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时,我手心直冒薄汗。HR指尖划过简历,在“期望薪资5k”处顿了两秒,继续往下翻,目光落在“技能”栏时突然坐直身体,眉头微拧:“你说‘熟练用HyperMesh网格划分’,能独立完成复杂模型前处理?”我点头:“做过汽车车架、发动机缸体的网格划分,还能处理接触设置和载荷施加。”“能保证网格质量?复杂曲面网格也能搞定?”她往前探了探身,随即朝里间大声喊:“李工!快来!这儿有个会用HyperMesh的!”
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敲键盘的手停了,翻文档的人抬起头,所有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片刻后,攥着分析报告的李工快步跑来,眼镜滑到鼻尖也没顾上推,抓过简历反复翻看:“真的会?不是只跟着教程练过吧?比如四面体网格,知道怎么控制单元质量吗?”我补充道:“还能用HyperMesh做简单的网格质量优化和模型简化。”
空气凝固了几秒,李工攥紧拳头,声音都有些发颤:“招了三个月HyperMesh工程师,终于碰到真会的!月薪20k,现在就能签合同!”
刚坐进工位,邻座同事就凑过来:“大神,我这复杂零件的网格总出现畸变,有解决技巧吗?”我随口答:“先用几何清理工具修复面缺陷,再用自动网格划分加手动调整,重点盯单元翘曲度和长宽比。”周围同事顿时抬头——有人赶紧记“几何清理”“单元翘曲度”,有人默默关掉了摸鱼网页,实习生还掏出手机录音。
没两天,部门群弹出紧急消息:客户的底盘部件强度分析卡壳,要求当天下班前完成模型前处理,否则会耽误后续仿真。群里一片哀嚎:“这么复杂的结构,光几何清理就得两天,网格划分至少三天!”“上次我加班到凌晨,才勉强弄完一半!”
我轻咳一声:“要不我试试?”办公室安静了两秒,随即爆发出掌声,连平时不爱说话的老陈都站了起来。只有资深工程师王工撇了撇嘴,冷笑一声:“年轻人别太狂,我上次处理传动轴模型,光接触设置就用了两天,你几小时连几何漏洞都找不全。”
我没接话,打开电脑:先用HyperMesh导入CAD模型做几何清理,修复缝隙和重叠面,再根据分析需求选择壳单元和实体单元组合划分网格,再创建材料,并赋予属性,检查模型质量,连接完整性,模型重量,最后设置约束和载荷,设置强度工况,在提交optistruct计算。三小时后,我把完整的前处理模型和分析报告发进群里。
群里安静了片刻,王工的头像率先跳动,只发了个“双手合十膜拜”的表情包。
中午去食堂,做了十年仿真分析的张工端着餐盘坐过来,叹气说:“以前做模型前处理全靠团队协作,改一次设计,光重新划分网格就得等一周。你们会HyperMesh的,半天就能出成果——以你这水平,该是你挑公司,不是公司挑你。”我笑了笑,低头继续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