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5年09月23日 星期二
中国锂电正在走向深层次的变革。
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2025年上半年100多家中国锂电上市公司 “锂电业务收入” 合计约为5379.95亿元,同比增长了14.95%,增速较24年同期(同比下降了20.21%)增长了35.16个百分点,中国锂电产业似乎已有复苏迹象。
但伴随市场激烈竞争与博弈,在盈利层面却还处于衰退周期。比如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上半年中国锂电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约为18.24%,同比下降1.22%。其中,锂资源、锂电隔膜、三元前驱体、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系统、储能逆变器、锂电池设备等8个细分产业出现下降。
另外通过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数据可以清晰看到,在强烈市场博弈与洗牌后,行业资源与利润正在加速向寡头聚集:比如最强大的20家产业巨头(按营收规模计)营收占整体比例达68.29%,净利润占比89.15%,造血力(经营现金流净额)占比89.22%,筹资金额占比71.49%,资金净值占比90.40%,等等。
值得关注与警惕的是,中国锂电爆炸性增长的债务规模也必将扰动储能产业格局与发展趋势。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截止25年6月末,近110多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含部分IPO企业)总负债合计为1.79万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1.86%,环比(较2024年12月末,下同)增长6.46%;整体总资产负债率为57.74%,其中,短期有息负债合计为3782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5.86%,环比增长9.78%。
另据笔者统计,截止25年6月末,近110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资金净值约为3554.52亿元(同比增长4.67%),看似处于安全区间,但若是剔除宁德时代等储能巨头相关数据,产业形势不容乐观。
比如仅宁德时代一家的资金净值规模就达到3279.84亿元(同比增长32.72%),占整体比例达92.27%,若剔除榜单前十名企业(资金净值合计达4108.31亿元),其他储能产业链上市公司资金净值仅为-553.79亿元,处于负现金状态。
笔者统计发现,截止25年6月末,有15家储能产业链上市企业处于 “资产负债率高于70%,且资金净值为负数” 状态,压力与风险已不言而喻。
这还只是上市企业层面的数据,很多中小型储能企业的生存形势之严峻很可能超出很多人想象。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登记状态处于注销、吊销、撤销、清算、停业、歇业、除名、责令关闭等异常状态的储能企业数量已接近3万家,其中有3200余家储能企业仅成立了一年。
产业共识,“竞争已经到了深水区,很多公司都在生死边缘。” 甚至有人预言,未来在储能某些核心领域,将有80%,甚至90%的企业会被淘汰。
正如欧洲历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所言:“知识不是预见,但预见是知识的一部分。” 所有前人的失误或许不会完全重演,但是所有即将发生的悲剧中都无一例外地有着前人失误的痕迹。
纵观十几年锂电产业发展史,其已经历过多轮产业周期的洗礼,每一轮周期的调整几乎都是由供需关系剧烈变化所导致的,即一旦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改变,价格一定会在现实中快速反应,这就是周期的力量。
整体来看,当前锂电产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根据SMM统计,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产能达4315GWh,而EVTank统计数据则显示,2024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1545GWh,锂电池产能利用率仅达36%。
进入202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能进一步增长至5732GWh,产能增速达33%,EVTank预计,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899.3GWh和5127.3GWh,可以看出2025年产量增速不及产能增速,同时当下的产能足以满足至2030年的产量需求,锂电池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从价格变化看,从2023年碳酸锂价格高位回落之后,锂电池价格在成本下降以及供需过剩的压力下,锂电池价格也持续回落,进入2025年锂电池价格战仍未止住,截止7月25日,动力型磷酸铁锂价格、储能型磷酸铁锂价格、523三元电芯价格分别为0.323元/Wh、0.3元/Wh、0.384元/Wh,而动力型磷酸铁锂成本、523三元电芯成本分别为0.35元/Wh、0.48元/Wh,成本相较于2023年初跌幅分别达56%、50%。可以看出锂电池行业通过扩大产能规模来进行无序价格竞争,已经让当下锂电池价格低于成本。
基于长期的锂电研究所关注到的产业变化,24潮产业研究院(TTIR)分析认为,未来唯有具备 “技术突破与持续创新力,先进产能布局与高效执行力,全球化布局与强大开拓力,财务健康与雄厚资本积累、以及领先的管理运营力” 等核心能力的企业才更具有穿越周期,且持续发展壮大的基因与潜力。
为了方便读者朋友对产业核心玩家的综合竞争力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从24年起,24潮产业研究院(TTIR)将持续重磅推出 “中国锂电上市企业最具竞争力50强排行榜”,覆盖A股、港股以及美股等上市的所有中国锂电上市企业,试图从 “产业影响力”、“持续发展力”、“科技创新力”、“全球开拓力”、“资本掌控力”、“管理运营力” 等6个一级维度,18个二级维度,以及40个三级维度全面评比中国锂电上市企业综合竞争实力,重点关注头部优质企业对锂电产业的拉动,以及在产业端用数据探查出的产业链结构性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态势,以供读者朋友参考。具体详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