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modeFRONTIER集成MASTA软件优化方法

10小时前浏览4

MASTA是一种主要用于传动系统分析的仿真软件。modeFRONTIER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对MASTA软件进行集成。之前我们曾经通过python语言脚本的方法进行过集成,但该方法需要对python语言有一定了解,并需要安装相应的库等,因此对客户的要求相对较高。本文提供一种基于MASTA’s RUNNA 应用程序的集成方法,相对较为简单。


MASTA’s RUNNA 应用程序提供了针对一个设计在给定分析类型下的工况、载荷谱或设计状态为变化的属性分析编写脚本。


例如,在特定载荷工况下的系统变形分析,指定行星齿轮组内每个行星齿轮的角度误差可以在用户定义的范围内变化。


本文演示了如何使用RUNNA设置和运行分析以及如何将RUNNA与modeFRONTIER进行集成:


• 创建和编辑RUNNA分析脚本

• 选择要分析的MASTA设计

• 选择分析类型

• 选择工况、设计状态、载荷谱

• 选择输入变量并指定变化范围

• 选择输出变量

• 运行分析

• 查看分析结果

• 将RUNNA与ModeFrontier集成


使用RUNNA设置和运行分析包含几个步骤,下面将对其进行说明。


可以在编辑模式下打开RUNNA,方法是从“开始”菜单中选择RUNNA应用程序(可以在SMT文件夹中,也可以在MASTA安装的Extras子文件夹中),也可以从命令行使用/edit调用RUNNA。


 
 
 


RUNNA编辑器菜单栏中的“File”按钮提供创建、编辑和保存RUNNA分析脚本的所有控件。


 


从命令提示符打开RUNNA编辑器时,可以将RUNNA分析脚本的位置作为附加参数提供,以使用打开的选定分析脚本进行编辑来启动编辑器。


 


RUNNA 分析需要一个 MASTA 设计。


选择一个 MASTA设计


1. 点击 ‘Select’ 按钮,选择一个MASTA设计。


 


2. 使用打开的文件对话框,选择将由RUNNA分析的MASTA设计文件,然后单击“打开”按钮。


3. 导入用于RUNNA分析的MASTA模型。


RUNNA可以选择5种分析类型。改变分析类型,要在Ana lysis Type 下拉列表中选择相应的分析类型。


 


可以对所选的MASTA设计在当前工况、设计状态或载荷谱下进行分析。


选择载荷工况运行分析:点击 ‘Select A nalysis Case’按钮,在弹出的Select Load Case选择框选择工况或载荷谱,在Load Cases选项卡选择工况,在Duty Cycles选项卡选择载荷谱。


 


勾选上Save Files From Run in The Same Folder As The RUNNA Files选项,以使所有生成的结果文件位于和RUNNA脚本文件同一目录下,在modeFRONTIER运行时为动态生成的工作目录。如下图


 


Post-Ana lysis Action允许用户选择是否从分析中保存MASTA设计。可以在每次分析之后保存设计,也可以仅在分析失败后进行进一步调查失败时保存设计。在Post-An alysis Action 下拉框选择所需的分析后操作即可。


Post-Ana lysis Action选项


• None —不做处理

• Save MASTA Design if an alysis fails —如果分析失败保存模型

• Save MASTA Design after each ana lysis —每次分析后保存模型


 


定义在RUNNA分析中的变量:


1. 在模型树中选择一个要指定变量的实体,如Planet Carrier

2. 选择Input Variables选项卡


显示了所选实体的可用类别:


 


3. 从列表中选择类别查看可用的项目,然后选择一个项目。


或者,可以在搜索栏中输入属性名,然后使用按钮查找包含指定搜索词的属性。


Property Type下拉列表有两个选项:


• Single Entity 单个实体的属性

• All Entities of Same Type 所有实体的属性


 


4. 选择项目然后点击>按钮或直接双击项目,将该项目添加到 Selected Properties 属性区


 


Parameter Name显示了变量的完整路径。


最大值和最小值实际由modeFRONTIER设置,这里可以忽略,保持默认值0即可。


5. 如果选择了错误的属性,Selected Properties区域右侧点击×按钮可以删除。


在RUNNA分析之后选择要查看的输出变量:


1. 在模型树中选择一个要定义属性的实体,如太阳轮

2. 在变量选择区域选择Output Variables选项卡

选择实体的可用属性都展示如下:


 


3. 从列表中选择类别以查看可用的项目,然后选择一个项目。或者,可以在搜索栏中输入属性,然后使用按钮查找包含指定搜索词的下一个属性。


 


4. 选择项目然后点击>按钮或直接双击项目,将该项目添加到 Specific entity properties 属性区


所选属性列在“Specific entity properties”区域的右侧:


 


将鼠标光标放在属性名称上将显示一个工具提示,显示该属性的完整路径。


5. 如果选择了错误的属性,Selected Properties区域右侧点击×按钮可以删除。


注意, 如果选择的输出属性的路径前有+符号,如 Mesh Efficiency (在 Cylindrical Mesh Ratings前有+符号), 这个属性可能包含多个结果。


 


在上面的例子中,将记录每一个啮合副的结果。


选择此属性后,在创建/保存RUNNA文件时,系统将询问是否可以执行分析。


 


为了在生成的XML文件中包含输出结果,以方便modeFRONTIER集成,这里需要选择Yes。


在完成上述全部设置之后,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创建RUNNA脚本:File-> Save/Save As.


生成的.Runna文件和.xml文件其实内容是一样的,在后续集成过程中使用任意一个均可。


从RUNNA编辑器保存的RUNNA分析脚本实际上是简单的XML文件,可以在任何文本编辑器中打开。RUNNA文件本身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输入变量,输出定义和输出变量。


 


如果选择了具有多个结果的输出属性,对于该属性,将在XML文件的输出定义部分中看到一个条目,并在输出变量部分中看到每个结果的条目。输出定义部分仅供内部使用,无需修改。


 


运行RUNNA分析脚本非常简单,在命令行中使用“ /run”参数和RUNNA分析脚本的位置调用RUNNA即可 (如下所示)。


 


分析结果将放回RUNNA文件中。在RUNNA文件的输出变量部分中,可以在每个变量元素的Value字段中找到分析结果。


 


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即可在modeFRONTIER建立相应的优化流程,集成相应RUNNA项目,下面说明具体流程。


1. 在modeFRONTIER中建立新项目,选择Schedu ling Start、Input Template、Dos Batch、Output Template、Exit节点各一个,并连接形成过程流程。


 


如果购买模块支持Easy Driver,则Input Template、Dos Batch、Output Template三个节点可以用一个Easy Driver节点代替,简洁很多。


2. 设置输入变量,包括合适的变化范围等,然后连接到Input Template;


 


3. 选择Input Template节点,“Define Parameters",弹出界面


 


点击Add,选择前面生成的Runna分析脚本(.XML或者.Ruuna均可)。


 

 
 


设置完成后类似下图


 


点击OK退出。点击Introspection,弹出下图


 


点击OK后,将modeFRONTIER定义的输入变量与刚才Input Template里定义的输入变量进行绑定,如下图


 


完成后点击Apply。


添加一个Transfer File节点,从Input Template节点流出,流入Dos Batch节点,如下图:


 


设置Transfer Files,选择Runna分析脚本文件(.XML或者.Ruuna)。


 


选择Dos Batch节点,点击Open editor,设置Runna的执行命令,参见下图


 


再添加一个Transfer File节点,从Dos Batch节点流出,流入Output Template节点,如下图:


 


Transfer Files同样选择为Runna分析脚本文件(.XML或者.Ruuna)


设置输出变量和需要的目标约束,将输出变量连接到Output Template节点上,如下图:


 


选择Output Template节点,点击Define Parameters,点击Add,选择Runna分析脚本文件(.XML或者.Ruuna),注意这里必须是项目运行后保存的文件,即输出变量有值的文件。


 


在/Outputs部分找到需要的输出变量对应的值,鼠标左键选上,右键Create Parameter,给一个合适的名字,然后Create。


 


OK退出后,Introspection,然后将流程中定义的输出变量与Output Template里定义的输出变量进行绑定,如下图


 


在Schedu ling Start中定义好合适的优化算法及其它需要的运行设置,即可进行优化。


 


上述modeFRONTIER中操作基于modeFRONTIER最新版进行,早期版本个别操作可能有所区别,请参照寻找对应功能位置进行。

来源:艾迪捷
ACTpython传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9-19
最近编辑:10小时前
艾迪捷
MBD CAE解决方案专家
获赞 3粉丝 2文章 55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如何通过减少车辆乘员舱模型的阶数来优化乘客的舒适度和整车续航

1.为什么要对乘员舱建模为什么需要对乘员舱建模?高效的乘员舱建模对于新时代的电池电动汽车(BEVs)至关重要,每节省一点能量都能帮助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设计工程师的目标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比如不同地理区域的热天或冷天,实现乘客舒适度和车辆能耗之间的最佳平衡。在最新发布的GT-SUITE v2025版本中,Gamma Technologies引入了一项新功能,可以从详细的3D乘员舱模型自动生成基于物理的、实时可行的降阶模型(ROM)。这个新功能将帮助用户快速探索各种乘员舱几何形状,并开发准确的乘员舱舒适度控制策略。 2.车辆空调系统主要部件现代车辆空调系统的复杂性有所增加,制冷剂循环不仅要为乘员舱提供冷却和加热,还要帮助维持动力总成部件(电池、电机和电子设备)的温度。一个典型的空调系统包括以下部件: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到冷凝器冷凝器:释放从乘员舱空气中吸收的热量膨胀阀(TXV/EXV):将制冷剂节流到蒸发器蒸发器:冷却乘员舱的热空气空调风门:控制空气再循环率风机:在系统中产生气流加热器:加热乘员舱内冷空气乘员舱:体现系统的热惯性多物理场仿真平台GT-SUITE能够精确模拟这些部件在实际车辆中的相互作用。这些仿真允许工程师在单个部件级别和整个系统级别开发最优设计。图1展示了在GT-SUITE中的一个简单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1:GT-suite中一个简单的车辆HVAC系统 3. GT-SUITE中乘员舱不同的建模保真度在GT-SUITE中,可以根据设计需求在不同层次上进行乘员舱建模。在图2的左下角,我们看到了使用单区域和多区域进行的0D/1D乘员舱建模能力。这是一种以系统为中心的方法。随着我们向图2的右侧移动,它变得更加注重舒适度,并提供高保真度的结果。在GT-SUITE中,通过和GT-TAITherm的联合仿真,可以进行3D乘员舱舒适度建模。在这种方法中,GT-SUITE解决乘员舱内的流体域问题,而GT-TAITherm解决乘员舱和乘客舒适度的热固体结构问题。 图2: GT-SUITE乘员舱不同的建模保真度GT-SUITE中的这些乘员舱建模方法比传统的3D CFD(计算流体力学)快得多,同时仍能提供设计高效、集成的空调系统所需的精度。GT-SUITE乘员舱建模和仿真的几个关键优势包括:预测车辆中新组件是否能满足舒适度和能源使用目标改善空调系统中的控制策略评估新技术,如低辐射玻璃涂层和局部冷却/加热优化全局和局部乘客舒适度不同规格的组件,如压缩机、蒸发器、风机和加热器研究不同的边界条件,如空气再循环率、风门位置和进口温度 4.乘员舱模型降阶如图2所示,这个新的简化工作流程可以自动从详细的3D GT-TAITherm乘员舱模型创建一个快速运行的1D降阶模型(ROM)。这个功能自动从3D模型中提取所有所需的属性,并使用流动和热力学单元生成ROM。它还可以根据3D模拟结果自动准备ROM进行校准,并自动创建图表以检查校准结果。这个快速运行的ROM可以轻松集成到系统级模型中,并应用于实时应用场景。乘员舱通常由不同层的固体结构组成。如图3所示,乘员舱部件的每一层都被建模为一个集总热质量。乘员舱内的空气被表示为一个流动体积。基于物理的降阶模型(ROM)通过捕捉以下几种热传递模式来给出准确结果:在所有固体的不同层之间进行的热传导乘员舱固体与乘员舱内空气之间的对流热传递乘员舱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对流热传递不同固体之间的辐射热传递太阳热通量的影响 图3:从3D GT-TAITherm乘员舱模型自动生成降阶模型(ROM)为了研究乘员舱降阶模型(ROM)在加热和冷却场景中的表现,做如下案例研究。图4展示了用于这个案例研究的3D GT-TAITherm乘员舱模型。该乘员舱模型由代表固体结构的不同部件和一个人体模型组成。这个乘员舱模型中的每个固体结构都由多层组成。 图4:用于研究的GT-TAitherm乘员舱模型图5展示了冷却场景的边界条件。环境温度为50摄氏度,冷风通过仪表板通风口吹入乘员舱。模拟的总持续时间为60分钟。 图5:冷却场景的边界条件 5. ROM仿真结果图6展示了3D模型和ROM对于挡风玻璃、车门、地板和乘员舱内空气的温度结果。ROM的固体结构温度和乘员舱内空气温度与3D结果非常接近。在这个工作流程中,工具会自动根据3D模拟结果准备ROM进行校准,以进一步提高准确性。在校准过程中,使用GT-SUITE中集成的设计优化器,调整了与固体材料属性和对流热传递系数(HTCs)相关的各种系数。优化的目标是尽量缩小3D模拟结果和ROM结果之间的差异,这包括三个量:乘员舱内空气温度、固体部件的乘员舱内、外侧温度。 图6:降阶温度结果 6. 创新的驾驶室模型阶数减少工作流程带来的价值乘员舱模型阶数减少工作流程为用户带来的关键价值如下,并在图7中进行了展示:自动从3D GT-TAITherm车辆乘员舱模型中提取数据在几秒钟内自动创建基于物理的降阶模型(ROM),允许快速设置各种几何形状和细节级别的模型根据3D结果自动准备ROM进行校准,并自动创建图表以检查校准结果适用于冷却和加热两种场景模拟速度比实时快100倍ROM与系统级模型的无缝集成 图7:乘员舱模型阶数减少工作流程带来的价值来源:艾迪捷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