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为什么功分器不能三端口理想匹配?

3天前浏览13

一分二功分器 “不能三端口理想匹配”,本质是无耗、互易三端口网络的固有物理约束—— 从微波网络理论的核心规律(互易性、幺正性)出发,可推导出 “三端口同时理想匹配” 与 “功分器的能量分配功能” 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具体推导逻辑如下:

No.1 先明确两个关键前提

在分析前,需先界定 “理想匹配” 和功分器的基本属性,这是推导的基础:

  1. 理想匹配的定义

    :三端口的反射系数均为 0,即 S 参数中的 “对角元素” 全为 0(S₁₁=S₂₂=S₃₃=0)。意味着每个端口输入的能量 “无任何反射”,全部进入网络内部。  
  2. 功分器的核心属性

    :作为射频领域的典型无源器件,一分二功分器必然满足两个条件:  
    • 无耗

      :网络自身不消耗能量(能量守恒,输入功率 = 输出功率之和);  
    • 互易

      :信号传输方向可逆(Sᵢⱼ=Sⱼᵢ,如 2 口到 1 口的传输系数 = 1 口到 2 口的传输系数)。  

No.2  核心推导:从 “幺正性” 与 “互易性” 导出矛盾

无耗网络的 S 矩阵需满足幺正性(也叫 “归一化功率守恒”),即:对任意两个不同的端口列向量,其点积为 0;单个列向量的模长为 1。结合互易性,可逐步推导出 “三端口理想匹配” 的矛盾。

第一步:单端口理想匹配的后果(以 1 口为例)

若要求 1 口理想匹配(S₁₁=0),根据幺正性对 “第 1 列向量” 的约束:S₁₁² + S₂₁² + S₃₁² = 1代入 S₁₁=0,可得:S₂₁² + S₃₁² = 1这意味着:1 口输入的全部能量,必须通过 2 口和 3 口输出(符合功分器 “能量分配” 的功能),且 2、3 口的传输系数平方和为 1(如等功分器中 S₂₁=S₃₁=√(1/2)≈0.707,对应 - 3dB 衰减)。

第二步:双端口理想匹配的矛盾(加入 2 口理想匹配)

若进一步要求 2 口也理想匹配(S₂₂=0),根据幺正性对 “第 2 列向量” 的约束:S₁₂² + S₂₂² + S₃₂² = 1代入 S₂₂=0,并结合互易性(S₁₂=S₂₁、S₃₂=S₂₃) ,可得:S₂₁² + S₂₃² = 1

此时,对比第一步的结论(S₂₁² + S₃₁² = 1),可推导出:S₂₃² = S₃₁² → S₂₃ = ±S₃₁

但这还未直接矛盾,需结合 “功分器的功能”—— 一分二功分器要求 2、3 口均有能量输出(即 S₂₁和 S₃₁均非 0),而若继续加入 “3 口理想匹配”,矛盾将彻底显现。

第三步:三端口理想匹配的数学矛盾(加入 3 口理想匹配)

若强行要求 3 口也理想匹配(S₃₃=0),根据幺正性对 “第 3 列向量” 的约束:S₁₃² + S₂₃² + S₃₃² = 1代入 S₃₃=0,并结合互易性(S₁₃=S₃₁、S₂₃=S₃₂),可得:S₃₁² + S₂₃² = 1

但此前从 2 口理想匹配已推导出 S₂₁² + S₂₃² = 1,结合第一步的 S₂₁² + S₃₁² = 1,可联立得到:S₃₁² = S₂₁² → S₃₁ = ±S₂₁

此时,若假设功分器为 “等功分”(S₂₁=S₃₁=√(1/2)),则代入 S₂₃² = S₃₁²=1/2,会导致:S₂₁² + S₂₃² = 1/2 + 1/2 = 1(看似成立),但物理意义上出现矛盾

  • S₂₃≠0 意味着 2 口和 3 口之间存在能量串扰(2 口输入的能量会泄漏到 3 口,反之亦然);
  • 而 “三端口理想匹配” 要求能量无反射、无串扰,但功分器的 “能量分配” 功能必然需要 1 口与 2、3 口之间有耦合(S₂₁、S₃₁非零),这种耦合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端口间的串扰,无法同时满足 “无串扰” 和 “能量分配”。

更直接的数学矛盾:若假设 S₂₃=0(无串扰,符合合路 / 功分的隔离需求),则从 S₂₁² + S₂₃² = 1 可推出 S₂₁=±1,即 1 口能量全部流向 2 口,3 口无输出(S₃₁=0)—— 这本质是 “单路传输线”,而非 “一分二功分器”,完全违背功分器的功能定义。

No.3  物理本质:能量守恒与端口耦合的固有约束

无耗互易三端口网络的 “三端口理想匹配”,本质要求:

  1. 每个端口无能量反射(Sᵢᵢ=0);
  2. 端口间无能量串扰(Sᵢⱼ=0,i≠j)。

但这两个要求与 “能量守恒” 完全冲突:若所有端口间无耦合(Sᵢⱼ=0),则输入到任意端口的能量 “无处可去”(无法传输到其他端口,也无法反射),违背无耗网络的能量守恒定律。

而功分器的核心功能是 “将一个端口的能量分配到另外两个端口”,必然需要 1 口与 2、3 口之间存在耦合(S₂₁、S₃₁≠0)—— 这种耦合是实现 “能量分配” 的前提,但也导致了 “端口间串扰” 和 “无法三端口理想匹配”。

总结

一分二功分器 “不能三端口理想匹配”,是无耗、互易三端口网络的理论极限

  • 从数学上,三端口同时理想匹配会导致 S 矩阵幺正性与功分功能的矛盾;
  • 从物理上,“能量分配” 需要端口间耦合,而耦合必然破坏 “无反射、无串扰” 的理想匹配状态。

需注意:这一结论仅针对 “理论理想匹配”,实际商用功分器会通过优化设计(如 Wilkinson 功分器加隔离电阻),使关键端口的反射系数极小(如回波损耗≥20dB),满足工程上的 “可用匹配”,而非追求理论上的完美。

来源:射频学堂
电路电子ADS芯片通信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0-01
最近编辑:3天前
射频学堂
硕士 学射频,就来射频学堂。
获赞 160粉丝 373文章 112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中兴半年财报大涨的背后竟是 1400 多员工的减少......

前几天,中兴通讯发布的 2025 年半年报成绩亮眼,上半年实现营收 715.5 亿元,同比增长 14.5%,归母净利润达 50.6 亿元 。这一波亮眼的财报,让很多人觉得,中兴又行了,通信有行了。但是接下来华为的财报数据却狠狠的打了很多通信人的脸,2025年上半年,华为实现营业收入4270亿元,同比增长3.95%,净利润372亿元,同比下滑32.2%。虽然还是赚钱的,但是净利润同比下降了三成多。所以,中兴的财报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通信是不是真的又行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从财报数据来看,中兴通讯的业务呈现出多元化增长态势。政企业务成为营收增长的 “核心引擎”,实现营收 192.5 亿元,同比激增 109.9%。消费者业务也稳步增长,上半年营收 172.4 亿元,同比增长 7.6%。在运营商网络业务方面,虽有下降,但降幅已明显收窄,上半年营收为 350.6 亿元 。同时,以算力、终端为代表的 “第二曲线” 营收同比增长近 100%,占比超 35%,政企与消费者业务合计占比突破 50%,标志着中兴从传统通信设备商向 “网络连接 + 智能算力” 综合服务商的转型进入兑现期 。所以说,中兴通讯上涨的是政企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也就是手机端,而网络业务方面,还是在下降的,知识降幅有所减缓。 所以通信还是没有缓过劲了。 5G高峰之后,明显后遗症有点大啊。另外,从半年报里面,我们还发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中兴通讯的员工总数还在下降。根据公开 信息推算,2025 年上半年相较于 2024 年末,员工减少了 1400 多人。其实,人员优化并非 2025 年才出现。回顾过往,2023 年底总员工数量为 72093 人,相较于 2022 年的 74811 人,减少 2718 人。2024 年员工总共减少 3718 人,其中研发人员同比减少 2209 人 。由此可见,近年来中兴通讯一直在对人员结构进行持续调整。这种员工的减少,或许与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紧密相关。毕竟这两年的大环境确实不太好,各种裁员的新闻和传闻就没有断过。站在公司的角度说,当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业务结构调整时,通过优化人员配置,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例如,若部分业务增长乏力或面临转型,相关部门的人员精简便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从业务板块看,运营商网络业务虽仍是营收大头,但近年增长有所放缓,在国内 5G 投资下降的大背景下,进行人员优化以控制成本,将资源集中投入到更具增长潜力的政企业务、算力业务等领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战略决策 。减员也可能与企业的技术升级和自动化发展有关。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如 5G - A、AI 等技术的不断演进,企业对员工技能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传统岗位的工作可能被自动化流程、智能化工具所取代。为适应新技术发展,企业需要更具创新能力、掌握前沿技术的人才,这就导致对现有人员结构进行 “换血”。比如,在网络运维方面,自动化运维工具的广泛应用,使得部分基础运维岗位的人员需求减少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全球通信行业都在面临变革与调整。竞争对手也在纷纷采取类似举措,如爱立信在 2023 年的一波裁员中减少了 8500 人,思科在 2024 年的两拨裁员中减员将近 1 万人 ,甚至传说华为也收紧了打卡管理。这表明整个行业都在经历一场 “瘦身” 与转型的过程,中兴通讯身处其中,也不得不顺应这一趋势,通过优化人员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不过,大规模减员也并非毫无风险。短期内,可能会引发员工的不稳定情绪,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工作氛围产生一定冲击。若处理不当,还可能导致部分关键人才的流失,影响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从长远来看,企业必须确保在人员优化的同时,加强对留岗员工的培训与激励,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的加入,以维持企业的创新活力和业务发展动力 。中兴通讯半年财报大涨与 1400 多人减员这一现象,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格局下,为实现战略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艰难抉择。这一案例也为其他企业在应对类似挑战时提供了思考:如何在提升业绩的同时,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最后,通信的出路到底在哪里?6G会不会带来转机?如果通信这个行业持续恶化下去,那么身处通信行业的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这或许是我们每一个通信人所有思考和面对的问题。版权声明:射频学堂原创或者转载的内容,其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射频学堂仅用于知识分享。如需转载或者引用,请与原作者联系。射频学堂转述网络文章,皆著名来源和作者,不可溯源文章除外,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来源:射频学堂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