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振动三兄弟:位移、速度、加速度,到底该看哪一个?

2小时前浏览2
在振动信号分析中时,工程师最怕的不是机器响,而是领导问:“到底看哪个数?”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指标一字之差,却可能让诊断结论南辕北辙。今天,我们用一篇推文把以下是不同参数的应用场景及选择原则一次讲清,让你以后选参数不再纠结。

1. 振动位移

适用场景:
低频振动(<10Hz)
如大型转子、桥梁、建筑结构的振动监测,因其能直接反映振动的幅值和设备的变形情况
低速设备(转速<1000RPM):
例如大型风机或泵,位移参数可有效评估机械间隙或变形
关注机械变形或应力:
如建筑结构在地震或风振下的稳定性评估
特点:
单位通常为微米(μm)或毫米(mm),常用峰峰值(P-P值)表示,突出最大变形量

2. 振动速度

适用场景
中频振动(10Hz–1kHz):
如电机、风机、压缩机等旋转机械,速度能综合反映振动能量和频率,适用于中速设备(1000–60000RPM)
故障诊断:
如轴承早期磨损、转子不平衡等,速度有效值(RMS)表征振动烈度,与疲劳破坏直接相关
ISO标准推荐:
速度有效值是国际通用的振动评价指标,尤其适用于工业设备的整体状态评估
特点:
单位通常为毫米每秒(mm/s),有效值反映能量平均值,避免峰值的瞬时性影响

3. 振动加速度

适用场景
高频振动(>1kHz):
如齿轮啮合、轴承故障、高速电机等,加速度对高频冲击敏感
冲击力监测:
例如滚动轴承损伤或齿轮箱故障,加速度峰值反映瞬时冲击力大小
 瞬态振动分析:
如内燃机或往复机械的高频振动特征捕捉
特点:
单位通常为米每二次方秒(m/s²)或重力加速度(g),常用峰值表示

4. 选择原则总结

频率优先
低频选位移,中频选速度,高频选加速度
监测目的:
关注变形或应力选位移;关注能量或疲劳选速度;关注冲击或高频故障选加速度
设备类型:
低速设备(如大型风机)侧重位移;高速设备(如电机主轴)侧重加速度;中速旋转机械(如泵)常用速度

5. 实际应用注意事项

复合参数联合测量:某些场景需同时测量多个参数(如齿轮箱需加速度和速度)以全面诊断
传感器选择:位移常用电涡流传感器,速度用磁电式传感器,加速度用压电式传感器
误差控制:加速度积分得速度或位移时,高频噪声可能被放大,需谨慎处理
通过合理选择参数,可更精准地识别设备状态,例如风电主轴承的高频冲击用加速度,而汽轮机叶片断裂则通过速度突变诊断。

6.一句话总结

位移、速度、加速度,
不是谁比谁好,而是“谁更适合”。
把频率-设备-目的三维坐标对齐,
你就能让数据开口说话,而不是让机器先“罢 工”。

图片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等,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若您认为文中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若有涉及版权等请告知,将及时修订删除,谢谢大家的关注



来源:汽车NVH云讲堂
振动疲劳断裂旋转机械通用建筑电机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29
最近编辑:2小时前
吕老师
硕士 28年汽车行业从业经验,深耕悬置...
获赞 309粉丝 784文章 1542课程 16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