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迷上了科幻小说,尤其是涉及“时间旅行”这一子类型的作品。有一次,我阅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名20世纪的护士穿越到16世纪,用一条毒蛇的空心毒牙制作出现代注射器,从而挽救了许多士兵的生命。虽然现代皮下注射针头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被发明,但最早的“注射器”(不一定是皮下注射)却是在1650年基于帕斯卡定律诞生的。该定律指出,在密闭流体中,任何一点施加的压力都会无损失地传递到整个流体。
后来,我又了解到现代文明中另一个同样基于帕斯卡定律、也在悄然改变世界的关键装置。这就是活塞泵。它是一种往复泵,靠活塞的往复运动形成腔室:当泵体扩张时,腔室通过阀门吸入流体;当泵体压缩时,腔室通过另一阀门排出流体。注射器的推杆、洗手液按压头、水井手压泵、自行车打气筒……它们都遵循同一原理。由于结构简单,活塞泵已成为油气工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主要用于在开采与加工环节中以高压输送各类流体。作为“正排量”装置,它能产生极高压力,且适用流体范围极广,因此在油气领域备受青睐:水力压裂、酸化、钻井泥浆循环、缓蚀剂化学注入、流动保障、井口作业服务以及管道与处理厂的高压输运等作业,都离不开它的身影。
CONVERGE活塞泵速度场仿真结果
鉴于活塞泵在工业中的关键地位,找到合适的仿真工具可为这些“无处不在”的装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宝贵洞见。然而,活塞泵的数值模拟向来颇具挑战:活塞与阀片的高速往复带来复杂动边界,微小的阀片动力学又与宏观流场紧密耦合;更棘手的是空化——当局部压力低于液体饱和蒸汽压时,微小气泡成核、生长并瞬间溃灭,产生冲击波,诱发振动、剥蚀机件并持续降低效率。
CONVERGE正是针对此类难题而生的 CFD 利器。其求解器在每个时间步自动生成贴体网格,彻底省去繁琐的动网格建模;自适应网格加密(AMR)可在阀隙、活塞环等关键区域动态提高分辨率,却不显著增加整体计算量。流固耦合(FSI)模型可同步追踪活塞、阀片与流体的相互作用,精确预测压力脉动与流量曲线。此外,CONVERGE 内置多种空化模型与多相流算法,可捕捉气泡生成、溃灭及由此导致的压力尖峰,为寿命评估与降噪设计提供依据。
在本案例中,我们针对一台带平板阀(plate valve)的活塞泵进行瞬态仿真,并与实验数据¹对比验证。几何如图²所示,工作介质为水;柱塞的往复运动直接驱动流体。当柱塞到达下止点,泵进入吸液冲程;到达上止点则切换为排液冲程。
基于CONVERGE的双板阀活塞泵的系统级仿真研究
CONVERGE的流固耦合(FSI)模型完整捕捉了流体与板阀、泵腔、吸/排管路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采用双向耦合 FSI 方法,求解阀片在“流体载荷 + 吸入压力”与“弹簧力”平衡下的刚体运动。本研究将阀片简化为 1 自由度(1DOF)FSI 对象,仅允许沿 x 轴平移。FSI-spring 功能在固定壁面与刚性 FSI 对象(阀片)之间引入线性弹簧力,用户可指定刚度、阻尼、自由长度及预紧力,从而近似模拟真实螺旋弹簧特性。
其它关键模型与算法设置如下:
- 湍流模型:RNG k-ε 模型,有效处理泵内高雷诺数湍流。
- 空化模型:采用homogenous relaxation model(HRM模型),通过可调的凝结/蒸发时间尺度系数,描述液-汽两相质量交换向平衡态的松弛速率,准确预测质量流量与出口排量。
- 网格自适应:基于速度和孔隙率的 AMR 在阀隙、活塞顶等梯度剧烈区域动态加密;同时在阀片与活塞冠周围施加固定加密,保证局部精细解析,而其余区域保持粗网格以节省计算资源。
- 压力-速度耦合:采用 PISO(Pressure Implicit Splitting of Operators)迭代算法,循环求解直至满足用户设定的 PISO容差,确保可压缩流场中的压力-速度一致性。
结果验证表明,仿真得到的阀片升程与实验数据¹吻合良好;同时准确预测了泵的容积排量及可压缩性效应,为后续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CONVERGE预测了吸液阀与排液阀的升程曲线,其中吸液阀升程已与实验数据¹完成对比验证,吻合良好。
正如那支“脑洞大开”的毒蛇牙齿注射器一样,基于同一帕斯卡定律的活塞泵已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生命线”。结构简单却威力巨大的往复容积式原理,使其在油气领域扛起高压输送、化学注入、水力压裂等关键任务,即便面对多相流、空化等棘手难题仍游刃有余。本研究借助 CONVERGE 的 FSI 与多相流耦合技术,首次在仿真中同步解析“流体-阀片-弹簧”双向耦合与液-汽两相流动,为往复泵的阀隙空化、容积效率及压力脉动提供高保真预测。此类高级仿真将持续推动活塞泵设计向更高效、更可靠、更长寿命的方向迭代,让这项诞生于 17 世纪的经典技术,在 21 世纪的极端工况下依旧稳操胜券。
[1] Anciger, D., “Numerische Simulation der Fluid-Struktur-Interaktion fluidgesteuerter Ventile in oszillierenden Verdrängerpumpen.” Ph.D. thesis,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Munich, Germany, 2012.
[2] Deimel, C., et al. “Numerical 3D Simula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Valve Motion in a 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 with Resolution of the Cavitation-Induced Shock Dynamics.”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ICCFD8), ICCFD8-2014-0433, Chengdu, China, July 14-18, 2014. DOI: 10.13140/2.1.3443.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