软件的积分求解来计算。更适合非规则形状。因为规则的形状可以通过理论计算的解析解求解,本课程为了对标仿真,基于解析解对标更准确。

image.png

4 仿真结果分析

使用了2种网格方法(壳单元和实体单元),实体单元结果偏差反而更大。

原因?

弯曲应力在最外层应力最大,实体单元在厚度方向的网格数量有限,在optistruct中默认的结果是网格平均应力,肯定会偏小。

如何解决?

厚度方向网格数量尽量多,比如5层以上?更有效的方法是在实体单元外侧包一层壳单元,结果会更接近解析解,这个可以留给大家自己尝试。

壳单元的结果依然有偏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应力是显示的平均值,接近根部的应力最大,可以通过加密网格来逼近真实值。

网格越密结果会收敛吗?

不会,会出现应力奇异点,这个留个各位思考

image.png


image.png



OptiStructHyperMesh理论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0-10
最近编辑:4小时前
flint
企业仿真负责人
获赞 14粉丝 24文章 7课程 2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