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新宝马iX3搭载大圆柱电池

2小时前浏览2
新的宝马iX3来了!带着一个全新的时代纯粹的驾驶乐趣。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新世代车型在慕尼黑的IAA Mobility上展出。凭借全新的设计语言,第六代宝马eDrive技术,令人印象深刻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以及最先进的驾驶员定位,宝马全景iDrive,宝马iX3是卓越创新的先锋,这将在未来塑造该品牌的整个车型系列。

宝马iX3拉开了帷幕。新世代的第一款车型远不止是一款新的宝马车型。这款全电动运动活动车(SAV)预示着纯粹驾驶乐趣新时代的开始,并首次在街道上体验到这一点。在慕尼黑举行的IAA Mobility展示会上,人们第一次看到新世代(Neue Klasse),就看到了它在发展方面的飞跃。与之前的同名车型相比,新款宝马iX3给人的印象是,设计和技术已经跳过了一个完整的汽车时代。宝马iX3的新设计语言是对宝马原始和持久蓝图的非常现代的诠释:个性,永恒,并减少到品牌的本质。室内设计有一个整洁和减少的感觉,为数字体验提供了理想的舞台。

A blue BMW iX3 drives along a winding road surrounded by hills and trees.  

对于宝马集团来说,新款宝马iX3的推出也代表了电气化、数字化和循环化的一个里程碑,它首次为街道上的驾驶乐趣带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在查看第六代BMW eDrive技术提供的性能数据时,这一点尤为明显。全新宝马iX3的续航里程高达805公里(WLTP),峰值充电速率为400千瓦,为效率和续航能力树立了新的标准。宝马iX3 50 xDrive WLTP能耗合计:17.9 ~ 15.1千瓦时/百公里;WLTP二氧化碳排放量合计:0/公里;二氧化碳等级:A级;WLTP电动续航里程:679 ~ 805公里)由两台电动机驱动。它们的输出功率为345千瓦/469马力,最大扭矩为645牛米。宝马iX3 50 xDrive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仅需4.9秒,最高时速可达210公里/小时。

 

新世代还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充电体验。在800V直流快速充电站,用户可以在10分钟内为新款宝马iX3 50x Drive增加372公里的续航里程。这些价值背后的另一个因素是宝马iX3的新电子和软件架构。四台超级大脑高性能计算机使第一款新世代模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智能,更好地为未来做好准备。“欢乐之心”动力传动系统和驾驶动力学管理技术实现了无与伦比的操控动力和精度,而最新的自动驾驶系统则优化了人车共生互动。在WLTP循环中,根据ISO12906标准确定高功率充电10分钟后的充电距离。这和充电性能取决于汽车设备、电池的充电状态和条件、电池温度、个人驾驶情况、额外消费者的使用、环境温度和充电站的充电容量。

 

当你坐在新款宝马iX3的驾驶座上时,这一点尤其明显。在这里,新的宝马全景iDrive提升操作和驾驶员的关注,这是该品牌闻名到一个新的水平。数字功能与物理元素的平衡结合,革命性的显示和控制/操作概念,根据宝马传说中的“手在方向盘上,眼睛在路上”的原则,方便直观的操作。即使是宝马iX3的生产也具有前瞻性。德布勒森核电站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使用化石燃料。通过利用二次材料、可再生能源以及产品和工艺创新,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供应链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35%

新款宝马iX3将搭载第六代高压电池,目前宝马工厂内正在进行量产前的调试,让我们通过一组内部的照片来了解一下。

 

首先是电芯筛选,根据容量和内阻将一致性在规定范围内的电芯筛选到同一组,方便后续BMS调试。

图片包含 卡车, 自行车, 汽车, 男人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筛选好的电芯被传送带输送至成组工序,排列整齐后等待机械臂的搬运。  

 

排列好的电芯由人工运送至冷却板粘胶工序。  

图片包含 室内, 建筑, 人, 桌子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冷却板涂胶后与电芯粘接。  

 

冷却板和电芯成组后进行电芯 bus bar的激光焊接。

图片包含 室内, 建筑, 桌子, 男人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电池包下壳体放置工位。  

穿着蓝色衣服的男人在厨房里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Relay box  BMS 安装。

男人在船上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Relay box  BMS 壳体安装。

 

电池包装配完成。可以清晰看出宝马的第六代电池包与特斯拉(详情)和小米(详情)的结构相似,一层放置电芯,二层放置Relay box  BMS;而且电池包上盖集成了类似座椅支架的结构,猜测会是Cell to Body 的策略。

来源:小明来电
汽车电子焊接自动驾驶材料传动控制工厂装配电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9-18
最近编辑:2小时前
小明来电
硕士 新能源干货,尽在小明来电~
获赞 6粉丝 9文章 157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锂电池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 2

第二章主要介绍动力电池的生产流程。首先来认识一下电池包的基本结构,这张爆炸图清晰的展示了电池包的各个零部件的位置关系。从上到下依次是执行充放电策略并检测电池健康的电池管理系统,也称BMS;它一般由外壳和内部电路板组成,是保证电池正常工作的“大脑”。在BMS下方布置了电源管理系统,功能类似变电箱,通过保险丝/继电器等电子电气件保证电流和电压处于正常工作范围,并在必要时根据BMS的指令切断高压。再往下是电芯模组,它是提供能量的单元,通过铜排被串联起来,从而获得更高的电压,下一页会详细讲述模组的构造。模组的下方是电池包下壳体,用于承托和保护模组免受外部的碰撞,它是通过多个铝挤出型材焊接而成,是除了模组之外电池包中最重的部件。在下壳体的下面是冷却板,用于调节模组的温度,比如在电池快充时对电池降温,防止过热;或在冬天时加热电池,保证足够的输出功率驱动车辆。然后是最下面的底护板,通常选用钢板外加高分子涂层,用于保护电池在车里行驶时不被地面的石子刮伤。接下来是模组的结构介绍,如图,模组内部是一个个串联的方形电芯,是提供能量的最小单元,它们表面的蓝膜用于电绝缘和保护外壳。电芯的上面是电芯连接片,通常通过激光焊接与电芯的极柱连接,达到通电的目的。在两排连接片的中间,有一条柔性控制板,也叫FPCB,用于采集电芯的电压和温度数据,并将信息传递给BMS,这样电池管理系统就可以实时调整电池的充放电,保证车辆正常用电。在FPCB上方的是模组上盖,可以是铝制的冲压件,也可以是简单的绝缘膜。在模组的侧面和两端分别布置了侧板和端板,它们连接形成对电芯的束缚力,保证电芯在行车中的稳定。在模组端板外侧放置了电芯控制板,它会根据FPCB的数据对电芯做出简单的调整,类似一个小型的BMS,但是功能相对简单。让我们打开模组,进一步了解电芯的基本结构。首先在这个方形电芯的顶部有正负极的端柱,它们负责传输电子到外电路。与之相连的是内部卷芯的正极和负极集流体,即前面提到的铝箔和铜箔。在铜铝箔表面涂覆着正负极活性材料,正负极的中间被白色的隔离膜隔开,防止正负极短路,隔离膜的材料通常为PP或PE。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电芯的生产过程,大体分为3个流程,分别是极片生产、电芯装配和后工序。其中极片生产的第一步是材料搅拌,就是将正极或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并充分搅拌,然后得到粘度适中、可用于涂布的浆料。右图展示了搅拌过程中检查浆料粘度的步骤,一般需要取出一点样品做粘度测试,来判断搅拌工序的质量。搅拌之后是涂布工序,左上角说明了极片涂布的厚度方向剖面图,可以看到在铜铝箔的两面均涂有活性材料。左下图是涂布工序所需的设备,最开始铜铝箔经过施加一定张力的滚轮,得到平整的表面,然后浆料从涂布模具头部流出,附着在集流体上,然后随着滚轮进入长达六七十米的烘箱,最后得到干燥的极片。右图是实际涂布工序使用的设备,可以看到极片上方有一个探测器,用来测量涂布厚度,保证极片的厚度在设计范围内。涂布之后是冷压和分条,就是将极片在几十吨的压力下通过,从而得到一定压实密度的极片,保证活性材料与集流体的接触足够紧密,同时压缩极片的体积,提高能量密度。右侧是常见的冷压机器,极片经过冷压后表面会出现一定的光泽。分条的作用是将极片切割成需要的宽度,以满足后面的电芯装配需求。例如圆柱电芯的极片宽度通常在100mm以下,方形电芯的极片宽度通常在140mm以下,它们都是由电芯的高度决定的。前两类电芯通常采用卷绕结构,而软包电芯常用叠片结构,它的极片宽度通常受到模组长度的限制。下面一个工序是电芯装配,就是将裁切好的极片和隔离膜按顺序叠放,然后在设计好的张力范围卷绕一定的层数,获得相应的卷芯。我们可以看右下角的图,这是一个特斯拉model 3 标准版的电芯,它有2个卷芯,a图就是卷绕后的卷芯状态,然后b图展示的是2个卷芯的正负极极耳通过超声波焊接与电连接片焊接在一起,c图说明了电连接片通过激光焊接与电芯顶盖内部极柱的连接,然后在d和e图中将卷芯放入铝壳,并通过激光焊接对顶盖和铝壳的连接处实现密封,然后在顶盖上粘贴黑色的绝缘片,再将电解液注入电芯,这样电芯的装配就基本完成了。接下来电芯将进入化成工序,开始第一次充放电,这个过程中负极石墨的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膜,也叫SEI膜。SEI膜的形成有利有弊:既保证了电池的正常安全运行,但也增加了电池的电阻,并在形成时消耗锂,降低了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幸运的是,一旦SEI膜在第一次充电周期中形成,它就会保持相当稳定,并且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只会缓慢生长。即便如此,SEI生长仍被认为是导致电池老化的主要机制之一。在电芯化成过程中,容量数据也从充电器收集并记录下来,电芯之间的性能分布表明制造过程是否在控制之下。该过程帮助生产商更早识别缺陷电芯,降低了问题电芯流入客户的可能性。电芯的生产结束后会被运送到电池包车间进行模组和电池包的装配。首先将排列好的电芯通过激光焊接用bus bar连接起来,然后在上面安装FPCB,最后将模组端板/侧板以及上盖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完整的模组。电池包的组装逻辑与模组相似,除了模组之间的电连接、电池包壳体和冷却板的机械组装外,更重要的是BMS的调试,工程师需要检测电池的各个参数,确保BMS的功能正常,才可以完成产品下线。视频中的电池包来自宁德时代,与传统的模组设计不同,他们将模组结构取消,直接将电芯集成到电池包里,这样可以大大缩减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第二章的内容就介绍到这儿,未完待续~小明来电⚡为你充电,我们下期再见,拜拜~来源:小明来电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