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Comsol熔断器电-热耦合计算

3月前浏览349

关键

熔断器;电-热耦合;仿真计算

熔断器作为电路安全的 “守门人”,其熔断特性直接决定电力系统与电子设备的防护效能。Comsol多物理场仿真平台为解析熔断器电热耦合机制提供了精准工具 ——通过耦合电流场的焦耳热效应与温度场的材料热力学响应,可动态还原熔体从过热到熔断的全过程。这一耦合过程涉及热量生成、传递的复杂交互,是优化熔断器结构参数、提升极端工况下响应速度的关键。



电子F430| 供稿

小苏 | 编辑

赵佳乐 | 审核




一、熔断器

熔断器就像电路里的“安全小卫士”。它长得不起眼,可能是根细金属丝,也可能是个小玻璃管,但关键时刻能救命。

当电路里电流突然飙高——比如电线短路、电器 “发疯” 时,熔断器里的特殊金属会迅速发热,像被火烤的糖丝一样融化断开,啪地切断电源。这一下,就能拦住过大的电流,不让它烧坏冰箱、电视,更能防止电线起火。

从家里的插线板到工厂的大机器,从手机充电器到高铁电路,都藏着它的身影。别看它默默无言,每次 “牺牲” 自己,都是在守护整个电路的安全。

图1. 生活中常见的熔断器

二、物理建模

根据熔断器实际尺寸绘制的二维模型如图2所示。仿真过程需设置熔断器的电导率、相对介电常数、密度、导热系数和比热容,为保证结果准确性,材料参数从相关论文资料及现有实验数据中获取,如图3所示。

图2. 几何模型
图3. 材料参数

三、物理场边界条件

采用电流场耦合固体传热场的电磁热多物理场接口进行计算,具体边界条件如图4所示。

图4. 物理场边界条件




四、网格划分

在熔断器Comsol电-热耦合仿真中,网格划分是连接几何模型与物理场计算的关键桥梁,直接影响仿真精度与效率。熔断器结构包含熔体、电极、外壳等部件,不同区域的物理场分布特性差异显著,需采用 “分区细化” 策略。

熔体作为核心发热与熔断区域,电流密度和温度梯度极大,需划分高密度网格——可采用尺寸为微米级的四面体网格,确保捕捉焦耳热集中效应细节。电极与熔体连接部位存在电流集肤效应,需设置边界层网格,细化接触面附近的网格梯度。
外壳等非关键区域可采用较粗网格以减少计算量,划分后需进行网格独立性验证,逐步加密关键区域网格直至结果趋于稳定,最终形成兼顾精度与效率的网格模型,为电热耦合场的准确求解奠定基础。
图5. 网格分布


五、结果展示

采用频域50Hz-稳态求解器进行求解,得到的熔断器电势、电场、温度等分布如下。

图6. 电势分布
图7. 电场分布
图8.电力线分布
图9.温度分布

图10.等温线分布


来源:Comsol有限元模拟
Comsol电源电路电力电子电场材料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16
最近编辑:3月前
comsol有限元模拟
硕士 | 仿真工程师,... Comsol工程师,研究方向多物理场
获赞 100粉丝 514文章 15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Comsol 如何减少太阳对人体的热辐射

在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高温频发的当下,太阳辐射对人体热舒适与健康的影响愈发显著。传统实验方法难以全面捕捉复杂环境下的热传递机制。Comsol多物理场仿真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值计算能力,可精准模拟太阳辐射对人体与周围环境的耦合传热过程,为智能温控服装研发优化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文|热流Es编辑|小苏审核|赵佳乐高温对人体影响巨大夏日高温对人体的影响是多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当环境温度超过35℃,人体通过皮肤辐射、传导散热的效率大幅下降,主要依赖汗液蒸发降温。此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会加速血液循环,使体表血管扩张,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率可能比常温下快20%~30%。持续高温易引发脱水,当体液流失超过体重的2%,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肌肉耐力下降;若流失达5%,可能引发热痉挛;超过10%则会导致热射病,核心体温升至40℃以上,损伤脑、肝等器官,危及生命。此外,高温会抑制食欲(胃肠血流减少)、影响睡眠(体表温度过高阻碍入睡),长期暴露还可能增加肾脏负担(浓缩尿液需求上升)。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因调节能力较弱,成为高温伤害的高危人群。夏日高温炎炎夏日,如何减少太阳对人体的热辐射?炎炎夏日减少太阳对人体的热辐射,需从“阻隔辐射吸收”和“增强体表散热”双维度入手:物理屏障与材质优选:穿戴浅色、高反射率衣物(如聚酯纤维或含陶瓷微粒面料),利用颜色对短波辐射的反射特性减少吸热;选择表面发射率高的材质,促进人体长波辐射散热。宽边帽、UPF50+遮阳伞可屏蔽直射辐射,伞面优选铝膜涂层。主动散热与环境调节:通过喷雾、湿毛巾等增加体表蒸发散热,水蒸发时每克可带走2.4kJ热量;避免密闭环境,利用自然风或风扇强化对流(风速1m/s可提升散热效率30%)。选择树荫、凉亭等阴凉处,利用物体对太阳辐射的遮挡(遮阳率>90%时,辐射通量可降至100W/m²以下)。科学防晒与行为干预:涂抹含氧化锌、二氧化钛的物理防晒霜(覆盖UV-A/B及部分红外波段),形成反射屏障;避开10:00-16:00太阳辐射峰值时段外出,必要时穿戴冰感衣(含相变材料,可吸收体表热量延缓升温)。此外,及时补充电解质水,维持汗腺分泌效率(脱水时散热能力下降50%),从生理层面增强热耐受。从物理屏障与材质优选角度分析采用Comsol软件耦合固体传热和太阳辐射物理场进行建模,物理场几何模型、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如下。研究通过Comsol构建三维人体热模型,量化分析不同防护策略下的体表温度分布与热流密度,旨在揭示材料特性与辐射屏蔽效果间的内在关联,助力开发高效低耗的被动式降温技术。物理场建模衣物热辐射率越低,人体降温效果最佳采用瞬态求解器进行计算,计算步长0.1min,计算总时间20min。通过查看20min时穿着不同热辐射率衣物的人体温度分布图,可以得出:衣物热辐射率越低,人体降温效果最佳。因此炎炎夏日建议选择购买热辐射率低的衣服。衣物热辐射率0.01时的人体温度分布衣物热辐射率0.5时的人体温度分布衣物热辐射率0.99时的人体温度分布衣物热辐射率0.01时的人体表面辐射度衣物热辐射率0.5时的人体表面辐射度衣物热辐射率0.99时的人体表面辐射度不同衣物热辐射率下的人体平均温度来源:Comsol有限元模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