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干货|48V电动增压柴油机性能研究——助力清洁高效柴油机技术开发!

5天前浏览14

GT-CONFERENCE 2019: FEV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BS06,电动压气机是一个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比较有前途的解决方案;利用所搭建的NOx控制模型还可以实现为满足目标NOx排放浓度的 EGR率的估算。


       
       


◆◆目录◆◆

     


1.研究背景

2.基础模型搭建

3.性能仿真结果及分析

4.NOx仿真结果及分析

5.结论


◆◆1.研究背景◆◆

     


随着排放法规日益严苛,为应对即将到来的BS06,所有发动机制造商都在寻求降低整体平均排放量的方法,有改善缸内燃烧的、有增设EGR的、有改善后处理装置的等方法。


本文将在某款增压柴油机的基础上,研究配备电动压气机对其性能及排放的影响,以及实现对满足目标NOx排放浓度的 EGR率的估算的功能。




◆◆2.基础模型搭建◆◆

     

2.1发动机基本参数

车型:SUV

燃料:柴油

排量/L:2L

功率/kW:120

最大扭矩/Nm:382

EGR:高压、带冷却

增压器:VGT


2.2性能参数

发动机原机性能参数和性能优化目标如下表:



2.3  发动机结构

原发动机结构基础上配备电动压气机后的结构如下图:



其中旁通阀by-pass用于控制流经电动压气机的空气流量,起性能调节作用。


2.4 GT模型

根据发动机结构,在GT里面搭建的具体模型如下:




◆◆3.性能仿真结果及分析◆◆

     


根据基础机型的试验数据对屏蔽电动压气机后基础模型进行标定,精度达标后再进行新方案的能力预测及其与基础机型性能对比分析。


3.1外特性仿真结果

3.1.1基础性能计算结果


根据基础机型的试验数据对基础模型进行标定,精度达标后的基础版外特性性能计算结果如下:



3.1.2方案对比


在基础版机型配置的基础上分别启动电动压气机和跟换大流量涡轮,计算结果如下:



从上面计算结果可以发现,跟换大涡轮后额定工况点的功率从120kW提升到135kW;且电动压气机方案能使最大扭矩对应的转速范围变宽,最大扭矩对应的最低转速降到1250rpm;外特性比油耗BSFC降低,在1000rpm比油耗降低6%,在2000rpm比油耗降低4%。



从上面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电动压气机的作用下,系统泵气损失减小,充气效率提高,从而显著提高了发动机系统的进气流量,Lambda也显著提高,从而能显著改善碳烟等排放物排放浓度,以减小后处理的压力。



从上面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增压压力提高,从而缸内进气压力提高,增大进气量,发动机动力性得到提升;同时压气机出口温度未超限值,最大缸压也在安全范围内,从而中冷器无需改动。在2000 rpm时压气机功率为7kW。



从上面几个图可以看到,增压器运行点的变化导致增压器效率的降低,从而引起BSFC少许的劣化。



上图是基础配置状态下发动机外特性的压气机联合运行线,从中可以看出:增压器的喘振裕度足够,但高原运行的能力不足,最高转速限制为174000rpm。



上图是启动电动压气机后发动机外特性对应的主压气机联合运行线,从中可以看出:增压器的喘振裕度有所减小,但高原运行的能力充足,且不降低基本性能。


上图是启动电动压气机后发动机外特性对应的电动压气机的联合运行线(1000rpm—2000rpm),高转速限制为70000rpm。


3.2部分负荷仿真结果



上图是转速1500rpm下部分负荷的仿真计算结果,其中Case1:

1500rpm(转速)/3bar(BMEP),Case2:1500rpm/6bar。

从上面几个图可以看到,相比基础配置状态下的发动机,启动电动压气机后Case1的BSFC降低2.5%,Case2的BSFC降低4.9%。



从上面几个图可以看到,相比基础配置状态下的发动机,启动电动压气机后Lambda得到显著提升。其中电动压气机耗功:Case1消耗0.3kW,Case2消耗0.7kW。



上图是电动压气机运行点,其中电动压气机极限转速70000rpm。



上图是用所搭建的发动机模型分别耦合到P0和P2架构的整车模型后,进行的RDE仿真计算的计算结果,从中可以看出:针对P0架构,电动压气机方案能降低CO2排放约4%,降低NOx排放约15.4%;针对P2架构,电动压气机方案能降低CO2排放约7.05%,降低NOx排放约26.7%。


◆◆4.NOx仿真结果及分析◆◆

     


4.1NOx控制模型


影响NOx的产生及浓度的因素很多,但关键因素如下:


燃烧后新生成的NOx浓度(不包含EGR回收部分)计算的经验公式如下:



因为转速、负荷、冷却水温、进气温度、轨压、喷油时刻都与发动机性能直接相关,为便于控制模型的搭建,在此忽略除02浓度以外的其他因素对NOx的直接影响,在GT中搭建NOx控制模型原理如下:




进行万有特性计算后得到的缸内O2浓度map云图如下:

                                             



上图是在1500rpm,BMEP = 6bar工况点下计算得到的不同EGR率与相应NOx浓度的关系曲线,从中可以看出:EGR率越高,相应的NOx排放浓度越低;且EGR率超过40%以后,EGR率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减小。


4.2部分负荷NOx仿真结果

Case1:1500rpm/3bar

Case2:1500rpm/6bar


控制功率/扭矩、比油耗在相同状态下,对不同目标NOx浓度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如下:



从上面几个图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在Case1工况下,要使NOx浓度下降6%,EGR率预计需增大5%;在Case2工况下,要使NOx浓度下降37%,EGR率预计需增大4%。


◆◆5.结论◆◆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BS06,电动压气机是一个在不降低发动机性能的情况比较有前途的解决方案,不仅能显著提高发动机系统进气流量和Lambda系数,从而改善碳烟排放浓度,还能增大额定功率和增大低速扭矩:


-额定点功率:+12.5% @3500 rpm

-低速扭矩:+69% @1000 rpm

-BSFC:-6% @1000 rpm

-BSFC:-4% @2000 rpm


还对NOx控制模型进行了研究,利用所搭建的NOx控制模型,实现对满足目标NOx排放浓度的 EGR率的估算。

来源:艾迪捷
结构基础燃烧控制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9-07
最近编辑:5天前
艾迪捷
MBD CAE解决方案专家
获赞 2粉丝 1文章 41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案例 | CONVERGE滚动活塞式压缩机三维CFD分析案例

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具备结构简单,部件少,制造成本低,效率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小容量冰箱或空调被大量使用。其主要工作部件(如图1)包括静态气缸、偏心滚动转子、滑片和排气阀等。所有部件之间存在两条主要的接触线,分别是偏心转子和气缸壁之间以及滚动转子和滑片之间。两条接触线使整个腔室分为吸气室和压缩室。吸气室和进气道相连,随着转子转动,腔体扩张,气体进入腔室。同时,压缩室体积减小,一旦压力足够大,排气阀打开,压缩气体排出。图1 CFD模型流体域左侧为主要外部部件,中间为排气阀细节,右侧为对应的部件名称过去有很多研究者主要对滚动活塞式压缩机腔室内流动做了研究,这些研究表明要计算正确的效率必须准确模拟各个泄漏途径。滚动活塞压缩机的CFD研究包括了压缩气体的流通路径,排气阀动力学以及润滑油的流动等。大多数包含部件运动的研究都是利用传统CFD工具的动网格方法。但这些方法需要很长的设定时间,数值精度很难保证,因此也无法准确了解内部流动的本质。CONVERGE则可以提供更高效和精确的解决方案。本次研究就使用CONVERGE对滚动活塞压缩机进行了模拟,并通过和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区别于其他工具最大的亮点就在于CONVERGE在整合动边界(包括滚动转子,滑块,排气簧片)运动过程的易用性、简短的用户设定时间以及更高的数值精度。仿真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CONVERGE专利技术——基于动态网格生成的笛卡尔切割网格,即在内部主体域为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正交六面体网格,边界附近的切割体网格可以完美保持几何外形不失真。本案例中转子和滑块的运动规律是以曲轴转角的函数来定义的,如图2所示。排气簧片的运动则是通过beam model动态计算获得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的控制方程基于有限体积单元通过压力-速度耦合的Pressure-Implicit Splitting of Operator(PISO)方法求解。状态方程使用和密度、温度及压力相关的R-410a物性文件计算的真实气体模型。RNG k-e湍流模型求解湍流效应。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使用二阶中心格式求解,湍流传输方程在空间采用一阶求解。时间推进是基于CFL数的动态时间步长一阶全隐式求解。测试案例描述 CFD模型基于文献[1]中的试验研究来建立。试验对一台大容量双缸R-410a滚动活塞压缩机的内部压力、体积效率和指示效率做了测试,单缸排量为42cc。入口边界采用测试的压力数据,分别模拟了曲轴转速在2600,3600,4600,5600和6600RPM五个工况。标称吸气条件为0.788MPa压力,298K温度,排气压力为3.5MPa。结果与讨论 模型在每个工况点都运算6个循环,保证排气的流量和温度达到统计稳定状态。为了决定合适的网格解析方案,采用7组不同的网格完成网格收敛性研究,分别标记为Grid0-6。最粗网格方案Grid0,基准尺寸为8.0mm,最密网格方案Grid6,基准尺寸为1.0mm,图3展示了这7套网格下 体积效率、指示效率和PV图结果。图3 3600RPM基础工况下网格收敛性研究结合三维流场结果(图4为其中三组网格截面)也可以看出,自适应网格的加密效果非常明显,网格主要集中在计算域中速度和温度梯度高的位置。总体来看,在Grid4网格方案下,效率值达到收敛,更密的网格不会对结果有更大的改善。PV图显示了更多的敏感性,最密网格方案的结果预测性更好,对压力传感器引起的压缩段压力波动的幅值吻合得更好。图4 轴向切面(上图)和沿着排气阀中线切面(下图)的Grid4,5,6网格方案下速度云图从所有结果看,Grid0和1的网格太粗而引入效率和压缩曲线很大的误差。这些误差主要是由于滑块顶端间隙解析网格不足引起了过量泄漏。和同类工具相比,CONVERGE的自适应网格大大减少了体网格的数量(仅为均布网格的十分之一),从而也大大降低了计算成本。8个CPU并行条件下,Grid4方案计算6个循环达到稳定大概只需要24小时。图5比较了仿真和试验的质量流量以及指示功。体积效率的试验结果是在4600RPM工况下形成拐点的非单调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压缩腔上游的油气分离器和消声器中的噪声引起的。由于使用了测试的吸气压力作为边界条件,体积效率和质量流量的这一趋势被很好的捕捉到,虽比试验值略低,但4600RPM工况下达到了变化拐点。4600RPM之后的效率下降趋势也准确的预测到了。由于CONVERGE模型对各个腔室都做了明确的定义,指示效率可以通过压缩室内体积平均的压力和体积的PV图积分计算得到的。尽管无法揭示试验传感器引起的压力波动噪声,但指示功的仿真结果和试验差距很小。图5 2600~6600RPM五个转速工况下质量流量和指示功的试验值(黑方块)、CFD模型值(绿圈)和理想值(灰线)图6中对比了所有转速下的PV图。随着转速上升,CFD模型很好的捕捉到了排气阶段的过压升高现象。压缩阶段压力波动幅值增大的现象也可以体现出来。通过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由于泄漏的原因,低速和中速在压缩初始阶段的压力被高估;而排气簧片的过压被高估则是在中速和高速工况下仿真和试验差别的主要原因。图6 2600~6600RPM转速工况下试验(黑实线)、CFD模型(绿线带圈)和理想(灰线)PV图簧片阀的模拟采用动态FSI模型耦合计算预测的开度和受力,可以揭示更多的信息。图7展示了3600RPM转速工况下预测的簧片受力、升程及通过流量的结果,同时仿真也可以获得每个时刻沿着簧片长度方向的局部升程(形变)和受力分布。图7 簧片阀相关结果输出,左侧三图为簧片的平均受力,最大开度及通过流量,右侧两图为224~244deg6个转角时刻簧片长度方向上的局部位移和受力分布更多的工作过程和流场细节可以在三维结果中得到展现(如图8),更多的关于滚动活塞压缩机的试验验证工作也会继续进行。结论 CONVERGE工具为滚动活塞式压缩机的CFD模拟提供了一套解决综合部件运动的自动化网格生成计算方案并经过了一个带运动簧片阀的R-410a滚动活塞压缩机试验研究的验证。计算结果表明,CONVERGE的计算方案可以非常好的预测质量流量、指示功和PV图等指标,而且整个仿真过程便捷、高效。参考文献 [1]. Y. Qian, L. Zhang, X. Zhang, Z. Ying, P-V Diagram Measurement of a Variable Speed Rotary Compressor with Large Displacement. International Compressor Engineering Conference (2018) Paper 2551. 来源:艾迪捷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