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给大家分享一篇小编近期阅读的2区top综述文章。如果有故障诊断相关方向研究人员希望宣传自己研究成果,欢迎大家在公众 号后台与小编联系投稿,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故障诊断是当前工业设备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期推荐的这篇是迪肯大学博士研究生迪拉杰・纽帕内的文章,这篇文章聚焦数据驱动的机械故障诊断
,系统梳理了传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迁移学习等方法的应用,分析了多个机械故障数据集的特征与应用,探讨了数据稀缺、模型泛化性等挑战,并提出了数据集优化、算法改进等未来研究方向。其核心价值在于弥补现有研究在 RL (Reinforcement Learning:强化学习)应用、多源数据融合等方面的空白,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文章篇幅过长,小编将分三次为大家翻译介绍这篇论文,第一篇推文阐述 MFD(Machinery Fault Diagnosis:机器故障诊断) 重要性,指传统方法不足,数据驱动方案兴起;介绍故障诊断类别与维护策略,点明现有综述缺陷;说明本综述方法、分类体系;探讨机械故障数据,包含类型、增强技术、数据集三个方面;最后阐述传统数据驱动方法及各自优缺点。
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文章质量很高同时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引用。
论文题目: Data-driven machinery fault diagnosi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论文期刊:Neurocomputing
Doi:https://doi.org/10.1016/j.neucom.2025.129588
作者: Dhiraj Neupane(a), Mohamed Reda Bouadjenek(b), FaRichard Dazeley(c), Sunil Aryal(d)
论文时间: 2025年
机构:
a School of IT
b Deakin University
c WaurnPonds, Geelong, Victoria 3216
d Australia
作者简介:迪拉杰・纽帕内,系迪肯大学的博士生,专攻基于先进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故障检测。他拥有韩国昌原国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机械设备故障检测与信号处理,同时对计算机视觉和声纳信号处理抱有浓厚兴趣,已发表多篇高影响力论文。此外,还积极担任多家知名期刊的审稿人。(来源:ResearchGate)
在当今先进制造时代,尽早诊断机械故障以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随着现代工业过程日益复杂,传统的机械健康监测方法已难以提供高效性能。在工业大数据激增以及传感与计算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法的数据驱动式机械故障诊断解决方案已在制造应用中广泛应用。在工业应用中,及时、准确地识别故障机械信号至关重要,为此已提出诸多相关解决方案,并在早期文献中多有综述。尽管目前存在大量关于机械故障诊断的解决方案和综述,但是现有文献大多聚焦于特定设备类型或分析方法,导致其在广泛制造环境中的适用性受限。此外,关于实施数据驱动方法所面临挑战的讨论(例如处理噪声数据、选择合适特征、以及调整模型以适应新的或未知故障)往往流于表面或完全被忽略。因此,本综述对采用不同类型机器学习方法检测和诊断各类机械故障的文献进行了全面回顾,重点评述了其优势与局限性;梳理了用于预测分析的方法;详尽探讨了可用的机械故障数据集;向未来研究者介绍了应用这些方法进行故障诊断时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了缓解这些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同时,本文也指明了未来研究前景,以促进对该领域的深入理解。我们相信,本文将为研究人员提供帮助,并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数据驱动;深度学习;故障检测;联邦学习; 机械故障;机器学习 ;预测性维护;强化学习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机
1.3 文章结构
2 实施的方法论与开发的分类法论
3 机械设备故障数据(与分析)
3.1 数据类型与分析
3.2 数据增强
4 数据驱动方法
4.1 传统数据驱动方法
4.2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驱动方法
4.3 基于强化学习的故障诊断
4.4 基于迁移学习的故障诊断
4.5 其他方法
5 挑战
5.1 数据相关挑战
5.2 旋转机械面临的挑战
6.3 现有方法面临的挑战
5.4 应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面临的挑战
5.5 其他挑战
6 对未来研究者的建议
6.1 机械设备与数据集增强
6.2 算法开发
6.3 其他建议
7 未来展望
8 结论
注:小编能力有限,如有翻译不恰之处,请多多指正~
若想进一步拜读完整版,请下载原论文进行细读。
1.1 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这些设备往往在多样且严苛的环境中运行,例如高湿度、超负荷等工况。此类工况可能导致机械设备发生故障,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影响,包括高额的维护成本、生产效率下降、经济损失,有时甚至可能危及人身安全 [1]。因此,精准且及时地检测潜在的设备故障,并采取有效的维护策略,对于保障设备持续运行和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学术界和工业界均已认识到机械设备故障诊断(MFD:Machinery Fault Diagnosis) 的重要性,由此催生出多种适用于实际应用的诊断方法 [2]。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已成为工业发展和工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现代工业流程中关键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研究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通过创新性的不懈努力,开发了众多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策略。鉴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极端重要性,深入理解为应对设备健康监测(MHM:Machine Health Monitoring) 中各类挑战而发展出的不同故障诊断(FD:Fault Diagnosis) 技术,显得尤为关键。设备健康监测是一个持续评估设备整体状态的过程,旨在确保设备性能最优,并预防突发和频繁的故障。而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则是设备健康监测中更具针对性的一个方面,主要聚焦于设备内部故障的检测与诊断。在本综述中,我们将统一使用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 这一术语,以保持表述的一致性,并重点探讨故障的检测与诊断环节。
故障诊断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多个类别,如故障和异常检测、故障隔离、故障识别以及故障重构。故障检测(FDet:Fault Detection) 是故障诊断中首要且最基础的步骤,主要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故障。异常检测(AD:Anomaly Detection) 则是一种前瞻性方法,它能识别机械设备运行状态中的异常模式,作为预警系统在潜在故障发展为严重问题前将其捕捉。故障识别是根据故障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例如判断故障属于机械故障、电气故障还是与磨损相关的故障。故障重构,又称故障估计,是利用冗余性原理来估算故障幅度 [3]。如果说故障诊断侧重于识别和处理当前故障,那么故障预测则旨在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故障以及机械设备部件的剩余使用寿命(RUL:Remaining Useful Life)。预测方法对于在故障发生前规划维护活动至关重要,有助于减少停机时间和成本 [4]。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是故障预测的关键成果,它能估算出某个部件或系统在发生故障前还能正常运行多长时间。
为了有效利用故障诊断和预测所带来的见解,一套系统化的维护方法必不可少。维护策略大致可分为三类:预防性维护(PnM:Preventive Maintenance)、预测性维护(PdM:Predictive Maintenance) 和反应性维护(RM:Reactive Maintenance)[5]。预防性维护是指按固定周期进行检查和部件更换,以预防故障发生。尽管这种方式能有效减少突发故障,但有时可能会导致过度维护,从而不具备成本效益。反应性维护则是在故障发生后才采取措施。虽然反应性维护初期看似对资源的消耗较少,但往往会导致更高的维修成本、更长的停机时间,且突发故障可能带来安全风险 [6]。而预测性维护则是利用传感器数据和分析技术来预测设备何时需要维修,从而适时安排维护工作以预防故障。这种方法通过避免不必要的过早维修,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并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基于状态的维护(CbM: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与预测性维护类似,它依靠实时数据来确定最佳的维护时机。随着工业运营向工业4.0迈进,预测性维护因其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通过整合先进的传感器和实时数据分析,预测性维护(通常与基于状态的维护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稳健的策略,用于维护机械设备的健康状态和优化其性能。在本综述中,我们将重点关注预测性维护,并使用 “预测性维护” 这一术语来同时指代预测性维护和基于状态的维护。
随着机械设备故障诊断领域的不断发展,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图 1 展示了该领域已发表的文章,数据来源为 Scopus),当前的研究趋势和基础方法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现有的一些综述聚焦于机器学习(ML:Machine Learning) 和深度学习(DL:Deep Learning) 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但往往只是零散的总结,这使得人们对该领域的理解存在较大空白。尽管现有文献大多侧重于改进机器学习 / 深度学习模型,但目前已出现了一个显著的转变,即开始关注这些模型是如何学习和表征故障信息的。已有多项研究在这些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法,然而,文献中缺乏对这些特定领域以及这些方法得到改进的原因的概述。此外,一些综述论文往往只是对各类研究进行简要概述,缺乏深入探讨。这些综述通常对每篇文章只用一两句话进行介绍,可能无法让读者形成全面的理解。
图1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关键词 “Machinery Fault”;数据来源:Scopus)
本文作为一份全面的指南,旨在理解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在机械故障诊断领域的应用,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此外,本文阐述了当前智能MFD研究面临的挑战。智能MFD涉及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来诊断机器故障。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人工干预的需求,并能够自动检测机器的健康状态,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7]。值得注意的是,专门针对基于强化学习(RL: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MFD方法的综述论文非常稀缺。大多数现有的研究论文侧重于监督学习技术,并简要提及非监督/半监督方法,但并未深入探讨强化学习。我们这篇综述彻底填补了这一文献空白。本综述的一个关键显著特征是其对现有数据集的广泛覆盖。我们全面概述了超过30个数据集,包括详细说明其相关性、用途、引用次数、来源和数据类型的表格。此外,我们对一些数据集提供了建议并讨论了其面临的挑战。虽然大多数综述仅关注振动数据(这仍然是最常用的数据类型)[5],但我们的方法更为全面,涵盖了一系列状态监测技术,包括热成像、声学传感器数据、磨屑分析、油液分析以及电机电流特征分析(MCSA:Motor Current Signature Analysis)。我们涵盖了每种技术,其中一些进行了详细讨论,而另一些则较为简略。通过考虑更广泛的状态监测技术,我们旨在弥合文献综述中的空白,并提供对该领域的全面视角。简而言之,本综述旨在提供对当前和未来MFD趋势更详细、更全面的理解,弥合关于基于强化学习工作的文献综述空白,并提供对超越振动信号的各种状态监测技术的见解。
1.2 研究动机
近年来,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方法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综述变得至关重要。这类综述通过全面总结过往研究,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提供支持,为更深入的探索奠定基础。现有部分综述从不同角度总结了相关文献。Zhang 等人 [8]、Neupane 等人 [1]、Hoang 等人 [9]、Mushtaq 等人 [10]、Singh 等人 [11]、Tang 等人 [12]、Sunal 等人 [13]、Kumar 等人 [14]、AlShorman 等人 [15]、Helbing 等人 [16]、Stetco 等人 [17] 总结并概述了基于机器学习 / 深度学习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方法,但其研究对象仅限于特定部件或设备,如滚动轴承、齿轮、泵或感应电机。Soother 等人 [18] 和 Tang 等人 [19] 强调了数据处理在状态监测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现有的数据处理方法。此外,Zhang 等人 [20] 探讨了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小样本和不平衡数据问题,并提出了基于数据增强、分类器设计和特征学习的技术来缓解这些问题。类似地,Li 等人 [21]、Zheng 等人 [22]、Li 等人 [2]、Liu 等人 [23]、Hakim 等人 [24] 综述了迁移学习和领域适应在机械设备故障检测中的应用。Ruan 等人 [25] 和 Pan 等人 [26] 聚焦于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的方法,研究其在机器数据的增强、异常检测(AD:Anomaly Detection)及故障检测与分类中的应用。此外,Zhu 等人 [27] 综述了循环神经网络(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Yang 等人 [28] 和 Qian 等人 [29] 全面综述了基于自编码器(AE:Autoencoder)的方法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并指出了基于自编码器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前景;Tang 等人 [19] 和 Jiao 等人 [30] 则探讨了卷积神经网络(CNNs: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重点分析并总结了卷积神经网络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在撰写本文时,我们尚未发现任何专门针对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强化学习方法的综述。因此,本文将全面综述机械设备故障诊断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传统机器学习(TML:Traditional Machine Learning)、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联邦学习(FL:Federated Learning)、信号处理(SP:Signal-Processing)、异常检测方法、Transformer 模型以及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s:Physics Informed Neural Networks)。表1对比了本文与其他现有综述的差异。
表1 本文与其他关于MFD研究的综述进行比较
1.3 研究结构
本文的结构遵循为本文献综述制定的分类体系。第2节概述了为本研究制定的方法和分类体系。第3节讨论机械设备故障数据,包括对现有数据集的分析和总结。在第4节中,我们介绍数据驱动方法,涵盖传统方法和先进方法,并重点介绍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本节简要回顾了常规方法,并探讨了应用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和学习范式。第5、6、7节阐述了与机械设备故障数据集和用于故障检测的算法相关的挑战,提出了建议,并概述了机械设备故障诊断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本综述在第8节结束。此外,附录(附录A和附录B)分别包含缩写词及其全称的列表,以及对该领域中使用的大量数据集的简要介绍。
在本综述中,我们采用叙述性概述方法来综合机械设备故障诊断领域中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研究现状。我们的主要文献来源为谷歌学术和斯高帕斯数据库,在这些平台上,我们使用多种相关关键词进行了全面检索,包括机器故障,或机械设备故障,或齿轮故障,或轴承故障,或感应电机故障,或 风力发电机故障,或转子故障,或定子故障等,同时结合深度学习或机器学习。此外,我们还进行了针对性检索,将机械设备故障与具体的机器学习算法名称相结合(例如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以确保全面覆盖研究主题。同时,我们运用了滚雪球技术,即通过查阅已选文献的参考文献来识别更多相关研究。在为本综述筛选文献时,我们优先选择近期发表的论文,重点关注那些在机械设备故障检测领域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的期刊和会议。当遇到多个研究主题相似的文献时,我们将引用次数作为评估研究影响力和相关性的一个参考因素。另外,在数据集检索方面,我们通过已选文献中提供的参考文献来定位数据来源,同时还进行了关键词检索(例如齿轮故障数据集、轴承故障数据集等),以查找可公开获取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相关数据集。
为了通过先进学习方法全面呈现对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理解,我们构建了一个分类体系,作为本综述论文的结构基础。该分类体系旨在引导读者系统地了解该领域的各个方面。这一分类体系首先从探索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机器学习的核心背景入手,随后引导读者详细考察各类先进学习技术及其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实际应用。此外,它还涵盖了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现有数据集以及构建数据采集试验平台的实用建议等关键领域。该分类体系的可视化展示见图2。在图中,主题根据本综述的覆盖深度进行分类:深绿色阴影的主题为深入覆盖内容,提供了全面的解释和见解;浅绿色阴影的主题为部分覆盖内容,呈现中等详细程度;而仅简要提及的主题则无阴影标注。
图2 为本文献综述开发的分类法
数据是所有数据驱动方法的基础要素,这些方法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数据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从初始数据集中筛选合适的目标数据,对于提高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高质量的数据集能使模型有效学习并泛化与各种工况或故障相关的潜在模式和特征。本节将探讨数据在故障分析中的重要性、先进学习算法对大型数据集的处理能力,以及数据增强等缓解数据稀缺问题的策略。此外,我们还将介绍该领域中常用于评估和预测机械设备状态的多种数据类型。附录B提供了这些分析中所用现有数据集的全面概述(见左下角阅读原文),表2则总结了这些数据集的关键特征。
表2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研究中数据集及使用这些数据集的相关文献汇总
3.1 数据类型与分析
设备健康监测中的预测性维护分析依赖于从机器及其设备收集的各种类型数据,以预测潜在故障并优化维护工作。预测性维护中使用的主要数据类型包括振动与声发射数据、材料数据(磨损与磨粒、油样)、电气数据(电流、相位)、图像数据(热成像图),以及其他类型数据,如温度、转速、扭矩等。这些数据类型大多为时间序列数据,其收集、分析和解读遵循相似的路径。首先,传感器的准确放置至关重要。传感器应安装在靠近信号源的位置,以有效捕捉相关信息。此外,稳固安装也必不可少,这能最大限度减少可能影响数据质量的干扰或噪声。其次,数据的收集与采集由多种采集设备完成 —— 从独立式系统到基于智能手机的系统 —— 设备的选择依据包括机械的复杂程度、便携性需求、测量精度和预算等标准。确保所选设备具备足够的采样率、分辨率和动态范围,对于精确捕捉各类时间序列数据而言至关重要。下一步是数据分析,即运用各种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识别潜在的机械设备故障。常用方法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时频分析。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以及基于物理的方法(如有限元分析和转子动力学)也会被采用。统计方法(如计算标准差、均值、峰度和偏度)与数据驱动方法结合使用,以增强故障检测和诊断效果。这些分析的最终目标是准确检测和分类故障、对故障进行定位或隔离,并估算机械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图3展示了这一过程。
图3 使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机械故障诊断的通用框架
振动数据是最常采集和分析的数据类型,在所有预测性维护方法中占比近四分之三,这是因为它能有效检测各类机械设备故障 [33]。其他分析方法包括磨粒分析、油液分析、声发射(AcE:Acoustic Emission)分析、热成像(或红外热成像)以及电机电流信号分析。
振动分析:振动分析是一种非侵入式方法,对故障早期阶段较为敏感 [33]。机器会发出随状态变化而改变的振动信号,这些信号包含诊断信息。加速度计等传感器捕捉到这些信号后,通过分析可实现对不平衡、不对中、轴承问题等故障的检测与诊断,还能用于预测剩余使用寿命。在振动分析中,传感器的准确布置、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是关键步骤 [162]。
磨粒分析:该技术通过检测机械设备磨损产生的颗粒来识别故障。通过分析磨粒的化学成分、尺寸、颜色和形状,可确定摩擦、切削、疲劳等磨损机制 [151]。磨粒的收集方法包括使用磁性塞、过滤器和离心分离,分析技术则有铁谱分析、光谱分析和颗粒计数等。磨粒分析在检测齿轮和轴承的早期故障方面效果显著,但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专用设备以及对机械设备运行的深入了解。
油液分析:油液分析用于检测机械设备中的磨损迹象或污染物。通过定期对油液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其粘度、酸度、颗粒计数、元素组成等特性,从而识别潜在故障。油液分析在发动机、齿轮箱和液压系统中应用广泛,将其与振动分析等其他方法相结合,可全面了解机械设备的健康状态 [163]。
声发射分析:声发射分析用于检测由缺陷或磨损产生的高频声波。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的声发射传感器会捕捉相关信号,经处理后提取信息。声发射分析在旋转机械和结构中应用广泛,通过声波模式识别缺陷 [164]。
热成像:热成像技术利用红外相机捕捉温度分布,以此指示潜在故障。红外相机会检测物体发射的辐射,生成反映温度变化的图像。通过分析这些图像,可识别电气系统、电机、齿轮箱、轴承和绝缘材料中的热点或异常情况 [165]。
电机电流信号分析:电机电流信号分析通过对电机绕组中的电流信号进行分析来监测电动机,可检测轴承、转子和定子等部件的故障。通过对信号频谱的分析,能够识别运行状态中的异常,从而助力故障诊断和维护优化 [166]。
3.2 数据增强
由于故障的稀有性和数据采集的高昂成本,获取用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全面数据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往往导致数据集规模有限且存在偏差 [167]。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采用了数据增强、迁移学习等多种技术,以提升数据集的多样性并改善模型性能。数据增强通过在时域或频域对现有数据进行变换来生成新样本,能有效防止过拟合并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168]。另一方面,第 4.4 节将介绍的迁移学习(TL:Transfer Learning)则利用相关领域的知识。此外,鼓励研究人员之间开展合作与数据共享,以推动稳健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模型的开发 [48]。这些方法有助于克服数据稀缺和不平衡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数据驱动的故障分类方法的准确性。表3详细列出了采用这些技术的相关研究。
表3 机械故障诊断中使用的数据增强技术
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根据发展进程,预测性维护技术大致可分为基于物理模型(PM:Physical Model)[190]、基于专家系统(ES:Expert System)、基于信号处理[191]、基于机器学习[7] 以及它们的混合方法 [23]。然而,为本文献综述之目的,我们将其划分为两个不同类别:(i)传统数据驱动方法,包括基于物理模型、基于专家系统、基于信号处理和基于传统机器学习(TML:Traditional Machine Learning)的方法;(ii)先进数据驱动方法,包括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迁移学习与领域自适应(DA:Domain Adaptation)以及混合方法。
4.1 传统数据驱动方法
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依赖于系统的数学模型或解析模型,这就如同掌握了机器的设计蓝图。其核心任务是通过利用各种可测量信号之间的关联性,识别流程、执行器和传感器中的缺陷 [192]。但在实际应用中,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存在效率低、灵活性差的问题,原因如下:(i)这类方法需要对机器的运行机理有深入理解;(ii)对于在嘈杂环境中运行的现代复杂机械设备,构建精确的物理系统模型难度极大;(iii)它们无法实时更新数据。
基于专家系统的方法:同样地,通过基于专家系统的方法进行机械设备故障诊断(MFD:Machinery Fault Diagnosis),其核心是利用专家级知识实现诊断过程的自动化。这些系统采用多种推理方法,包括基于规则的推理、基于模糊逻辑的推理、基于神经网络的推理以及基于案例的推理 [7]。尽管这类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它们严重依赖专家知识,而专家知识不仅难以获取,也难以清晰表达;此外,这些方法缺乏自学习能力,这限制了其知识库的扩展和更新。
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此外,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旨在从收集到的信号中提取相关信息,以识别机器中的潜在故障。这些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信号滤波和去噪方法,有助于突出机器故障状态的特征 [193]。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s)[194]、小波变换(WT:Wavelet Transforms)[195]、小波包变换(WPT:Wavelet Packet Transform)[80]、经验模态分解(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196]、希尔伯特 - 黄变换(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197]、倒频谱分析 [198]、包络分析 [199]、变分模态分解 [200] 等。使用这些技术可以达到一定的准确率,但存在以下局限性:(i)这些方法难以处理复杂、非线性或非平稳的信号源;(ii)耗时较长;(iii)对潜在故障的预测能力有限;(iv)通常需要具备数学基础和深厚的技术知识,才能进行特征提取并理解不同频率成分的意义。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方法: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起初,在 21 世纪初,这些算法主要用于故障状态的分类或识别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与信号处理方法相结合,最终还被整合到更深层次的网络中,形成集成网络。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常用的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包括人工神经网络(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决策树与随机森林(DT & RF:Decision Tree and Random Forest)、K 近邻(KNN:K-Nearest Neighbor)、朴素贝叶斯分类器(NBC:Naive Bayes Classifier)、隐马尔可夫模型(HMM:Hidden Markov Model)、K 均值聚类、C 均值聚类、主成分分析 [201]、回归分析 [202] 等。表4列出了一些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领域应用传统机器学习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这些算法的一般优缺点。
表4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总结及其各自优缺点
注:第二次推文将介绍先进数据驱动方法,详解 DL(CNN、RNN 等)、RL、TL 在 MFD 的应用,DL 各模型处理不同数据与任务,RL 用于分类和架构搜索,TL 缓解数据与域差异问题,还提及异常检测等其他助力 MFD 的方法。
编辑:赵栓栓
校核:李正平、陈凯歌、曹希铭、赵学功、白亮、任超、海洋、陈宇航、陈莹洁、Tina、王金、赵诚、肖鑫鑫
该文资料搜集自网络,仅用作学术分享,不做商业用途,若侵权,后台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来源:故障诊断与python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