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中壳单元的两种插值方式
在有限元分析的世界里,壳单元是处理薄板、薄壳类结构的 “利器”。无论是汽车车身的碰撞模拟,还是航天器外壳的强度校核,壳单元都以其高效性和精准性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壳单元之所以能精准描述结构的变形与受力,插值方式是背后的核心逻辑。(一)壳单元的特殊形式:膜单元与板单元
一般来说,在很多有限元软件中,除了壳单元之外,还可能存在另外两种用于描述同样几何特征的单元“膜单元”和“板单元”。膜单元和板单元都可以看作壳单元的特殊形式,膜单元是指小变形下只有平面内刚度没有面外刚度的单元,大变形下,膜单元因张拉力张紧可以有面外刚度,就像大跨空间结构中的张拉膜结构一样。板单元的一种概念是只有面外刚度的平板,另一种概念是壳单元的形状是不含曲面的平板时就可以当作板单元。在有限元软件Sap2000中,壳单元可以分别单独设置“膜厚度”和“板厚度”,从而独立考虑不同行为的刚度。在Ansys中,壳单元Shell181可以选择膜和板刚度均考虑或者仅考虑膜刚度。当几何形状存在翘曲时,网格划分以后,单元通常也可能存在翘曲(即四边形的四个点不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如果采用板单元,由于板单元仅通过四个节点用二维插值函数进行插值,则必然不可避免地需要对三维坐标进行处理才能插值。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是把具有翘曲的板单元的第3个坐标投影到一个等效平面,再在这个等效平面内采用二维插值。这种投影实际上相当于修改了单元坐标,因此与实际单元的刚度存在区别,计算时存在较大误差。采用特殊的处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这种误差。相比于板单元和膜单元,壳单元是更为通用的单元,其适应性更强,通常来说,对于曲面的模拟采用壳单元更为准确,尤其是当几何形状存在翘曲时。如果采用壳单元而非板单元,采用的是直接进行三维插值,天然允许翘曲的存在,因此在翘曲的考虑上就更为全面和准确。当然,壳单元的开发也更为复杂。本文主要描述在有限元中壳单元的插值技术。(二)壳单元的插值方式1:
这是K J Bathe采用的一种针对四节点壳的插值方式。这里壳单元任一点的位置采用 “对应中面的位置+厚度方向插值与法向向量及厚度相乘”的方式得到,其中,对应中面的位置又是通过四个节点在二维平面上插值得到的,本质上,这是一种可变厚度的曲面壳单元,对于四节点壳来说,各个节点处的厚度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同样,四个节点处的法向向量也可以不同,并且在变形过程中还可以不垂直于壳所在平面。在对壳单元的坐标插值完成以后,壳单元任一点的位移如下表示:这样,就得到了壳单元任一点处的位移的插值表达式,可以看出,壳单元的任一点的位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壳单元四个节点的“位置平动”引起的;第二部分,是壳单元“法向转动”引起的。两个部分共同作用从而形成壳单元任意一点处的位移。(二)壳单元的插值方式2:
这里和上面的插值方式其实也比较类似,也是通过中面+厚度方向插值完成的,不同的是,这里的参数范围是[-h/2,h/2]。对于d,一种描述方式是采用两个角度的三角函数进行表示:此时,d的模长总是为1,相当于壳单元的厚度在变形过程中是不变的,这种插值方式的壳单元也称作5参数壳单元模型。上面介绍了两种常见的壳单元的插值方式,其总体上都是通过中面的位置+厚度方向插值实现的。在实际的单元开发中,采用任一种方式即可。以上,即是壳单元两种常见的壳单元的插值方式的全部内容,感谢阅读!1.Peter Wriggers.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s.2.Eduardo N.Dvorkin and Klaus-Jurgen Bathe. A continuum mechanics based four-node shell element for general nonlinear analysis.3.B.P.NAGENARAYANA and G.PRATHAP. Force and Moment corrections for the warped four-node quadrilateral plane shell element.4. Yeongbin KO,Phill-Seung Lee,Klaus-Jurgen Bathe,The MITC4+ shell element in geometric nonlinear analysi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09
最近编辑:4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