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无人机干扰源怎么设计

2小时前浏览1

在反无人机生态里,高端装备(毫米波雷达、软件定义无线电、相控阵干扰)动辄百万。有没有简单的方式?——555+VCO 的就是最简单的一种。

无人机干扰原理 便携式无人机干扰仪_南京千里眼航空

一、555实现VCO扫频的核心原理

555在无稳态模式(Astable Mode)下,其输出频率由外部电阻和电容决定。若将控制电压(CV)引脚接入可变电压源,即可实现压控频率调制(VCO)

 555 恒流积分模型

无稳态 555 内部结构可简化为:

上比较器 2/3 Vcc,下比较器 1/3 Vcc          
当 Vc 触及 2/3 Vcc 瞬间内部放电管导通,形成回扫→ 周期锯齿完成。          
斜坡斜率 k = I/C 决定扫速;幅度固定 1/3 Vcc → 保证线性度 90 % 以上

 二、典型扫频设计方案(555 + 锯齿波)

主流用法是使用NE555产生锯齿波电压,驱动VCO的VT端(调谐电压端),从而实现扫频输出:

555定时器配置为锯齿波发生器

输出通过RC积分电路形成线性上升/下降的电压斜坡;

此斜坡电压接入VCO的调谐端(VT),控制其输出频率连续变化;

实现线性扫频或周期性扫频功能。

调节电位器可改变斜坡速率,即扫频速度。

三、扫频速度

斜坡斜率:          
k = I/C = (Vcc / R) / C          
扫频宽度:          
Δf = Kvco · ΔV = Kvco · (2/3 Vcc)

想宽一些?

减小 R (充电电阻): 增大充电电流I,提高锯齿波电压上升斜率k,从而提高扫频速度 (df/dt) 。但需注意 ,在固定的锯齿波周期内,斜率k增大意味着ΔV可能会减小(如果放电速率不变),反而可能减小扫频宽度Δf。要维持Δf不变或增大,在减小R的同时,可能需要调整锯齿波周期或放电参数。

选择更高 Kvco 的 VCO 器件: 直接有效增大扫频宽度Δf。

提高 Vcc: 理论上可以增大ΔV(因为ΔV通常基于Vcc的比例,如1/3 Vcc),从而增大Δf。但必须确保所有元件(555, VCO, 运放等)的额定电压满足要求,且功耗和散热可控。

    

四、VCO电路

VCO电路可以选择成品VCO,也可以自己搭建,主要电路就是LC谐振与放大器。LC谐振采用变容二极管的电压反偏实现对频率的调谐。

五、优缺点

优点

缺点

成本低,结构简单

频率精度和稳定性较差

易于调节扫频范围与速度

扫频线性度受RC参数影响

可与VCO模块直接接口

高频应用受限

六、总结

“干扰距离”: 接上功率放大器(PA)就可以扩大有效干扰距离。感兴趣可以自己打板试试对wifi的干扰。

 
 

来源:射频通信链
电路通信理论控制无人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9-24
最近编辑:2小时前
匹诺曹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粉丝 45文章 418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射频必掌握仪表-矢量网络分析仪

矢量网络分析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测量仪器,它既能测量单端口网络或两端口网络的各种参数幅值,又能测相位,矢量网络分析仪能用史密斯圆图显示测试数据。网络分析仪的使用背景做射频的都知道,所有的通信系统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非线性——信号失真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失真都是非线性效应引起的,但是线性系统也可能会引进失真。线性系统通过改变频谱分量的幅度和相位来改变经过系统的信号波形。无线性失真对于无线性失真传输,DUT的幅频响应必须是平坦的,并且相位必须是线性的。比如说方波(方波从频谱上看含有丰富的谐波)经过带通滤波器,带内对所选的频率衰减很小,同时相位是线性变化的。(图下图所示)如果方波经过一个全通滤波器,但是该滤波只对三次谐波的相位产生非线性反转,那么即使滤波器幅频响应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输出的幅频响应变了。输出出现了失真。 所以无线性失真传输,不仅要关注幅频响应的变化,也要关注相位的变化。非线性器件失真非线性器件引入失真,这个是射频工程师常见的现象——放大器。如果放大器进入饱和区,输出信号就会被销顶,输出的信号就不是正弦曲线。根据傅里叶级数展开,就会所产生谐波频率。无源器件在高功率输入下也会表现出非线性。 通信系统必须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传输的效率。为了实现高效率传输,器件之间必须呈现阻抗匹配,如果阻抗失配,传输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阻抗匹配的原则是共轭匹配,共轭匹配的前提是知道阻抗的实部和虚部,射频系统的有效传输就是器件之间的共轭匹配。总结在一个通信系统中,测量幅度很重要,测量相位也同样重要。无失真的线性传输系统需要同时关注幅度和相位的变化。同时为了系统的有效传出,必须要实现阻抗匹配,阻抗匹配需要测量复阻抗。适量网络分析仪就是为了分析系统的幅度、相位、匹配的一个仪器。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基础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基础是波的反射。电磁波也是一种波,波有反射、入射和透射。矢量网络分析仪准确测量入射、反射和传输的 能量。而表征波的入射、反射取决于阻抗。即射频入门基本大 法,史密斯圆图。复阻抗和反射系数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复阻抗可以映射到圆图上。功率最大传输的条件,就是阻抗共轭匹配。矢量网络分析仪测什么测波的反射矢量网络分析仪通过对参考通道R的入射波的测量。用A通道测量反射波,用B通道测量发射波。观测波中的幅度和相位的信息,可以量化被测器件的发射和传输特性。发射和传输可以表示为矢量。回波损耗(Return Loss):入射功率/反射功率, 为dB数值 反射系数(Г):反射电压/入射电压, 为标量 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n): 波腹电压/波节电压VSWR=(1+Г)/(1-Г) S11=20lg(Г) RL=-S11测量有源器件的传输特性测量群时延相位失真可以用另一个数据来表示——群时延。群时延表示的是信号通过系统的某频率处的相位(相移)对于频率的变化率。带信号经过媒质传输路径或设备中的线性元件时,其各个频谱分量的相速不同,元器件对各频谱分量的响应也不一样,这都会引起到达接收端的信号因各频率分量的相移或时延不同而产生相位关系的紊乱,即相位失真。群时延可以通过相位响应和频率的微分来计算。来源:射频通信链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