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减重100公斤,3D打印技术从航空航天领域正式驶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9月20日,比亚迪旗下的纯电超跑仰望U9X以496.2km/h的极速登顶全球汽车极速榜首。这一成绩不仅超越了传统燃油车,更揭示了比亚迪在制造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在仰望U9X发布会上,仰望研究院院长杨峰首次详细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车身制造中的关键应用。
“我们做了整个前舱和后舱的3D打印,把车的整个性能提升了一个档次,并且把重量减下来”。通过铝合金3D打印车身结构和钛合金3D打印刹车卡钳,U9X成功实现减重100公斤。
仰望U9X的制造过程中,3D打印技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比亚迪团队使用铝合金3D打印工艺制造车身结构,将行业轻量化系数刷新至0.83的记录水平。
传统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受制于铸件或挤出件工艺限制,无法完全按照拓扑优化的形式实现。比亚迪首次将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3D打印技术引入车身设计。
“车上的卡钳是钛合金3D打印的,在解决重量问题的同时,又把耐热、耐温提升了一个档次”。钛合金卡钳不仅减轻了重量,还显著提升了制动系统的热管理性能,这对于极限速度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比亚迪在3D打印领域的布局早已开始。2024年财报中,比亚迪首次披露已实现3D打印机的量产。
作为年营收超7000亿元的制造业巨头,比亚迪将3D打印技术整合到现有智能制造体系中。自2022年起,比亚迪便通过成立新电池公司拓展增材制造业务。
2023年至2024年,比亚迪持续招聘3D打印领域专业人才,月薪达2-5万元,涉及SLM、SLS、SLA等多种打印技术。在制造端,比亚迪已采购大批3D打印机,用于汽车样件打印及路试验证。
3D打印技术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带来多重价值。它能够突破传统制造的几何限制,实现拓扑优化生成蜂窝状结构,减轻部件重量以延长电池续航。
比亚迪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复杂结构一体成型,将多个零件装配简化为单一打印件。这不仅减少潜在缺陷,还优化了供应链管理。
在加速小批量生产方面,3D打印省去传统模具开发环节,显著缩短新车型上市周期。这对于快速迭代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尤为重要。
比亚迪大规模应用3D打印技术,标志着汽车制造范式可能发生变革。仰望团队表示:“未来人类制造业的发展,增材制造技术一定非常重要”。
U9X项目为后续其他车型的3D打印应用积累了经验。随着技术成熟,3D打印有望进一步渗透至电池、电机等核心组件制造。
比亚迪此次主动公开3D打印技术的大量应用细节,在国内汽车厂商中尚属首次。这一举动可能推动整个行业加速采用增材制造技术。
随着一体化压铸和3D打印技术的结合,比亚迪正在重新定义汽车制造。仰望U9X的极速纪录只是开始,未来比亚迪计划将3D打印技术扩展到更多车型。汽车制造业的智能化、轻量化革命已经加速“打印”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