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试验:评估接头的塑性与内部质量
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未熔合、夹渣、微裂纹等内部缺陷,或因工艺不当导致接头塑性下降(如焊缝过烧、热影响区淬硬)。这些问题难以通过外观检查发现,但会显著影响接头的抗变形能力。
弯曲试验(分面弯、背弯、侧弯)通过将接头弯曲至规定角度(如180°),使焊缝及热影响区承受较大塑性变形,核心目的是:
暴露内部缺陷:若存在未熔合、裂纹等,弯曲时缺陷处会因应力集中而开裂;
验证塑性:若接头塑性不足(如热影响区脆化),弯曲时会出现脆性断裂,表明其无法承受工况中的变形(如温度变化导致的热胀冷缩)。
NB/T 47014-2023 表10如下:
NB/T 47016-2023 表1如下:
评估焊接接头的塑性,核心是为了确保其在服役过程中能够承受塑性变形而不发生断裂,这对于压力容器等承压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具体原因可从以下几个关键角度理解:
压力容器在服役时,会因内部压力波动、温度变化(热胀冷缩)、外部载荷(如管道推力、设备自重)等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例如:
高温容器的焊缝可能因长期热应力产生缓慢的蠕变变形;
低温容器在启停过程中,焊缝与母材的膨胀系数差异可能导致局部拉伸变形;
压力波动时,容器壁(包括焊缝)会承受周期性的拉伸/压缩应变。
若焊接接头塑性不足(如延伸率低、脆性大),这些变形会在接头处集中,导致应力超过材料的断裂极限,直接引发开裂。
焊接接头不可避免可能存在微小缺陷(如未熔合、夹渣、微裂纹),这些缺陷在受力时会成为应力集中点。
塑性好的接头在受力时,会通过自身变形“分散”应力,使缺陷尖端的应力集中程度降低,延缓甚至阻止缺陷的快速扩展;
若塑性差(如焊缝过烧导致脆化、热影响区淬硬),缺陷尖端的应力无法通过变形释放,会直接导致缺陷瞬间扩展为宏观裂纹,引发突发断裂(无预兆的脆性失效)。
因此,塑性是接头“容错性”的重要指标——即使存在微小缺陷,足够的塑性也能为设备争取检修时间,避免灾难性事故。
压力容器在制造、安装阶段,焊接接头可能需要承受额外的塑性变形操作,例如:
管道与容器的组焊可能需要对焊缝附近区域进行局部弯曲调整;
现场安装时,因装配误差可能需要对焊接接头施加一定的强制变形以完成对接。
若接头塑性不足,这些制造/安装过程中的变形会直接导致焊缝开裂,造成返工甚至报废。
塑性与韧性(抗脆断能力)密切相关:塑性好的材料通常具有更高的韧性,而塑性差的材料往往表现为脆性。
GB/T 150.4-2024中9.1.3条内容
在低温、冲击载荷(如设备振动、突然升压)等严苛工况下,塑性不足的接头会因无法通过变形吸收能量,直接发生脆性断裂(断裂前无明显塑性变形,难以预警)。评估塑性可间接验证接头的“抗脆断储备能力”,与冲击试验(直接测韧性)形成互补。
对于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塑性是其“抗变形、容缺陷、耐工况”的核心性能之一。它确保接头既能适应服役中的正常变形,又能在存在微小缺陷或承受复杂载荷时不发生突发断裂,是保障设备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指标——这也是GB/T150.4通过弯曲试验等手段强制评估接头塑性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