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储层钻井液体系
讲座详细介绍了用于钻开油气储层的专用钻井液——储层钻开液。其核心目的在于强调,当钻井进入最终的产层段时,必须使用一种特殊的钻井液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储层的伤害,从而保障油气井的产能和经济效益。讲座指出,如果使用常规钻井液钻开产层,其滤液和固相颗粒会侵入储层,堵塞岩石孔隙,造成所谓的“表皮损伤”,导致产量大幅下降,甚至需要耗费巨资进行后续的酸化或增产措施。讲座深入讲解了储层钻开液必须具备的关键特性。首先是良好的井眼清洁能力,尤其在水平井段,若岩屑无法被有效携带出井眼,它们会在生产时堵塞完井筛管,造成严重问题。其次是极低的滤失量,这是通过添加特殊的桥堵材料和降滤失剂来实现的,目的是防止大量滤液侵入并伤害储层近井地带。这些添加剂,如碳酸钙(大理石粉),必须是酸溶性或非伤害性的,以便在完井后能够被清除。讲座特别强调了一种名为理想粒径分布的技术,即通过将不同尺寸的桥堵颗粒按科学比例混合,才能在井壁形成一层致密、坚韧且超低渗透的滤饼,有效封堵地层孔隙。此外,钻开液还需具备抑制地层粘土膨胀的能力(通常使用钾盐或聚胺类抑制剂)、与储层流体良好的兼容性(避免产生沉淀或乳化堵塞)、以及满足环保要求。讲座提到,成本效益和材料的可获得性也是重要的设计考量因素。讲座还介绍了几种商业化的储层钻开液体系,如Flo-Pro系列(包括水基和油基类型),并解释了其基本配制方法:以盐水(如氯化钾、甲酸盐等)为基液,依次加入增粘剂(如黄原胶)、降滤失剂(如HEC类聚合物)、桥堵材料、抑制剂和润滑剂等。最后,讲座重点说明了完井前的清理和测试程序。在下入筛管等完井工具之前,必须确保井眼干净,固相含量极低。通过使用离心机等设备和进行筛管堵塞测试(用一种小型模拟筛管在特定压力下测试钻井液的通过性),来验证钻开液不会对未来的生产过程造成堵塞,确保油气井能够实现预期的高产。整个讲座的核心信息是,储层钻开液的设计和应用是连接钻井和生产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了油气井的经济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0-19
最近编辑: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