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钻井液导论
讲座由化学家兼高级钻井液工程师Marwa Alqutt主讲,系统性地介绍了钻井液(drilling fluids)在石油和天然气钻井作业中的关键作用、功能、类型、组成、管理流程及其对钻井安全和效率的影响。钻井液是钻井工程中的“血液”,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钻井作业的成功与否。讲座首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类比(如挖掘沟渠时使用支撑系统防止坍塌)引出钻井液在实钻井中的必要性。地下地层并非均匀完整,随着井深增加,地层压力、温度升高,井壁稳定性变差,钻井液的作用愈发关键。历史上如智利矿难等事故也凸显了井筒稳定性与流体管理的重要性。1. 控制地层压力:通过调节钻井液密度(泥浆重量),产生足够的静液压压力,防止地层流体(如油气)意外涌入井筒(即井喷),同时避免压力过高压裂地层。2. 携带岩屑至地面:钻井液在循环过程中将钻头破碎的岩屑从井底输送至地面,通过振动筛等设备进行分离,确保钻井进度和井眼清洁。3. 维持井壁稳定:通过化学和机械作用防止井眼坍塌或缩径,特别是在遇水易膨胀的泥岩或盐层等敏感地层中。4. 形成滤饼并控制滤失:在井壁形成薄而致密的滤饼,减少钻井液滤液侵入地层,避免储层伤害和井壁失稳。5. 冷却和润滑钻具:降低钻头和钻柱在高温地层中的工作温度,减少磨损。6. 传递水力能量:为井下工具(如泥浆马达)提供动力,并传输信号。7. 提供浮力减轻钻柱重量:通过浮力效应降低大钩负荷,扩展钻机的钻井能力。8. 环境影响最小化:尤其在环保敏感区域,需选择低毒性、易处理的钻井液体系。油基泥浆:性能优越,适用于复杂地层,但成本高且环保要求严。气动流体:用于低压地层,通过气体循环实现钻井,但不适用于高压井。钻井液的组成包括连续相(水或油)和添加剂(如增粘剂、降滤失剂、加重材料等),其性能通过密度、流变性、滤失量等参数衡量。讲座强调了钻井液设计需基于“井身设计基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工程要求、环境影响和经济性。钻井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合同准备、流体选择、现场配制、循环净化及废弃处理。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性能指标,及时调整配方以应对井下变化。最后,讲座通过实例说明钻井液选择不当可能导致地质信息失真、井眼扩大、固井困难等问题,甚至引发灾难性事故(如Macondo井喷)。因此,优化钻井液设计是确保安全钻井、保护储层、实现经济开采的关键。讲座通过理论讲解、实物图示和现场案例,全面阐述了钻井液在现代化钻井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其多功能性、复杂性和系统性,为听众提供了深入且实用的专业知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0-19
最近编辑:7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