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电子世界的“隐形卫士”:X电容与Y电容

1小时前浏览0

揭开安规电容的神秘面纱

图片

在电子设备的复杂世界里,有一种电容如同默默守护的卫士,时刻保障着设备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它就是安规电容。安规电容,全称为安全电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充电器、电脑电源,到工业领域的大型设备,安规电容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就像是电子设备与电源之间的一道安全屏障,既能够有效滤除电源中的杂波和干扰,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又能在关键时刻触发漏电保护器,切断电源,防止使用者触电,保障人身安全。

安规电容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 X 电容和 Y 电容。它们如同紧密协作的搭档,分别在不同的位置和方式上,为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X 电容跨接在电力线的火线(L)和零线(N)之间,主要负责抑制差模干扰;而 Y 电容则分别跨接在火线(L)与地线(G)、零线(N)与地线(G)之间,致力于抑制共模干扰。这两种电容虽然外观上可能并无太大区别,但它们的工作位置、作用以及特性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 X 电容和 Y 电容的奥秘。

X 电容:差模干扰的 “克星”

图片

(一)定义与位置

X 电容,全称 X2(X1/X3/MKP)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电容器,是一种用于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的固定电容器。它通常被跨接在交流输入线的火线(L)和零线(N)之间 ,就像一座桥梁横跨在这两条关键线路之上。在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电源电路中,只要仔细观察电路板,就很容易发现 X 电容的身影,它一般以方形的外观呈现,静静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二)工作原理

X 电容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容器的基本特性 —— 通过电场存储能量。在电源电路中,它起着至关重要的电源滤波作用。当电流通过电路时,由于各种原因,如电器的开关操作、电网中的其他干扰源等,会导致电源电压出现波动,产生高频噪声和干扰信号。这些干扰信号就像是电路中的 “小刺”,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而 X 电容就如同一位勤劳的 “清洁工”,通过自身的充放电过程来平滑这些电压波动。当电压升高时,X 电容充电,储存多余的电能;当电压降低时,X 电容放电,释放储存的电能,从而使电源电压保持相对稳定。

此外,X 电容还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EMI)。它可以将火线和零线之间的高频干扰信号旁路掉,使这些干扰信号无法进入后续的电路,保护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免受干扰影响。例如,在一些对电磁兼容性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中,如手机、电脑等,如果没有 X 电容的有效抑制,设备之间的信号可能会相互干扰,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同时,X 电容还能消除火花电路,在电路开关瞬间,能够防止产生电火花,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分类及参数

X 电容按照耐压值的不同,主要分为 X1、X2、X3 三个子类。X1 电容耐高压大于 2.5kV,小于等于 4kV ;X2 电容耐高压小于等于 2.5kV,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 X 电容类型,在各种电子设备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X3 电容耐高压小于等于 1.2kV,由于其耐压较低,在实际应用中相对较少。

除了耐压值,X 电容还有其他重要参数。额定电压是指 X 电容能够长期稳定工作的最大电压,在选择 X 电容时,必须确保其额定电压高于电路中的实际工作电压,以防止电容因过电压而损坏。例如,在 220V 市电输入的电路中,通常会选择额定电压为 275V 或更高的 X 电容。电容值则决定了 X 电容存储电荷的能力,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电容值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电容值越大,对低频干扰的抑制效果越好,但同时也会增加电容的体积和成本。常见的 X 电容电容值范围在 0.01μF 到 0.47μF 之间。此外,电容误差也是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实际电容值与标称电容值之间的偏差,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如 ±5%、±10% 等,较小的电容误差能够保证电路性能的稳定性。

(四)应用场景

X 电容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电子电路。在电源电路中,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有效滤除电源中的差模干扰,为后续电路提供稳定的电源。在一些对电源纯净度要求较高的电路,如音频放大器电路中,如果电源中存在干扰信号,会在音频输出中产生杂音,影响音质。而 X 电容的加入,可以大大减少这种干扰,让我们听到更加纯净的声音。

在家用电器中,X 电容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空调、冰箱等大型家电的电源电路中,X 电容能够抑制电源电磁干扰,保护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免受干扰影响,确保家电的稳定运行。在电机驱动电路中,X 电容用于平滑电源电压波动,降低电机运行时的噪声和振动。电机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变化,容易对电源造成干扰,同时也会导致自身运行不稳定。X 电容的存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使电机运行更加平稳,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Y 电容:共模干扰的 “终结者”

图片

(一)定义与位置

Y 电容,是一种分别跨接在交流输入线 L-PE(火线 - 保护接地)和 N-PE(零线 - 保护接地)之间的电容 。因其独特的连接形状宛如英文字母 “Y”,故而得名。在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Y 电容通常成对出现,分别连接在火线与地线、零线与地线之间,静静地守护着电路的安全。它就像是电路中的 “卫士”,时刻准备抵御来自外界的干扰。

(二)工作原理

Y 电容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共模干扰。在电子电路中,共模干扰是一种常见的干扰形式,它会对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严重影响。共模干扰电流主要是由电源电路中的功率管对地的寄生电容、快速二极管对地的寄生电容,以及变压器的寄生电容和杂散电容所引起。当这些干扰信号出现时,Y 电容就会发挥作用,它能够将干扰信号旁路到地线,从而降低干扰对电路的影响。就像一个 “分流器”,把有害的干扰电流引导到安全的地方,确保电路能够稳定运行。

此外,Y 电容还具有电流补偿的作用。在负载变化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发生瞬间变化,这可能会导致电路工作不稳定。而 Y 电容能够敏锐地感知到这种变化,并及时补偿因负载改变而产生的瞬间电流,使电路工作在最理想的状态。例如,在一些对电流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电路中,如精密仪器的电源电路,Y 电容的电流补偿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保证仪器在不同负载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三)分类及参数

Y 电容按绝缘等级可分为 Y1、Y2、Y3、Y4 等类型。其中,Y1 电容属于双绝缘 Y 电容,额定电压≥250VAC ,耐高压大于 8kV,通常用于跨接一二次侧,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电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Y2 电容属于基本单绝缘 Y 电容,额定电压≥150VAC 且≤250VAC ,耐高压大于 5kV,主要用于跨接一次侧对地保护(即 FG 线),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 Y 电容类型;Y3 电容的相关标准已被替代,在实际应用中较少见;Y4 电容耐压小于 150V,耐高压大于 2.5kV ,适用于一些特定的低压电路。

除了绝缘等级和耐压值,Y 电容的电容值也是一个重要参数。由于涉及到漏电安全问题,Y 电容的值通常较小,一般在 1nF 到 4.7nF 之间,以确保不超过相关安全标准限定的地线允许泄漏值。例如,在一些家用电器中,为了满足安全标准,Y 电容的总容量一般都不能超过 4700pF,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漏电流,防止使用者触电,保障人身安全。

(四)应用场景

Y 电容在通信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手机、基站等通信设备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而 Y 电容能够抑制共模干扰,减少外界干扰对信号的影响,从而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比如,在手机的电源电路中,Y 电容可以滤除电源中的干扰信号,保证手机的各个模块能够稳定工作,让我们在通话、上网时能够享受到清晰、流畅的通信体验。

在仪器仪表领域,Y 电容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像示波器、万用表等精密仪器,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要求极高。Y 电容可以保护电路中的敏感元件免受干扰影响,确保仪器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种物理量。例如,在示波器的电源电路中,Y 电容能够有效抑制电源干扰,使示波器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被测信号的波形,为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家用电器中,Y 电容也随处可见。无论是空调、冰箱等大型家电,还是电视、微波炉等常用电器,Y 电容都用于抑制电源电磁干扰和共模干扰,保障家电的稳定运行。以空调为例,在其运行过程中,压缩机的频繁启动和停止会产生大量的电磁干扰,而 Y 电容可以有效地抑制这些干扰,防止它们对其他电器设备造成影响,同时也能保护空调内部的电路元件,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

X 电容与 Y 电容的深度对比

图片

(一)应用场景

X 电容主要用于抑制差模干扰,常见于跨接在交流输入线的火线和零线之间,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源电路、音频放大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等,以确保电路能够稳定运行,减少干扰对设备性能的影响。而 Y 电容则专注于抑制共模干扰,通常成对出现在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接口处,或者跨接在开关电源的初、次级地之间或次、次级地之间,在通信设备、仪器仪表以及各类家用电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和人身安全。

(二)安全等级

X 电容按照安全等级分为 X1、X2、X3。X1 耐高压大于 2.5kV,小于等于 4kV;X2 耐高压小于等于 2.5kV,是应用最广泛的类型;X3 耐高压小于等于 1.2kV,使用相对较少。Y 电容按安全等级分为 Y1、Y2、Y3、Y4。Y1 属于双绝缘 Y 电容,耐高压大于 8kV,额定电压≥250VAC ,常用于跨接一二次侧;Y2 属于基本单绝缘 Y 电容,耐高压大于 5kV,额定电压≥150VAC 且≤250VAC ,主要用于跨接一次侧对地保护;Y3 相关标准已被替代;Y4 耐压小于 150V,耐高压大于 2.5kV ,适用于特定低压电路。

(三)主要参数

在选择 X 电容和 Y 电容时,需要关注多个主要参数。安全等级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技术标准来确定的,如非特殊设备,一般多选用 X2 和 Y1 电容。额定电压方面,安规电容通常标称为 VAC,如 275VAC、305VAC、310VAC 等,表示其在标称额定电压下能够持续承受的交流电压,同时也有直流耐压指标,一般要求在标称直流电压下 5S 内无任何异常。

电容值的标称方式与其他电容相同,X 电容的电容值一般为 uF 级,常见范围在 0.01μF 到 0.47μF 之间;Y 电容的电容值一般为 nF 级,通常在 1nF 到 4.7nF 之间,且由于漏电安全问题,其总容量一般不能超过 4700pF。电容误差也是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安规电容电容误差有 ±5%(J)、±10%(K)、±20%(M),其中 ±10%(K)的应用更为广泛。

(四)认证标准

安规电容在出厂前都必须申请安全认证,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市场上大部分的安规电容,无论是 X 电容还是 Y 电容,都需要同时满足主要市场的安全认证标准。例如,中国的 CQC 认证,它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开展的自愿性产品认证业务之一,通过对产品的安全、性能等多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产品符合中国市场的相关要求。美国的 UL 认证,是美国保险商试验所对机电包括民用电器类产品颁发的安全保证标志,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认可度。欧盟的 ENEC 认证,是欧洲标准委员会针对电子电器设备安全的认证,其严格的标准保障了产品在欧盟市场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德国的 VDE 认证,作为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的认证标志,在电气产品领域具有权威性,体现了产品在电气安全和性能方面的高品质。韩国的 KC 认证,是韩国技术标准院对电子电气产品实施的强制性认证制度,确保产品符合韩国的安全和质量标准 。这些认证标准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都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确保安规电容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选型与维护:用好 X、Y 电容的关键

图片

(一)选型要点

在为电子设备选择合适的 X 电容和 Y 电容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关键因素。容值的选择至关重要,对于 X 电容,需根据电路对差模干扰的抑制需求来确定,一般来说,较大的容值能够提供更好的低频滤波效果,但也会增加电容的体积和成本,常见的 X 电容容值范围在 0.01μF 到 0.47μF 之间 。而 Y 电容的容值则主要依据安全标准和地线允许泄漏值来确定,由于涉及漏电安全问题,其值通常较小,一般在 1nF 到 4.7nF 之间,以确保不超过相关安全标准限定的地线允许泄漏值。

电压参数也是选型时不可忽视的要点。X 电容和 Y 电容都必须能够承受电路中的实际工作电压,并且要考虑一定的电压裕量,以应对电压波动和瞬态过电压的情况。例如,在 220V 市电输入的电路中,通常会选择额定电压为 275V 或更高的 X 电容和 Y 电容,以确保电容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品质和可靠性同样是选择 X、Y 电容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优质的电容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能够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在选择电容时,应优先选择知名品牌和质量可靠的产品,同时关注产品的认证情况,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行业规范。例如,通过了 CQC、UL、ENEC 等认证的电容,在质量和安全性上更有保障。

此外,对于 Y 电容,绝缘等级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参数。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安全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绝缘等级的 Y 电容。Y1 电容具有双绝缘特性,适用于需要更高安全性的场合,如跨接一二次侧;Y2 电容则具有基本单绝缘特性,适用于一般场合,如跨接一次侧对地保护。在选择时,必须严格按照电路的实际需求和安全标准来确定绝缘等级,以防止因绝缘不足而导致漏电等安全事故。

(二)维护与检查

定期对 X 电容和 Y 电容进行检查和维护,是确保电子设备稳定运行和安全使用的重要措施。外观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应定期查看电容的外观是否有膨胀、漏液、烧焦、开裂等异常现象。这些现象可能表明电容已经出现故障,需要及时更换。例如,如果发现 X 电容表面有明显的膨胀或漏液,说明电容内部可能已经发生了损坏,无法 正常工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更换。

性能测试也是维护 X、Y 电容的关键环节。使用专业的仪器,如电容表、LCR 表、耐压测试仪等,可以对电容的容值、损耗角正切、耐压值、绝缘电阻等参数进行精确测量。通过与电容的标称值进行对比,可以判断电容的性能是否正常。例如,使用电容表测量 X 电容的实际电容值,如果与标称值偏差较大,可能表明电容的性能已经下降,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更换。耐压测试则可以检测电容在高压下的绝缘性能,确保其在电路中能够安全工作。

在维护过程中,一旦发现 X 电容或 Y 电容存在故障或性能下降的现象,应及时更换新的电容。在更换电容时,要选择与原电容相同规格和参数的产品,以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同时,还需要对电路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检查,确保新更换的电容能够与其他元件协同工作,避免出现新的问题。例如,在更换 Y 电容后,需要检查电路的漏电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此外,还应注意电容的使用环境。避免电容在高温、潮湿、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下工作,这些环境因素可能会加速电容的老化和损坏,影响其性能和寿命。如果无法避免在恶劣环境下使用,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增加散热装置、防潮涂层、电磁屏蔽等,以延长电容的使用寿命。

总结与展望

图片

X 电容和 Y 电容作为安规电容的重要成员,在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保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各自独特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应用场景,使其成为电子电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小小的手机充电器到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X 电容和 Y 电容无处不在,默默守护着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者的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正朝着小型化、智能化、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对 X 电容和 Y 电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X 电容和 Y 电容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提升电容性能的关键。例如,采用纳米材料、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等新型材料,有望提高电容的能量密度、温度稳定性和绝缘性能,进一步缩小电容的体积,满足电子设备小型化的需求。同时,新的制造工艺和结构设计也将不断涌现,如多层结构设计、微纳加工技术等,这些技术将有助于提高电容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

在应用领域拓展方面,随着 5G 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X 电容和 Y 电容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在 5G 通信基站中,需要大量高性能的 X 电容和 Y 电容来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和设备的可靠运行;在物联网设备中,X 电容和 Y 电容可用于抑制电磁干扰,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顺畅;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中,X 电容和 Y 电容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以保障汽车的安全性能和稳定运行。

此外,随着全球对电子产品安全性和环保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X 电容和 Y 电容的安全标准和环保要求也将日益严格。未来的 X 电容和 Y 电容不仅要具备优异的电气性能,还需满足更高的安全标准和环保要求,如更低的漏电电流、更长的使用寿命、可回收利用等。这将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推动 X 电容和 Y 电容行业朝着更加安全、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X 电容和 Y 电容作为电子领域的关键元件,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电子设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未来,它们将继续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方面不断前行,以适应电子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来源:电磁兼容之家
振动电源电路电磁兼容汽车电力电子新能源通信电场电机材料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9-24
最近编辑:1小时前
电磁兼容之家
了解更多电磁兼容相关知识和资讯...
获赞 41粉丝 191文章 2318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EMC测试—军用电子设备试验标准!

近20年来,军用电子设备对电磁工作环境的兼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EMC不仅与温度、湿度、振动等平行成为评估军用设备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指标,而且对于一些军用电子设备来说,电磁兼容性是所有环境要求中最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在现代军用设备的电子化程度大大提高后,军用电子设备的功率谱和频率谱继续延伸到高端和低端,军用电子设备在海洋、陆地和空气平台上的安装密度也显著增加,导致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EMI)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要求军用电子设备具有规定的电磁兼容性已成为设备设计、生产和使用各方的共识。为了评估军用电子设备的EMC性能,几乎所有军用电子设备都需要通过国家军用标准规定的电磁兼容性试验。因此,近年来,军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标准和标准技术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其他环境条件的评估要求不同,电磁兼容性的检查不仅要评估设备对电磁环境的适应性,还要评估设备的存在是否会导致不利于容纳其他设备正常运行的电磁环境。因此,电磁兼容性试验是一种双向试验,测试设备(EUT)必须同时满足外部电磁干扰和非外部电磁干扰的标准。由于电磁信号可以通过电路传输和空间辐射产生效应,因此,为了使军用电子设备在电磁兼容性试验中达到标准,必须在设备的电子电气系统和机械结构系统中采取协调措施。这些因素决定了电磁兼容性试验比其他常规环境试验更复杂,更难达到标准。对于从事军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和测试的人员,除了掌握与设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必不可少的电磁学、电子学、电工学、材料科学和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熟悉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军事标准,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测试的物理含义和要求。围绕GJB151A.97标准的主要规定,结合十多年来从事电磁兼容性设计和试验的军用电子设备在各种安装平台上的实践,提供一些实用的技术和经验,有利于使试验项目达到标准。一、GJB151A197标准简介:GJB151A.97标准全称为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的电磁发射和敏感性要求,是我国军用电子、电气、机电等设备和分系统开发订购的国家军用标准,规定了军用设备必须满足的EMC要求。该标准经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批准,于1997年5月23日发布,自1997年12月1日起实施。GJB152A-97标准[2]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性测量,规定了GJB151A-97标准中测试指标的测量方法。GJB151A-97标准的前身是1986年发布的GJB151A-86标准。新标准参照国外军标(主要是美国军标MIL)修订了旧标准,对一些指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军用电子设备的EMC试验包括以下19项:传导发射CE10125Hz~10kHz电源线传导发射CE10210kHz~10mHz电源线CE10610kHz~40gHz天线端子传导发射传导发射CE107电源线尖峰信号(时域)CS10125Hz~50kHz电源线传导敏感性CS10315kHz~10gHz天线端子互调传导敏感性无用信号抑制CS10425Hz~20GHz天线端子的传导敏感性CS10525Hz~20GHz天线端子交调传导敏感性CS106电源线尖峰信号传输敏感性CS10950Hz~100kHz壳体电流传导敏感性传导敏感性注入CS11410kHz~400mHz电缆束脉冲激励传导敏感性注入CS115电缆束CS11610kHz~100mHz电缆及电源线阻尼正弦瞬变传导敏感性REIO125Hz~100kHz磁场辐射发射RE10210kHz~18gHz电场辐射发射RE10310kHz~40gHz天线谐波和乱真输出辐射发射RSIO125Hz~100kHz磁场辐射敏感性RS10310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性RS105瞬变电磁场辐射敏感性对于各种不同的军事安装平台,上述19项EMC试验并非全部必要。所谓的军事安装平台分为9类:水面船舶、潜艇、陆军飞机(包括航线安全设备)、海军飞机、空军飞机、空间系统(包括运载火箭)、陆军地面、海军地面和空军地面。在GJB151A-97标准中,规定了每个平台的适用性。对于需要EMC测试的军用电子设备,CE102.CSIO1.CS114.RE102.RS103通常是所有测试项目中最重要的项目。对于装载在船舶和飞机上的设备,通常需要CE101.CS115.CS116.RE101.RS101中的一些项目,以及上述5个项目,通常需要在7到9个项目之间进行测试,其余项目由订单单位根据相关规范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测试。二、军用电子设备的EMC特点及设计对策 与一般非军用电子设备或非电子军用设备相比,军用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具有以下特点。(1)安装密度高。考虑到战术技术,军用电子设备的安装非常紧凑,大量功能各异的军用电子设备密集在狭窄的空间内,使得设备间的电磁干扰问题尤为突出。(2)强弱信号共存。几乎所有种类的军用电子设备都必须同时处理各种不同强度的信号。强信号干扰外部设备,弱信号对外部干扰非常敏感。(3)频谱分布广泛。军用电子设备充分利用频率资源,占用从直流到微波的各个频带。雷达等部分设备在脉冲模式下工作,覆盖频率范围广,对周围设备造成强烈干扰。(4)共用电源和地线。各安装平台上的大量军用电子设备通常共用电源和备份电源。共用地线使电源耦合和地线耦合引起的相互干扰不容忽视。(5)设备机电结构旋转空间小。军用电子设备结构坚固,设备内部冗余空间小。如果EMC在设计后期得到加强,往往会与设备原有的机械结构或电气布局发生冲突,难以考虑各方面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标。由于上述特点,军用电子设备的EMC设计比普通电子设备更加复杂和困难,电磁兼容性试验更难达到标准。为了设计符合GJB151A.97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军用电子设备,首先要遵循一般EMC设计原则,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强EMC措施,特别是电源、底盘屏蔽、电路设计和接地质量。 2.1电源和EMC的关系在GJB151A.97标准中,CE101、CE102、CE107、CS101、CS106这5项是直接与电源有关的,CS114、CS115和CS116这3项与电源电缆有关,其余辐射发射和敏感度的项目间接与电源有关。因此可以说,军工电子设备的EMC设计,第1步要做好的就是设备电源的EMC设计。电源EMC设计的主要对策:(1)电源输入端的电磁屏蔽和电源线滤波。电源线一进入机箱就要直接连接到电源滤波器上,或者采用输入端兼做电源插座的电源滤波器。电源滤波器的安装很有讲究,滤波器的输出线要远离输入线,金属外壳要大面积接地。如果把进出滤波器的电源线捆扎在一起,这个滤波器就几乎等于没用。(2)使用隔离变压器。如果采用交流电源,在成本和安装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使用隔离变压器。最简单的隔离变压器是在初次级间有屏蔽隔离层的电源变压器,这种变压器能够起到安全防护、变压、隔离地线环流、提高共模干扰抑制能力等多种作用,而且其滤波特性能够和电源滤波器互补。(3)合理设计二次电源。设备的二次电源有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2种。虽然开关电源对外来干扰有一定的抑制能力,但不少开关电源对外的辐射发射和传导发射过大,致使在EMC试验时,能通过敏感度项目却通不过发射项目。因此,在低功耗电路中,如可不用开关电源就尽量不用,选用线性稳压器可避免产生对外干扰。 (4)电源的整体屏蔽。鉴于电源部分在电子设备EMC性能方面的重要性,还可以在屏蔽机箱内部把电源部分整体再屏蔽在另一个与其它部分隔离的空间内,形成对电源的整体屏蔽。 2.2 机箱电磁屏蔽机箱电磁屏蔽是防止空间电磁辐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在GJB151A.97标准中,RE101、RE102、RS101、RS103、RS105这5项与机箱的屏蔽直接有关,其余与电缆有关的项目也间接与机箱屏蔽有关,因为电缆是要通过机箱进出的。设计屏蔽机箱的几点原则:(1)保证屏蔽层的导电连续性。理论分析和EMC试验都证明,电磁屏蔽体上的细长缝隙将使屏蔽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机箱结构上的所有外部缝隙都要实现连续且有良好的导电接触。而对于直径小于屏蔽机箱厚度的小孔,一般不必担心影响EMC效果。(2)妥善处理机箱的各种开口。机箱开口主要用来安装开关、按钮、指示灯与显示屏等。开口较大时,如果难以在所安装器件的前面采取屏蔽措施,也要在器件的后面加装屏蔽层(后置屏蔽法),并对穿过屏蔽层的导线做滤波处理。(3)正确选择和安装机箱接插件,解决电缆屏蔽问题。进出机箱的线缆如处理不当,会减弱甚至失去机箱屏蔽效能。因此,连接至机箱插座的外部线缆可加外屏蔽层,并且线缆的外屏蔽层要和机箱的屏蔽层保持导电连续性。安装在机箱上的插座要选用符合军用标准的屏蔽型接插件。机箱上安装插座的接触面不能有漆膜或涂塑层等任何绝缘材料。(4)机箱散热最好采用自然风冷的方式,允许有一些小的散热孔。如果要安装散热风扇的话,需要在风扇外侧安装截止波导式屏蔽通风板。 2.3 电路设计中的EMC对策 电路EMC设计的基本原则已有许多文献述及,此处仅提一下几个实用的具体细节。(1)应用多层印制电路板和表面贴装元器件。具有电源层和地线层的4层以上印制电路板的EMC特性优于普通的单、双面印制电路板,在电路设计时应尽可能采用多层板。表面贴装元器件的等效电磁辐射面积显著小于插装式元器件,具有更好的EMC性能。所以多层电路板加表面贴装元器件的组合应当成为符合GJBI51A-97标准要求的印制电路板设计首选。(2)信号传感器的选用和传感信号放大器的设计。传感器一般安装在设备主机箱以外,因此,对主机箱采取的电磁屏蔽措施覆盖不到传感器。又由于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十分微弱,所以传感器经常成为电子设备中最易遭受外部电磁干扰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做RS101和RS103测试时。传感放大器有单端输入式和差分输入式之别。从理论上讲,理想的平衡输入差分放大器抑制共模干扰信号的能力很强,因此一般应采用这种输入方式。但当干扰信号大到一定程度时(如RS103试验时干扰场强最大可达200 V/m),可能导致有源差分放大器的工作范围脱离线性区,使共模抑制失效。实际试验的结果也表明,在严密屏蔽和良好接地的条件下,单端输入式的传感放大器抗干扰能力有时更胜一筹。因此,究竟选用哪种输入放大电路,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决定。(3)强化有源器件的高频旁路。按照GJB151A.97标准做RS103项目的试验时,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干扰信号为等幅波时,输出信号不受干扰;干扰信号为调幅波时,输出信号中就有了干扰。经分析,可能是调幅波干扰信号窜入电路后,由于有源器件的非线性响应产生了高频检波,从而造成干扰。为防止这种情况,强化对有源器件的高频旁路可起一些作用。 2.4 注重接地质量在电源、屏蔽和电路设计这3方面,都必须高度关注地线和接地质量问题。接地质量首先体现在要正确接地,即选择正确的接地点和接地方式;再则是要可靠接地,接地面积要大、接地线要粗而短、接地螺栓要安装紧固,以减小接地电阻。综上所述,对军工电子设备进行EMC设计时,设计重点依次是电源、屏蔽、电路,而对接地的设计考虑则自始至终贯穿于这3个方面。来源:电磁兼容之家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