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对乘员舱建模?高效的乘员舱建模对于新时代的电池电动汽车(BEVs)至关重要,每节省一点能量都能帮助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设计工程师的目标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比如不同地理区域的热天或冷天,实现乘客舒适度和车辆能耗之间的最佳平衡。在最新发布的GT-SUITE v2025版本中,Gamma Technologies引入了一项新功能,可以从详细的3D乘员舱模型自动生成基于物理的、实时可行的降阶模型(ROM)。这个新功能将帮助用户快速探索各种乘员舱几何形状,并开发准确的乘员舱舒适度控制策略。
现代车辆空调系统的复杂性有所增加,制冷剂循环不仅要为乘员舱提供冷却和加热,还要帮助维持动力总成部件(电池、电机和电子设备)的温度。
一个典型的空调系统包括以下部件:
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到冷凝器
冷凝器:释放从乘员舱空气中吸收的热量
膨胀阀(TXV/EXV):将制冷剂节流到蒸发器
蒸发器:冷却乘员舱的热空气
空调风门:控制空气再循环率
风机:在系统中产生气流
加热器:加热乘员舱内冷空气
乘员舱:体现系统的热惯性
多物理场仿真平台GT-SUITE能够精确模拟这些部件在实际车辆中的相互作用。这些仿真允许工程师在单个部件级别和整个系统级别开发最优设计。图1展示了在GT-SUITE中的一个简单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1:GT-suite中一个简单的车辆HVAC系统
在GT-SUITE中,可以根据设计需求在不同层次上进行乘员舱建模。在图2的左下角,我们看到了使用单区域和多区域进行的0D/1D乘员舱建模能力。这是一种以系统为中心的方法。随着我们向图2的右侧移动,它变得更加注重舒适度,并提供高保真度的结果。
在GT-SUITE中,通过和GT-TAITherm的联合仿真,可以进行3D乘员舱舒适度建模。在这种方法中,GT-SUITE解决乘员舱内的流体域问题,而GT-TAITherm解决乘员舱和乘客舒适度的热固体结构问题。
图2: GT-SUITE乘员舱不同的建模保真度
GT-SUITE中的这些乘员舱建模方法比传统的3D CFD(计算流体力学)快得多,同时仍能提供设计高效、集成的空调系统所需的精度。GT-SUITE乘员舱建模和仿真的几个关键优势包括:
预测车辆中新组件是否能满足舒适度和能源使用目标
改善空调系统中的控制策略
评估新技术,如低辐射玻璃涂层和局部冷却/加热
优化全局和局部乘客舒适度
不同规格的组件,如压缩机、蒸发器、风机和加热器
研究不同的边界条件,如空气再循环率、风门位置和进口温度
如图2所示,这个新的简化工作流程可以自动从详细的3D GT-TAITherm乘员舱模型创建一个快速运行的1D降阶模型(ROM)。这个功能自动从3D模型中提取所有所需的属性,并使用流动和热力学单元生成ROM。它还可以根据3D模拟结果自动准备ROM进行校准,并自动创建图表以检查校准结果。这个快速运行的ROM可以轻松集成到系统级模型中,并应用于实时应用场景。
乘员舱通常由不同层的固体结构组成。如图3所示,乘员舱部件的每一层都被建模为一个集总热质量。乘员舱内的空气被表示为一个流动体积。基于物理的降阶模型(ROM)通过捕捉以下几种热传递模式来给出准确结果:
在所有固体的不同层之间进行的热传导
乘员舱固体与乘员舱内空气之间的对流热传递
乘员舱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对流热传递
不同固体之间的辐射热传递
太阳热通量的影响
图3:从3D GT-TAITherm乘员舱模型
自动生成降阶模型(ROM)
为了研究乘员舱降阶模型(ROM)在加热和冷却场景中的表现,做如下案例研究。图4展示了用于这个案例研究的3D GT-TAITherm乘员舱模型。该乘员舱模型由代表固体结构的不同部件和一个人体模型组成。这个乘员舱模型中的每个固体结构都由多层组成。
图4:用于研究的GT-TAitherm乘员舱模型
图5展示了冷却场景的边界条件。环境温度为50摄氏度,冷风通过仪表板通风口吹入乘员舱。模拟的总持续时间为60分钟。
图5:冷却场景的边界条件
图6展示了3D模型和ROM对于挡风玻璃、车门、地板和乘员舱内空气的温度结果。ROM的固体结构温度和乘员舱内空气温度与3D结果非常接近。在这个工作流程中,工具会自动根据3D模拟结果准备ROM进行校准,以进一步提高准确性。在校准过程中,使用GT-SUITE中集成的设计优化器,调整了与固体材料属性和对流热传递系数(HTCs)相关的各种系数。优化的目标是尽量缩小3D模拟结果和ROM结果之间的差异,这包括三个量:乘员舱内空气温度、固体部件的乘员舱内、外侧温度。
图6:降阶温度结果
乘员舱模型阶数减少工作流程为用户带来的关键价值如下,并在图7中进行了展示: 自动从3D GT-TAITherm车辆乘员舱模型中提取数据 在几秒钟内自动创建基于物理的降阶模型(ROM),允许快速设置各种几何形状和细节级别的模型 根据3D结果自动准备ROM进行校准,并自动创建图表以检查校准结果 适用于冷却和加热两种场景 模拟速度比实时快100倍 ROM与系统级模型的无缝集成 图7:乘员舱模型阶数减少工作流程带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