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上有点忙,有段时间没更新了。。。接下来将继续为大家分享结构力学仿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在结构力学仿真中,有两个超级重要的概念——“应力”与“应变”。当我们使用不同的材料模型时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应力与应变量,例如与超弹性材料模型相关的第一应力不变量 、与金属塑性相关的等效应力等。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特别清楚其概念,或者没有把这些量与 Abaqus 中的输出变量关联起来。这一系列文章我将介绍应力与应变的基础知识以及它们与 Abaqus 输出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今天,我们先聊聊“应力”的概念。
应力是一种隐藏在物体内部的力的分布情况,是外力作用下物体内的力“如何分布”的一种表现。比如,你用力压一块橡皮,或者用手拉一根橡皮筋,橡皮筋的内部会产生“应力”。虽然你看不到它,但它确实存在。应力可以看作是物体在应对外力时的一种“内部反应”。
为了理解这件事,我们先来认识两种跟“力”有关的基本概念:体力和面力。体力是指作用在“整个物体”的力,比如物体的自重、惯性力、电磁力等。面力则是作用在物体的“表面”上。例如,水的压力、风对窗户的冲击力、物体之间的接触力。
现在回到本文的核心——应力。简单来说,应力就像是在物体内部的“面力”。也就是说,应力作用在物体内部的任意截面上,而不仅仅是表面。可以想象,当你把橡皮筋拉伸时,在橡皮筋的任何一个截面上,它内部的那些分子都在相互拉扯,这些截面上的“力的大小”看作是应力。我们用 表示:
式中: 为物体内部 截面上围绕 点的面元; 为该面元所受内力的合力矢量,当 →0 (即面元趋于一点)时,即可得到物体内 截面上过 点的应力,单位为 。
应力一般可以在截面上的法向与切向进行分解,分别表示为正应力矢量 和切应力矢量
现实中的物体是三维的,物体内部的“应力”在每个方向、每个截面上都不完全相同。例如,同样是拉橡皮筋,我们可以找到以下不同方向的“截面”:
垂直于拉力方向的横截面;
与拉力方向呈倾斜角度的斜截面;
沿橡皮筋长度的纵截面,等等。
如果我们想要完整描述一个点的“应力状态”,就得列出这个点上所有方向和截面的应力大小与分布,但显然这是不可行的。为了方便记录复杂的应力关系,我们通常用一个叫“应力张量”的东西来处理应力。
2.1 张量表示
”应力张量“,名字很学术,但其实只是一个“矩阵”形式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用带“方向”的符号记录应力大小。
假设我们以物体内某点 为中心,取一个正六面体微小单元,如上图所示。它各个面的法线方向与三个坐标轴平行,那么每个平面上都会受到一个正应力和两个切应力的作用。例如前侧表面上:正应力为 ,切应力为 和 。
类似地,其他表面上的应力也可以如此定义。在总共六个表面上包含有:
3个正应力: , ,
6个切应力: , , , , ,
我们把这些应力组成一个矩阵,大概是这样的形式:
这个矩阵叫“应力张量”,它能很好地描述不同方向上的应力状态。
由切应力互等定理:
有
因此,某点
2.2 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
现在我们关注一个问题:已知物体内任意一点
它可以使用通过该点的外法线
其中,
总结来说:
应力是指物体内部的力分布,用于描述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内部某一点的响应状态。
某一点的应力状态可以通过“应力张量”来表示,该张量由 6 个独立的应力分量组成,能够完整描述该点的应力情况。
来源:仿真技术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