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扁线电机考虑谐波损耗的效率图分析

14小时前浏览2


前言
   


本文介绍了扁线电机当考虑载波谐波时的损耗和效率分析,同时与理想的正弦波电流并且不考虑AC铜损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我们能够了解到计算类似新能源汽车扁线电机的性能时考虑载波谐波和AC铜损的必要性。本文介绍分析流程图时电流矢量控制器与电动机/逆变器执行弱耦合时使用了User subroutine,实际上JMAG V18.0之后,可以支持直接在电路中搭建整个控制电路,因此分析方法更加简单方便。


1、背景
   


着电机效率的提高,要求有高精度的损耗计算,这将对电磁场分析提出了重要挑战。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感应电动机通常由变频器驱动,如用于变速运行的PWM变频器。众所周知,逆变器在电机中产生含载波谐波的电流,从而增加铁损。近年来,为了提高槽满率、介电强度等,电机使用具有矩形线的发夹线圈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知道当电机使用矩形导线并且高速旋转时,电流在导线中将呈现不均匀分布,从而增加铜损耗(交流铜损耗)。为了准确计算旋转电机的变频调速的运行效率,必须考虑载波谐波和交流铜损耗。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电磁场/电路/控制耦合分析相结合计算效率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载波谐波和交流铜损耗的影响。


2、建议方法
   


图1显示了从材料测量到执行分析的流程。该过程包括计算简单的效率图、确定工况点和执行耦合分析


图1考虑载波谐波和交流铜损的影响的效率计算流程


注:这里假设提供最高效率的电流矢量不会由于载波谐波和AC铜损而改变。


首先,为了确定用于计算效率的工况点,使用工厂模型(通过JMAG-RT创建)计算效率图。在本案例研究中,确定效率时不考虑逆变器中的载波谐波和AC铜损。接下来,选择用于计算考虑载波谐波和AC铜损的效率的若干工况点。这些工况点是根据目标设备中最常用、最重要操作点等原则来选择。通过使用最后选择的工况点的电流矢量作为命令值来执行耦合分析,从而计算效率。这样计算出的损耗考虑了铜损(包括DC铜损和AC铜损),电磁钢板中的铁损,磁铁产生的涡流损耗和机械损耗。


3、分析目标
   


待分析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电机和逆变器的规格参数如表1所示。

图2分析目标(永磁同步电动机)


表1 分析目标规格参数


4、效率图计算和工况点选择      
     
   


图3显示了使用工厂模型计算(JMAG-RT)的效率图。使用此效率图选择四个操作点。

·A:低速、大扭矩(1200rpm,260 N·m)

·B:低速、低扭矩(1200rpm,40 N·m)

·C:中速、大扭矩(4500rpm,110 N·m)

·D:高速、低扭矩(9000rpm,25 N·m)


图3效率图和选定的工况点


5、耦合分析      
     
   


本文使用的耦合分析框架如图4所示。使用强耦合进行带控制电路的电机磁场分析(FEA)。这将能够充分考虑电动机和逆变器之间的相互影响。电流矢量控制器与电动机/逆变器执行弱耦合。

图5的(a)为通过耦合分析考虑了逆变器谐波和交流铜损的效率图,(b)图为(a)图和图3的效率差。

图4耦合分析的框架图


电流矢量控制器接收来自电机的反馈电流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压指令值输入到逆变器。    

图5 考虑逆变器谐波和交流铜损的效率图


从图5可以看出当考虑到了逆变器谐波和交流铜损,低负载且高转速时的效率会下降。    


6、损耗和效率分析      
   


在图6中,当电流为理想正弦波且仅存在直流铜损耗时,将每个工况点获得的损耗和效率与考虑载波谐波和交流铜损情况的损耗和效率进行比较。在低转矩工况点B,铜损比率较低,铁损比率较高,因此载波谐波的存在或不存在对损耗和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强,从细分来看,铁芯的铁损增加到了1.9倍。对于高速工况点D,交流铜损耗要大得多,从图中可以得到总铜损耗是直流铜损耗的4倍,因此当考虑交流铜损耗时,效率会显著降低。图7显示了由载波谐波引起的铁芯损耗与总铁损之比(%)。由于工作点A和B为低速运行,因此基波铁耗小,谐波铁耗大。

图6损耗分析和效率比较


在低速和低扭矩工况点B,对铁损的影响最大。工况点A与工况点B一样,由于载波谐波的存在而使得铁损显著增加,但工况点A由于直流铜损耗占主导地位,因此它对总损耗的影响很小。对于高速低扭矩工况点D,载波谐波对铁损的影响很小,而对AC铜损的影响非常大。


图7 载波谐波的铁损对总铁损的百分比


从上图可以看出,考虑载波谐波对于铁损的计算是必要的,因为在低速时载波谐波引起的铁损占总铁损的百分比很高。


7、计算时间      
   


表2显示了此分析中使用的电脑信息、模型信息、计算所需的分析步数和计算时间。此外,为了计算图5所示的效率图(105个点),使用24核进行计算,大约需要18小时。

表2 使用的PC环境、模型信息、分析步数、时间

注:由于一个载波周期的分析步数是固定的,因此对于低速,总的分析步数较大


8、结论      
   


本文通过磁场/电路/控制耦合分析,得到的损耗考虑了逆变器载波谐波和扁线电机的交流铜损耗。结果表明,低速低扭矩下的载波谐波和高速下的AC铜损的影响很大,从而导致了电机效率的降低。

来源:艾迪捷


电路汽车新能源电机材料控制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29
最近编辑:14小时前
艾迪捷
MBD CAE解决方案专家
获赞 2粉丝 1文章 11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IDAJ年度优秀论文&点评展示4

奖状STUDY ON THE POTENTIALS OF UNTHROTTLE AND CVVL ON IDLE AND NEDCYiJun,Yin; JunJie, Ma; ZhenXi Wang; YaoDong, LiuFAW R&D Center, ChinaABSTRACT: In gasoline engines, partial-load operation can be controlled by varying the intake valve lift instead of throttle. In the following, FAW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study on the optimisation of intake valve lift which resolves the conflict of objectives between charge exchange and high-pressure combustion processes on idle. Furthermore, this paper also shows the potential of 10% BSFC reduced by unthrottle and CVVL with the addition of high CR and CDA(3cly to 2cly) on NEDC。专家评语:本文采用可变进气门升程替代节气门,解决了怠速及部分负荷工况下,良好的空气充量和达到较高燃烧爆压之间的矛盾,大幅降低整车油耗,有效指导了发动机前期开发。 奖状油冷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维多物理场耦合温升分析曾金玲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摘 要: 近年来,虽然驱动电机系统设计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如何可靠的、精确的预测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电机温升特性,仍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挑战。电机的温升是决定其负载能力的关键因素,当电机过热时会导致绝缘材料老化,磁铁退磁,这些都将影响电机的效率和寿命。因此,如何在设计阶段运用热仿真方法预测并避免电机温升过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提出了油冷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维多物理场耦合温升分析,通过台架试验验证,该方法能有效地预测电机的温度分布。评语:本文通过三维多物理场耦合温升分析法研究了油冷永磁同步电机温升分布,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地预测电机的温度分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路严谨,题材创新! 奖状掺氢汽油转子机缸内燃烧及排放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杨金鑫 纪常伟 汪硕峰 王杜 马泽东(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摘 要: 本文基于CONVERGE软件构建了适用于计算掺氢汽油转子机工作过程的CFD模型,通过RNG k-ε湍流模型及耦合PRF骨架机理的SAGE燃烧模型对转子机缸内流场及燃烧进程进行求解。通过与相同工况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所建立CFD模型的准确性并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掺氢体积分数对汽油转子机缸内流场、燃烧及排放形成过程的作用机制及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压缩阶段缸内会形成与转子旋转方向一致的主流流场,并一直持续到排气门打开。在该主流流场的影响下,火焰传播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同的燃烧被促进,反之则被抑制,进而导致在燃烧室尾端存在一定量未燃烧的混合气。同时,在燃烧初始阶段,缸内主流流场撞壁后形成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涡团,使得NO和CO在已燃区富集并形成浓区。掺氢后,燃料燃烧过程中OH、H和O基团的浓度显著升高,在湍流的共同作用下加快了混合气的燃烧进程,进而增加了汽油转子机缸内压力及温度。与原机相比,掺混2%和4%体积分数的氢气使得缸内压力分别升高了9.1%和13.7%。然而,掺氢后缸内温度的升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NO的生成量。但加快的燃烧进程,促进了燃料的完全燃烧,使得CO的浓度随着掺氢分数的增加而降低。专家评语:作者充分发挥了CONVERGE在转子机仿真上的独特优势,深入研究了其燃烧及排放形成过程,为转子机性能提升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方向。 奖状HCDI燃烧模式在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中的应用李孟涵 咸凯 张强(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摘 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的效率并降低排放,应用三维CFD模拟软件Converge研究了预混直喷(HCDI)燃烧模式下不同喷射策略的对发动机燃烧过程和排放影响。通过对三维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了HCDI燃烧模式的放热率、缸内温度分布以及排放物变化规律,并对比了HCDI燃烧模式和高压直喷(HPDI)燃烧模式及均值压燃(HCCI)燃烧模式在放热规律和排放物生成方面的区别。专家评语:作者对不同喷油策略下预混直喷燃烧模式在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的应用方法和优化效果进行了扎实而有益的探索,也为工业界气体机开发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仿真方案。来源:艾迪捷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