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通过气氛调控实现O3型钠阴离子氧化还原正极材料的合成 | 通过PWmat发论文

5天前浏览15


研究背景


对更高能量密度先进电池化学体系的探索亟需开发新材料,而这一过程与合成科学密切相关。尽管O3型钠氧阴离子氧化还原正极作为高容量材料展现出潜力,但其发展因缺乏对合成机制的理解而严重受阻。

本研究通过同步多种原位表征技术监测固-气组分变化,阐明了大气条件(尤其是氧气含量)在该类材料合成中的关键作用。以O3-Na[Li₁/₃Mn₂/₃]O₂体系为模型,我们发现低氧环境是必要条件,且反应随多次吸氧-释氧过程呈现高度复杂性,伴随多种中间体生成。这一行为与Na-Mn-O和Li-Mn-O三元体系中较不显著的氧动态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Na-Li-Mn-O体系的独特反应机制。

基于此,进一步采用动态可控气氛方法调控氧气浓度,成功合成了Ti取代的NaLi₁/₃Mn₂/₃₋ₓTiₓO₂材料,其容量均超过190 mAh g⁻¹,其中一个样本首周放电容量可达204.3 mAh/g(PWmat证实其热力学稳定性,并通过实验验证氧分压对反应路径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气氛条件对氧化物正极材料合成的重要性,这些发现为开发新型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材料提供了重要指导。文章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8/s41467-025-57665-1

 



PWmat在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PWmat在本研究中不仅是理论验证的工具,更是实验设计的指导核心,PWmat验证了目标材料的热力学稳定性,还量化了氧分压对反应路径的影响,为实验设计(如DCA方法)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通过PWmat“计算引导实验”的策略,显著提高了合成效率,并深化了对复杂固相反应机制的理解。该工作展示了国产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PWmat在“计算驱动材料合成”中的实用性,为后续钠电/锂电高通量正极的开发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框架,更有望进一步拓展至其他多金属氧化物体系(如Na-Fe-Mn-O、Li-Co-Mn-O等)的合成优化。



计算材料的热力学稳定性

评估不同Na/Li比例的NaₓLi₁₋ₓMn₀.₅O₁.₅的混合焓(mixing enthalpy),以确定最稳定的化学计量比。PWmat采用GGA+U的方法(考虑强关联效应的Mn 3d电子)和NCPP-SG15-PBE赝势,通过k点采样和共轭梯度优化,发现Na[Li₁/₃Mn₂/₃]O₂(x=0.75)的混合焓最低(图中b),与实验合成的目标相吻合。

 

煅烧气氛的优化研究



预测氧分压对反应能的影响

计算不同氧分压下,中间体转化为目标产物的形成能。结合公式:量化氧分压对反应驱动力(ΔG)的影响。结果证明低氧环境(1-2% O₂)可降低形成能,指导实验选择动态控制气氛(DCA),DCA方法也为钠离子电池高通量正极材料的合成提供了普适性策略。



辅助解释实验现象

通过PWmat计算Na₃MnO₄的电子结构,验证其高Mn价态(>+4)特性。随后通过能量分析,说明惰性气氛下的分解倾向(图中d)。

 

氧含量调控效应研究


PWmat与实验的结合,最终揭示了“先氧化后还原”的动态反应机制(图中e)。

 

合成过程的原位追踪研究



支持Ti取代材料的优化

通过PWmat进行晶格优化以及形成能计算,预测Ti⁴⁺(0.605 Å)取代Mn⁴⁺(0.53 Å)引起的晶格膨胀(图中b),评估Ti掺杂对阴离子氧化还原可逆性的影响(如抑制Jahn-Teller效应)。

 

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   END  /

来源:龙讯旷腾
化学半导体电子UM理论材料分子动力学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29
最近编辑:5天前
龙讯旷腾
Q-CAD材料研发软件领跑者
获赞 60粉丝 24文章 77课程 6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