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如何用Matlab控制Comsol的入门方法Matlab与Comsol联合仿真方法(一):入门篇。这篇文章继续给大家介绍如何用Matlab控制Comsol做参数扫描并将计算结果导入.csv文件中。
在 COMSOL 的图形界面里,确实有自带的 Parametric Sweep 功能。但如果参数多、组合复杂,或者想在每次计算后自动做统计、绘图、导出数据,手工操作就显得笨拙。
这时候,MATLAB + LiveLink for COMSOL 就显示出强大优势:
灵活控制:通过脚本批量修改参数、调用求解器,避免了反复手动点选。
自动化分析:可以在每次计算完成后,自动提取关键变量(如端电压、最高温度),并直接写入 .csv 文件,方便后续数据处理。
拓展性强:MATLAB 自带丰富的数据处理、绘图和优化工具,可以把仿真和算法结合起来(比如参数寻优、灵敏度分析、甚至机器学习代理模型)。
可复现:一份脚本就记录了整个研究过程,避免“我当时在 GUI 里点了什么来着?”的困惑。
接下来将结合一个1D锂电池模型,给大家展示具体的操作步骤
“ModelUtil.showProgress(true)”: 这行代码的作用是为了在计算运行过程中能够显示计算进度
本案例要扫描的参数是epsl_neg(负极孔隙率), 分别取值0.2、0.3和0.4,以考查不同负极孔隙率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如果在第二步加了showProcess的代码,运行过程中会跳出这个窗口显示计算进度
同时在命令行窗口也能看到当前正在执行的参数值是多少
如图所示,MATLAB当前文件夹里面命名为“model_after_sweep”的模型就是计算完成后自动保存的
这个案例导出了两种形式的数据列表,第一种是长表:将不同epsl_neg下计算出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值都放在同一列,如下图所示
第二种是宽表:将不同epsl_neg下计算出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值放在不同列,如下图所示
本文所展示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锂电池模型,只要在这个案例的代码基础稍作修改,就可以拓展到任何其他模型的自动化参数扫描。为何方便对MATLAB代码不熟悉的小伙伴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修改我的代码,我详细地标注了每一行代码的功能及注意事项。
来源:锂电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