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分享一个概念:复利效应
01
—
02
—
03
—
投资核心能力:
持续学习、深度思考、刻意练习关键技能。知识技能的复利是个人价值的基石。
永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学到的技能,尽可能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
我在工作中做流体和系统分析得心应手后,就主动和领导申请多做结构仿真的项目,把流体仿真需求分发给其他同事。
在结构,流体,系统分析都掌握了之后,趁着有同事离职的机会,把他遗留下的电磁仿真项目接起来,这样顺势也学会了电磁仿真。
因此,我才能实现一个人独立完成公司产品所涉及的全部类型的仿真需求。在我每次有那么一点想要离开的时候,被公司挽留。
前段时间,我在小红书上面更新笔记记录我在学机械设计的过程,是因为部门又走了好几个设计同事,我又顺势接了一个设计项目。
但是最近我发现,这个设计项目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复利价值,接手2个月来就做了几个改图纸的工作,甚至图面尺寸都没动,只是改了图框,新建了料号,我在学会了建模软件和发布图纸的一整套流程后,也就再没兴趣做了。
打造知识体系:
整理、连接、内化所学,构建可复用、迭代的个人知识库。系统化知识产生持久价值。
比如,我在做了几年的流体和结构分析后开始学习电磁仿真的时候,对于磁感线的理解和磁通量的理解就是基于对流体仿真中的流线和流量的概念,融汇贯通后,学习效率明显更高。
守护身心健康:
坚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健康是享受一切复利成果的根本,好习惯本身也产生复利。
这一点,我做得不好,我没有养成很规律的运动习惯,你们不要学我。
积累信用与影响力:
真诚待人、分享价值、建立可靠声誉。信任和影响力随时间增值。
在工作的这几年中,曾经帮助出走的同事做过几个小项目,可能也是因为曾经在一起工作的时候,给他们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吧。
这一点也在逐步积累中。
04
—
1.建立参数化模型库与模板:
将验证过的常用部件、材料、边界条件、分析流程模板化、参数化。
复利价值在于可快速搭建模型且可靠复用。在新项目启动时效率倍增,保证模型的基础质量,避免重复劳动。积累越丰富,效益越显著。
2.实现仿真流程自动化:
编写脚本自动化前处理(几何/网格)、求解设置、结果提取、报告生成等环节。
复利价值在于释放人力,聚焦分析。可以节省大量的重复操作时间,保证流程一致性与结果的可重现性,将精力投入更高价值的工程判断和优化。
3.沉淀领域知识与工程判断力:
深入理解物理原理、产品功能、失效模式,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对标,积累工程经验。在每次做项目的时候多想想why ,多问问自己how。
复利价值在于深度洞察,精准高效。提升仿真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解读的准确性、建议的价值度,显著减少无效仿真,提高工作质量和话语权。
4.维护“黄金案例”库与最佳实践:
详细记录经过严格验证的代表性成功案例及其关键设置、经验教训。这个也是我记录在公众 号里的一个原因,有几篇文章是因为当时做的时候翻过车所以想记录下来免得自己下次再犯。
复利价值在于知识传承。为新项目提供可靠参考和基准,加速自己能力提升,保障仿真结果的可信度。
5.推动仿真前置与赋能设计:
主动参与早期设计,利用参数化模型和自动化快速评估方案。
复利价值在于早期介入,价值倍增。在低成本阶段优化设计,提升产品性能,确立仿真在研发流程中的核心地位,创造更大影响力。
这也是浸润在设计团队中的仿真工程师的好处之一,可以与设计工程师无缝对接,实现早期参与设计和推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