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汽车研发领域,悬置系统作为连接动力总成与车身的关键“减震器”,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车辆的NVH(噪声、振动与平顺性)表现。而悬置动刚度技术要求的扫频与定频两大指标,就如同一位医生的“全景扫描”与“精准狙击”,共同守护着整车的静谧与舒适。本文将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带你读懂这两类要求背后的工程逻辑。
本文涉及的定频和扫频动刚度分析方法我已经录制成加餐视频课程,添加到我的仿真秀专栏精品课《橡胶减振元件刚度分析方法10讲-Hypermesh和Abaqus橡胶减振元件联合仿真分析》,欢迎读者点击文尾阅读原文观看,详情见后文:
悬置系统的核心作用之一是隔离发动机振动,避免传递到车身引发噪音或抖动。而动刚度,正是衡量悬置在动态载荷下抵抗变形能力的关键指标。
它主要分为两类:
跨点动刚度:指在一点施加位移激励,测量传递到另一点的力,计算其比值
原点动刚度:指在施加激励力的同一点测量位移响应,计算激励力与位移的比值
理解这两个概念,是读懂后续内容的基础。
1、什么是扫频动刚度?
扫频动刚度测试类似于对悬置系统进行一次“全身CT检查”。它在10-600Hz的频率范围内连续施加动态激励,全面掌握悬置刚度随频率变化的规律。
表1 扫频动刚度技术要求
典型测试参数:
频率范围:10-600Hz(覆盖怠速至高速工况)
预载条件:区分有负载(如Z向-1200N模拟发动机自重)和无负载状态
振幅:低频时±0.05mm或±0.5mm,高频时±0.05mm
图1 实测扫频动刚度曲线
2、为什么扫频动刚度如此重要?
(1)揭示材料非线性特性
橡胶材料的硬度(如53HS)和预载条件会直接影响动态刚度曲线。扫频测试可以暴露橡胶在不同温度、不同振幅下的滞后特性,确保阻尼性能稳定可靠。
(2)规避共振风险
通过宽频带刚度变化趋势,工程师可以识别悬置在发动机激励频率(如怠速25Hz、高速200Hz)附近的共振风险,避免与发动机振动产生耦合效应。
图2 跨点动刚度仿真原理及仿真模型
3、对整车NVH的意义
扫频动刚度确保了悬置在常用转速区间(对应20-150Hz)保持低动刚度,有效阻断发动机振动向车身的传递。特别是在急加速等瞬态工况下,宽频刚度稳定性能够抑制瞬时冲击噪声,提升驾驶品质。
1、什么是定频动刚度?
如果说扫频是“全景扫描”,那么定频动刚度测试就是“精准狙击”。它在特定频率点(如30Hz/200Hz)施加正弦激励,考核悬置在目标工况下的刚度值。
表2 定频动刚度技术要求
关键频率:30Hz(对应怠速振动)、200Hz(对应高速齿轮啸叫)
公差控制:力值与刚度要求±15%偏差
振幅控制:200Hz高频点位移振幅限值±0.01mm(比30Hz的±0.25mm更加严格)
图3 定频动刚度仿真模型
图4 仿真结果读取
2、定频动刚度的核心作用
(1)保证制造一致性:严苛的公差要求(如±15%)确保了量产悬置在关键频点的刚度一致性,避免因批次差异导致的NVH问题。
(2)抑制结构共振:200Hz高频点的严格控制针对的是变速箱齿轮啮合噪声,防止悬置自身成为振动放大器。
3、定频动刚度直接决定了用户体验:
30Hz刚度稳定性影响车内方向盘、座椅的怠速抖动水平
200Hz的精准刚度控制可有效衰减传动系啸叫(如齿轮whine声),提升高速行驶时的静谧性
扫频动刚度与定频动刚度并非相互竞争,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典型案例:
如果扫频曲线在100Hz出现刚度尖峰(材料共振),可能导致加速轰鸣声
如果定频200Hz刚度超差+15%,将放大高速电机啸叫,引发用户抱怨
发动机悬置的扫频与定频动刚度要求,本质上是系统级NVH目标的分解:
扫频刚度确保悬置具备“全频段抗振能力”,是隔振设计的基础门槛
定频刚度聚焦“用户敏感频点”,是解决实际驾乘痛点的关键防线
二者共同构成了悬置性能的“全景地图”与“战略要地”,最终服务于整车NVH品质的精细化管控。
为了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的理解,以上分析方法录制加餐视频到我的课程《橡胶减振元件刚度分析方法10讲-Hypermesh和Abaqus橡胶减振元件联合仿真分析》中(已购课用户免费加餐内容)。以下是课程大纲:
橡胶减振元件刚度分析方法10讲:Hypermesh和Abaqus橡胶减振元件联合仿真分析
课程可随时回放,可开具发票
讲师提供vip群知识圈答疑和模型下载
扫码立即试看
来源:仿真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