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演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驱动产业从“规模红利”向“创新红利”跃迁。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性战略技术,正以颠覆性创新重构全球工业体系;而创新驱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已成为大国竞争的关键赛道。工程仿真,作为这场变革的核心工具与方法论,正经历着与人工智能的深度交融,驱动着复杂工程系统的创新设计与优化。 然而,所有创新的根基,都离不开强大算力的支撑! 无论是宏观系统的模拟还是微观尺度的优化,工程仿真正是一场“算力的极限奔跑”。
宁夏,依托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核心节点的区位与能源优势,打造国家级“双中心”(算力枢纽+互联网交换中心),成为支撑这场极限奔跑的关键“动力引擎”,为全国输送绿色算力底座。 本次总决赛落地银川,正是仿真技术前沿探索与宁夏强大算力、开放生态深度融合的典范实践!
大赛以实战竞技为核心,要求选手从建模、算法开发到系统优化全程自主完成,锤炼“问题抽象-模型构建-场景落地”的全链条能力,培育工程仿真卓越工程师。决赛作品将在宁夏提供的坚实算力平台上生根发芽,展现人工智能与仿真融合的创新力量。
主题一: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 “十五五”规划将人工智能作为核心战略技术,被定位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核心引擎
工程仿真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工业创新的核心载体与验证平台。主题聚焦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工程仿真,从而提升其精度、效率与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赋能的突破性应用,将在各工业领域驱动研发与生产模式的革新,为工业智能化提供坚实的底层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主题二: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 “十五五”时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位于首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https://www.cet.com.cn/ycpd/xwk/10196943.shtml)
工程仿真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战略性载体。主题聚焦于工程仿真为创新提供“虚拟试验场”,以“创新为根本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战略要求。以工程仿真降低试错成本,以智能迭代加速知识进化,最终驱动技术、流程与产业模式的系统性变革。
现场竞技作答要求
(1)参赛队伍任选主题涵盖或涉及的内容,进行工程仿真创新作品设计;
(2)参赛队伍可提前准备模型参数及载荷数据,编写UDF,整理需要的素材内容,携带电子或纸质的参考资料入场。在答辩环节汇报时,需要向评审专家说明赛前准备部分和现场实际操作部分。
(3)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需从建模开始操作;
(4)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可使用软件、公式等工具,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及数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比赛;
(5)参赛队伍需保存作品PPT、作品文件,大赛统一提供U盘作为作品提交方式。比赛结束,队伍将PPT保存到大赛提供U盘中,报告文件名称统一命名为“队伍编号 答辩场次 决赛PPT报告”,12点比赛结束统一收集。
答辩要求
(1)答辩环节:职工组、研究生组队伍决赛答辩时间为15分钟,其中前10分钟为决赛作品展示讲解,后5分钟为专家提问解答;本科组、高职组队伍决赛答辩时间为12分钟,其中前8分钟为决赛作品展示讲解,后4分钟为专家提问解答。答辩主持人在汇报环节还剩3分钟时举牌提醒。
(2)答辩PPT不允许出现任何参赛队伍成员姓名、学校、单位等信息。
附:2025第五届工程仿真大赛决赛PPT模板 v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