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超级电池工厂爆炸!初步原因曝光!

11小时前浏览3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08月05日 星期二


中国台湾地区首家超级电池工厂 —— 位于高雄市小港区的三元能源科技电池厂在7月14日发生火灾事故,现场曾传出爆炸声。


而在7月28日事故发生两周后,三元能源科技提交了本周进度报告和初步内部调查报告。


图片

据悉,本次事故的起火点根据监控录像与实地勘察被确定为“化成半成品常温静置区”。该区域用于电池恒温静置熟化,无任何电气作业,因此不存在此前传闻的充电致火灾可能


而事故原因被初步认定为“多重系统异常与事件叠加”,与不明高温热源流经静置区引发电池喷发、设备自动消防系统未能实时有效启动、后续电力中断导致厂区消防系统失效有关。


该企业强调,其在小港区三元厂生产的21700电芯从设计开始就导入了多重安全机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标准认证,本次火灾事故并非产品设计本身的问题


锂电池一旦起火
就会发生剧烈燃烧
产生大量有毒烟气
此类火灾有哪些特征?
需要采取什么扑救措施?
请看这里
▼▼▼


常见安全隐患 


一般来说,锂离子电池出现安全问题表现为燃烧甚至爆炸。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电池内部的热失控,此外,锂离子电池还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发生安全问题,如过充、火源、挤压、穿刺、短路等


火灾特征


气体逸出是锂离子电池失控的主要表现之一锂离子电池起火,会急速喷出大量的白色烟雾, 其主要成分为锂电池电解液的蒸气或分解产物。在起火初期, 烟雾颜色差异是区分锂电池起火和常见火灾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后,分解出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锂电池喷射出的高温颗粒,在局部空间会发生爆燃,导致起火初期经常伴有爆炸声响。


火灾扑救方法


目前,锂离子电池火灾扑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将灭火效果较好的灭火剂与降温效果较好的灭火剂相结合。如使用全氟己酮和细水雾先后进行灭火,利用全氟己酮优良的灭火作用熄灭电池火焰,随后利用细水雾的降温作用,及时降低热失控电池温度和环境温度,防止电池发生复燃和热失控传播。


2. 通过间歇喷射灭火剂的方式进行高效灭火降温。以全氟己酮作为灭火剂,发生火灾时,首先喷射大量的全氟己酮进行灭火,降低模组中可燃气体的浓度。随后根据温度变化,多次少量的间歇喷射全氟己酮,进行有效降温和维持模组中全氟己酮的灭火浓度,防止电池发生复燃。


3. 将火灾抑制胶囊置于电池内部也可以抑制电池热失控,熄灭明火。抑制胶囊由全氟己酮、磷酸三甲酯和五氟丙烷组成。其中,全氟己酮为灭火剂,磷酸三甲酯为阻燃剂,五氟丙烷为驱动剂。电池热失控时,胶囊受热破裂,驱动剂将抑制剂推向电池内部,在短时间内熄灭电池火,并抑制电池内部反应,进而抑制热失控的进一步扩展,防止发生热失控传播、火灾蔓延等事故。值得注意的是,灭火后要及时排气泄压。电池热失控时,产生大量的可燃易爆气体,当电池火焰被熄灭后,这些可燃易爆气体仍积聚在电池模组或者预制舱内,因此需要在电池灭火后及时将这些可燃易爆气体排出,降低模组或预制舱内的压力和浓度。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燃烧电力消防爆炸材料工厂装配电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16
最近编辑:11小时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7粉丝 213文章 250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关于固态电池何时量产,各大电池厂和整车厂给出了时间表,固态电池研发工程师看过来!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和应用预计将呈现梯次渗透趋势。我们预计液态电池到固态电池的技术迭代路径大致遵循“固态电解质→新型负极→新型正极”顺序。1、目前主要进入量产的是半固态电池:引入固态电解质,但仍保留少量电解液,正负极仍为三元+石墨/硅负极,并采用负极预锂化等技术提高能量密度;2、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预计于2025-2027年量产,能量密度200-300Wh/kg(采用全固态电解质):用固态电解质逐步至完全取代电解液,并采用高镍三元正极和石墨或硅碳负极。3、第二代固态电池预计2027-2030年量产,能量密度400Wh/kg(导入高容量硅碳负极):将逐渐减薄固态电解质的厚度,并采用高镍三元正极与高容量硅碳负极。4、第三代固态电池预计2030年后量产,能量密度超过500Wh/kg(导入金属锂负极、复合电解质及高容量正极材料):重点攻关金属锂负极,逐步向复合电解质(主体电解质+补充电解质)、高电压高比容量正极(高镍、富锂、硫等)发展。 5、国内电池厂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发展规划总体呈现稳步推进态势,多数企业计划在2027-2028年实现小批量装车或量产目标。(1)宁德时代重点布局固态电池,目标2027年小批量量产;短期由半固态电池过渡,推出凝聚态电池,预计快速实现量产。(2)二/三线厂家目标2026-2027年完成小批量装车。国轩高科计划2027年小批量装车,2029-2030年量产,目标2030年实现350Wh/kg能量密度;亿纬锂能计划2027年小批量装车,2028年量产,其固态电池2024年已完成第一代技术开发;中创新航计划2027年小批量装车,2028年量产。(3)硫化物仍为国内电池玩家主流选择,宁德、国轩、中航均采用硫化物电解质路线,亿纬布局硫化物的同时也布局了卤化物与聚合物。 6、国内整车厂在固态电池方向加快布局,技术路线虽较为多元,但整体仍以硫化物为主流,部分企业兼顾聚合物方案,预计将在2027年前后实现小批量上车。(1)比亚迪进展领先,2024年已实现60Ah级固态电芯中试下线,能量密度达400Wh/kg,规划2027–2029年实现小批量装车,2030–2032年进入量产爬坡期,有望渗透到主流电动车型,规模可达12万辆。(2)上汽清陶已布局全固态产线,预计2025年投产,目标能量密度406Wh/kg,2027年装车上市。(3)广汽埃安计划2026年小批量装车。(4)一汽、吉利计划2027年小批量装车。(5)长安汽车提出“长安全固锂量”方案,预计2025年完成样件开发,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