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干货 |设计复杂的机电系统,多学科设计优化如何帮助解决自动化行业的主要挑战

7小时前浏览2

ABB集团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其产品和系统几乎涵盖了发电和工业过程控制市场的每个领域。ABB研发中心的8,500名工程师和科学家每年投资14亿美元,致力于满足自动化行业对降低能耗,提高可靠性和性能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此处所示的设计项目突出了ABB集团如何利用基于优化的开发来处理电子和软件组件所带来的复杂性。从最早的概念阶段考虑系统相互依赖性对于有效战略至关重要,该战略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性能,满足可靠性需求并减轻其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案列一
     


基于优化工具实现TRX工业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开发

行业挑战
工业机器人是包含硬件和越来越多的软件组件的复杂系统。必须仔细规划子系统设计(变速箱,电机,传感器和制动器)以及机器接口,安全集成,现场总线,PCBA,电源和驱动模块等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确保最佳性能。多年来,成本压力使机器人成为物理规格的商品。在众多设计挑战中,对更轻的部件的需求导致刚度降低,使得控制问题更加复杂。此外,许多第三方接口需要集成符合软件、电气和机械质量标准的产品。


ABB经验

对于TRX工业机器人系统(ABB的旗舰机器人系统),工程师考虑了18个设计变量(代表齿轮扭矩、电机扭矩和电机速度)以及modeFRONTIER中的目标和约束,实现12%的节能,仅通过改变软件组件。“我们手动优化了这款机器人30年,它是最常用的机器人之一。通过modeFRONTIER,我们能够确定一种新设计,无需额外成本,通过仅更改软件配置,可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节省12%的能源。显然,这是无法手工完成的事情,您需要一台优化软件才能完成。“ABB全球研发经理Wappling博士说。


图1:不断变化的复杂性机电一体化设计



modeFRONTIER带来的价值
“管理机电一体化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模拟包含越来越多的系统而不仅仅是组件,机械、电子和软件的影响都需要考虑。”Wappling继续说道。技术与不断发展的研发需求保持同步,为设计人员提供灵活的环境,处理复杂系统分析和增强的各个步骤。如机器人示例所示,在仿真框架中插入虚拟控制模型使设计人员能够应用优化方法,校准软件并识别零成本解决方案。


图2:基于modeFRONTIER搭建硬件在环(HIL)工作流程


案列二
     

中压重合器多目标优化
挑战
中压重合器作为一个重要的电网保护装置,它连接不同的电网源,提高网络/电网的可靠性,并使架空线路的自我修复和自动重新配置方案的实施成为可能。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中压电网变得双向。因此,相关的开关设备必须确保保护较新类型的电力系统以及新类型的负载。因此,中压重合器的最佳设计非常重要,以实现出色的开关能力。
中压重合器的开关能力可受各种参数的影响,例如负责打开和关闭装置的致动能量。因此,为了最大化重合器的寿命,必须建立尤其与致动能量相关的优化控制。多目标优化的目标是确定用于关闭和打开操作的最佳致动能量控制策略。


图3:最大化重合器寿命的行程曲线的最佳控制方案


解决方案
ABB研发团队建立了一个两步优化框架,通过最初在电磁执行器上工作并直接优化有限元模型(FEM)来结合能效约束。然后通过硬件在环(HIL)优化过程进行物理校准,完成数值模拟步骤,确保整个系统达到所需的性能。
在第一次迭代期间,modeFRONTIER通过识别电磁系统可能的最佳配置,同时满足设计边界条件所施加的约束,帮助改进FEM模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创建的参数化FEM模型连接到Matlab LiveLink,以便自动引导所有设计更改并按顺序控制两个模型,并在modeFRONTIER中利用Matlab的直接集成节点创建流程。在第二步中,研发团队选择对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其中modeFRONTIER与仿真模型和硬件相结合,以进一步增强开关特性。HIL框架为整个重合器系统启用了调查环境。
由于这种方法,优化可以应用于使用CompactRIO / LabVIEW实现的控制方案:在运行一次完全关闭 - 打开操作后,数据被传输到Matlab进行后期处理,并重新插入循环以进行下一次运行。由于减少超程和回程对于产品的使用寿命非常重要,使用modeFRONTIER驱动HIL系统(DOE基于第一个优化步骤的选定参数来生成),研发科学家确定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案,可显着延长产品寿命。ABB公司的Octavian Craciun高级科学家表示,“已确定的控制方案可使超行程和后行程减少50%,从而显着改善生命周期”。

来源:艾迪捷
ACTComsol电源电力电子MATLAB电机机器人控制LabVIEW电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29
最近编辑:7小时前
艾迪捷
MBD CAE解决方案专家
获赞 2粉丝 1文章 11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ANSYS仿真助力物联网和大数据时代“高速互联通信通道设计”挑战!

为支持物联网和大数据要求的海量数据传输,需要使用100千兆位以太网等高速网络技术。这给设备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板上高速通信通道目前正朝着25-28Gb/s和更高速度发展,几乎是一年前先进水平的两倍。随着数据速率增大,位周期(为发送每一位分配的时间)已经缩小到不足40皮秒。这显著低于位从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所用的时间。印刷电路板(PCB)材料引起的插入损耗随频率增大,造成通道上因物理损耗和反射导致的眼图闭合(减弱的信号)概率增大。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可靠的链路极具挑战性,即便在不考虑成本和上市速度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但是在今天成本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制造商无法承担使用独特高端材料和组件的成本,除了在绝对必要的情况下。 高速互联设计挑战传统方法通常让设计人员对一些问题心存疑虑 :设计是否能在所有可能的条件下保持功能和鲁棒性、是否选择了成本更昂贵的电路板材料、是否需要使用带状传输线或微带传输 线来满足设计规范等。依靠构建物理测试原型来评估仅仅一种设计方法时,就要耗费超过 10万美元的成本和数月时间开发。在如此之高的信号传输速率下,基本上无法进行任何水 平的设计、验证与测试(DVT)。在电路板上开展测量的区域会导致眼图闭合,因为测试不能在传输线末端进行,需要深入封装和器件内部。如果设计人员只能猜测重新设计所需的变 更,那么整个高成本的周期会重新开始,并很有可能需要重复。由于无法在时间和成本约束下开发出鲁棒性设计,数家小型网络设备创业公司已关门歇业。仿真技术与这种猜测和经验法则方法有着鲜明相比,它把信心和科学带入工程过程。在设计阶段早期或甚至在开发周期后期,通过时域和频域仿真的结合,能够让工程师最深刻地了解某个接口或通道是否是可靠的。例如,可能时域仿真给出的眼图说明该通道工作正常,但频域提示有意料之外的缺口。通过仿真检查构成系统通道的每一个电路元件,有可能发现设计的哪一个方面(通孔、太靠近接地面的差分对、组件布局问题或材料问题)出现了问题。100千兆位以太网网络产品Interconnect Engineering是一家服务于创业企业到财富 500 强企业的独立咨询公司。Interconnect Engineering的客户之一是一家生产多种100千兆位以太网网络产品的网络设备供应商。某特定设计在一个球栅阵列(BGA)和一个四通道小型可插拔(QSFP)光学模块之间 双向运行四个通道结合的 28Gb/s 链路。由于该客户设计所支持的物理布局难以满足供应商提出的指南和约束要求,设计涉及的风险在增大。为避免公司反复进行一系列电路板设计, 造成数十万美元的成本和数月的开发时间,该供应商要求 Interconnect Engineering 在构建原型之前仿真该设计。虽然Interconnect Engineering公司一直使用和支持ANSYS 电子设计工具,但此项目让该公司有机会使用到全新推出的ANSYS Electronics Desktop。该工具在这个应用上体现的重大优势是它能够节省在时域和频域中分析设计所需要的时间。Electronics Desktop集成了EM工具、电路/系统仿真、ECAD链路和合规性报告功能。这种新技术为ANSYS HFSS、HFSS 3D Layout、 HFSS-IE、Q3D Extractor和HFSS Planar EM 电路和系统仿真等设计类型提供了统一桌面。用户能够利用电磁仿真和电路仿真之间拖放式动态链接,将 HF/SI 分析插入到并存的项目中,从而简化问题设置和提供可靠性能。在统一的图形化用户界面中工作,而无需在多个不同的程序间来回切换,可以避免从一个程序向另一个程序导出数据。例如用户使用简单的导入功能就能够把 S 参数单元或 IBIS-AMI 模型插入到电路仿真中。总而言之,Electronics Desktop为求解复杂问题提供了明显的效率改善和易用性。 频域仿真在本项目中,该网络设备提供商为Interconnect Engineering提供了 Allegro.brd文件格式的PCB设计。工程师把数据库导入到 ANSYS Electronics Desktop,使用剪切子设计功能抽取相关通道,然后选择从半导体器件到光学模块的迹线。工程师随即根据组件规范创建端口激励,然后为半导体器件设置焊球模型和迹线的表面粗糙度模型,以增强保真度和精确性。然后工程师使用 ANSYS HFSS 运行频域仿真,为每一次迭代生成 S 参数结果。仿真在多台 24 核计算机上运行大约三天时间,因为求解器要剖分网格的面积很大。该网络供应商利用仿真技术节省了数十万美元的成本和数月的开发时间。工程师修改了通孔和反焊盘结构,重新布置了 PCB 层,以解决部分潜在问题。工程师随后又经过多次迭代,直至设计满足插入损耗 (IL)和回波损耗(RL)规范要求。Interconnect Engineering的工程师考查了多种电路板替代材料并找到能够合理地满足插入损耗(IL)和回波 损耗(RL)规范的最低成本材料。总体而言,Interconnect Engineering 既找到了可放心删除以节省制造成本的地方,也找到了需要增加投入的地方,比如确保鲁棒性设计所需的背面钻孔。时域仿真同时还需要用于 BGA 接口器件和光学接收器模块的 IBIS-AMI 模型。这些模型都已导入到 ANSYS Electronics Desktop 中。工程师随后使用频域中产生的完整通道的多个四端口 S 参数模型的一个实例,创建电路仿真环境,从而开展时域仿真。眼图显示一个通道中存在问题,因此工程师重新配置了包括预加重、均衡、 输出幅度、过程案例和电压设置等发射器和接收器设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眼图的开口。仿真完成后,眼图体现的误码率优于 1 x 10-12(低于 一万亿分之一),说明该通道符合时域要求。最后工程师检查频域,确保根据时域仿真做出的设计变更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整个项目用了大约四个星期完成。在这段时间内,Interconnect Engineering 研究了数十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该公司建议的设计能提供充足的正裕量,确保该通道能够在任何可预测的条件下工作,同时让实际的 制造成本保持在低水平上。该网络设备供应商根据仿真结果构建了原型, 其正如预期的一样工作。利用仿真技术得出的最终结果让网络供应商节省了数十万美元的成本和数月的开发时间。此外,网络设备供应商还得以把制造成本控制在或接近于可能的最低水平上,而且通过实现产品上市时间目标而挽回了客户关系。 参考资料 注:原文来自于ANSYS ADVANTAGE杂志原文链接:https://www.ansys.com/zh-cn/about-ansys/advantage-magazine/volume-ix-issue-3-2015/board-games作者 :Stephen P. Zinck,Interconnect Engineering公司总裁,美国北柏威克(North Berwick)来源:艾迪捷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