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行业资讯—「AI在CAE、EDA、CAD领域的应用进展」

1天前浏览8


一.      

AI+CAE仿真:智能驱动效率提升    


   

   

   

   

CAE主要用于工程领域的设计分析、优化和仿真,AI技术的引入显著提升了仿真效率、精度和自动化水平。以下是最新进展:

1、自动化参数优化与模型修正
  • 技术进展:AI算法(如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被集成到CAE软件中,用于自动优化仿真参数和修正模型。稀疏注意力机制(NSA)减少冗余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加速50-100倍。
  • 应用案例:
  • NVIDIA的Omniverse Blueprint(2024年11月发布)支持实时虚拟风洞,允许用户在航空、汽车、能源等行业创建具有实时互动性的数字孪生,显著缩短开发周期。
  • DeepSeek-R1通过GRPO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仿真参数自主优化,在航空部件轻量化案例中,迭代次数从50次降至10次,耗时从72小时缩短至8小时,质量减轻12%。
  • 航空发动机叶片优化:DeepSeek与Abaqus耦合将68小时流程压缩至9小时
  • 电机噪声抑制:结合声学仿真与遗传算法,噪声降低8dB。
2、AI驱动的仿真效率提升
  • 技术进展:Altair等公司利用AI与高性能计算(HPC)结合,通过改进算法预测设计效果,显著提高仿真效率。例如,Altair的仿真软件通过AI嵌入式设计,优化了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设计流程。
  • 应用案例:AI在结构分析、流体动力学和电磁分析中加速网格划分和计算过程,支持多行业标准格式的数据交换。
  • 趋势:AI与云端计算结合,推动CAE软件向云端化和用户可定制化方向发展,降低计算成本。
3、多物理场耦合与数字孪生
  • 技术进展:AI技术支持多体、多态、多物理场耦合仿真,通过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复杂系统的性能预测。例如,AI在数字孪生中实现实时监控和优化,提升了制造和维护效率。
  • 应用案例:航空航天领域利用AI驱动的CAE软件优化飞机部件设计,减少物理测试成本;材料微观-宏观特性映射(如碳纤维复合材料),提升多尺度仿真精度。

  • 挑战:数据隐私、模型复杂性以及AI算法的鲁棒性仍需进一步突破。  


     

二.      

AI+EDA设计:全流程自动化升级    


   

   

   

   

EDA是芯片设计的核心工具,AI的引入正在改变设计、验证和优化的传统流程,推动智能化设计(EDI)发展。

1、AI优化设计参数与流程
  • 技术进展:AI通过快速分析大规模数据,优化芯片设计的功耗、性能和面积(PPA)。Cadence的Cerebrus工具(2021年发布)利用强化学习引擎,实现10倍生产效率提升和20% PPA改进;其后续工具Optimality(2022年发布)进一步将设计优化速度提升至100倍。
  • 应用案例:
    • 新思科技(Synopsys)利用AI在两天内完成传统方法需一个月的设计参数探索任务,显著缩短芯片设计周期。
    • 中科鉴芯“剑穹”平台通过微调开源大模型,实现RTL代码自动生成,正确率显著高于传统套壳工具。
    • 复鹄科技AnaSage系统一键生成模拟芯片版图,布局偏差≤5%,消除设计返工。
  • 趋势:数据驱动的EDA算法结合大语言模型(LLMs),如NVIDIA的ChipNeMo,优化软件生成和设计流程。
2、AI在物理设计与验证中的应用
  • 技术进展:深度学习赋能物理设计自动化,从建模到布局优化。例如,AI算法用于静态时序分析(STA)、逻辑综合和布局布线,显著提高设计精度。
  • 应用案例:
    • 全芯智造的AVC智能缺陷识别系统通过AI实现高精度图像识别和缺陷分类,提升半导体制造效率。
    • AnaSage-Porting工具将芯片工艺迁移时间从3个月压缩至1个月,90%版图无需改动。
    • CASDFT工具集支持扫描压缩、测试点插入等DFT功能,提升故障覆盖率。
  • 优势:AI减少了手动调整的复杂性,特别是在复杂SoC模块设计中,应对10^25次方的设计解空间。

3、挑战与未来方向
    • 挑战:国内EDA行业面临海外巨头垄断(Synopsys、Cadence等占全球70%以上市场)、人才短缺(中国仅7500名EDA从业者,全球6万)及数据封闭问题。

    • 趋势:数据驱动的国产EDA算法研发,结合大模型技术,探索开源数据生态以突破技术壁垒。

三.      

AI+CAD设计:智能重构工程范式    


   

   

   

CAD用于产品设计和建模,AI技术的融入正在推动建模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1、智能化建模与自然语言交互
  • 技术进展:微软亚洲研究院的FlexCAD、CADFusion和CAD-Editor通过大语言模型(LLMs)实现统一建模框架、视觉反馈和自然语言编辑功能。例如,CAD-Editor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修改复杂CAD模型,显著降低操作门槛。
  • 应用案例:SolidWorks集成的CADAI Assistant通过AI自动化重复设计任务,将项目周期从数周缩短至数天。
  • 优势:提升建模效率,让非专业用户也能参与设计,专注于创意而非复杂操作。
2、图形识别与数据提取
  • 元图CAD的深度学习引擎秒级识别图纸构件(如门窗、管道),工程量统计效率提升80%。
  • OCR技术转换扫描图纸为可编辑文本,准确率99%,保障老旧图纸数字化。
3、逆向工程与渲染优化
  • 点云智能建模:3D点云分割算法实现高精度逆向重建,支持复杂曲面拟合。
  • AI渲染:扩散模型将效果图生成时间从数小时压缩至分钟级。
四.      

共性趋势与未来展望    


   

   

   
1、共性技术趋势
  • 大语言模型(LLMs)与多模态AI:LLMs在CAE、EDA和CAD中均展现出强大潜力,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多模态数据(图像、文本、几何数据)优化设计流程。
  • 强化学习与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用于自动化参数优化,深度学习提升复杂系统建模精度。
  • 云端化与数据驱动:云端计算结合AI算法降低成本,支持数据驱动的设计优化。
2、行业挑战
  • 数据壁垒:数据封闭限制了AI算法的训练和优化,需推动行业数据共享。
  • 人才短缺:尤其在EDA领域,国内高端人才匮乏,需加强专业教育和跨界培养。
  • 技术壁垒:海外巨头在技术积累和市场占有率上优势明显,国内企业需加速创新。
3、未来展望
  • 智能化与自动化:AI将进一步推动CAE、EDA、CAD的全流程自动化,降低专业门槛。
  • 跨领域融合:AI技术将促进CAE、EDA、CAD的集成,形成设计-仿真-制造的一体化平台。
  • 国产化突破: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驱动下,国内企业在EDA和CAD领域有望实现技术赶超,尤其在AI赋能的细分市场。
五.      

总结    


   

   

   

AI技术在CAE、EDA和CAD领域的应用正在重塑工业设计和制造流程:

  • CAE:AI提升仿真效率,支持多物理场耦合和数字孪生,加速航空、汽车等行业的产品开发。

  • EDA:AI优化芯片设计流程,显著提升PPA和生产效率,国产EDA在政策支持下加速发展。

  • CAD:AI推动智能化建模和云端协作,降低设计门槛,激发创意潜力。

来源:IFD优飞迪
HPCAbaqus复合材料化学二次开发半导体航空航天汽车电子SolidWorks芯片云计算LMS声学参数优化SYNOPSYSCadence多尺度渲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15
最近编辑:1天前
优飞迪科技
赋能新仿真,创优新设计
获赞 313粉丝 315文章 422课程 4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