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科普速递 | ISO 11452标准更新

8天前浏览18

近年来,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自动驾驶传感器以及V2X设备被引入到车辆中,这使得汽车电子设备运行的电气和电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车辆内充斥着各种特性的宽频或窄带信号,并且通过传导、辐射耦合到车内电子设备和系统中。影响电子设备正常工作,严重的还会照成车内电子零部件失效,甚至造成事故,前一版的ISO 11452-1已发布了10年,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在今年的6月份更新了汽车零部件射频抗扰测试标准文件第一部分:ISO 11452-1 2025一般原则术语。

图片  


新标准调整了部分测试项目对场地的要求,其中对ALSE 和 PT场地明确由推荐变更为强制在暗室测试,更贴合实际。

更新了调制波形要求,删除了PM1 577us/4600us,增加了PM3 500us/1000us调制模式,PM3的占空比更高,从注入能量上来说对被测样品更加严格。


图片  


新版标准在更新调制的同时,也调整了各调制使用的频率范围,如将AM调制应用频率范围由10kHz~800MHz调整到10kHz~400MHz,PM2 雷达波调制应用频率范围删除了1.2GHz~1.4GHz频段,PM3调制应用频率范围380MHz以上(除雷达波频段)。


针对部分通讯端口的测试使用AAN,也做了相应的更新,增加的衰减电阻(R1,R2),减小测试中注入干扰对测试周边的影响。


图片  


标准增加了宽带信号源的产生原理及使用场景介绍,并给出了实例,从而为车载零部件射频抗扰由窄带测试向宽带测试提供依据,同时也预示着测试实验室需要更新设备以适应标准的发展。


图片  


图片  


新标准在最后的附录G给出了不确定度评价的模型,计算公式以及输入项数值来源公式,新标准于2025年6月1日生效,同时旧版本失效。

来源:电磁兼容之家
汽车电子自动驾驶科普电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09
最近编辑:8天前
电磁兼容之家
了解更多电磁兼容相关知识和资讯...
获赞 40粉丝 187文章 229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EMC设计:从设计源头杜绝电磁兼容性问题!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磁兼容性(EMC)已成为产品认证的关键要素。无论是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还是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产品认证都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产品认证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加入WTO后,这一现象愈发明显。国内的3C认证,作为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对机电、电器产品的安全性能、EMC等方面有着详细的规定,只有通过3C认证的产品,才有资格进入国内市场。然而,EMC问题一直是众多企业的技术难点。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机电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芯片集成度和产品工作速度不断提高,电磁骚扰问题也变得愈发复杂。我国整体EMC研究起步较晚,许多企业对EMC的认知度不够,缺乏相关经验和测试设备,在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和元器件选择上存在诸多困惑,导致产品生产出来后往往难以符合EMC标准要求。从认证检测来看,产品达不到3C认证要求的主要原因大多是EMC方面不过关。事实上,在日常检验和各种产品认证中,EMC测试通不过的情况相当普遍。面对这一现状,我们不禁要思考,EMC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其实,EMC问题的解决并非无章可循,关键在于要深刻认识并运用EMC领域的三个重要规律。001EMC的三个重要规律EMCEMC费效比关系规律EMC问题越早考虑、越早解决,费用越小、效果越好。在新产品研发阶段就进行EMC设计,等到产品EMC测试不合格才进行改进,费用可以大大节省,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相反,产品研发阶段不考虑EMC,投产以后发现EMC不合格才进行改进,不仅技术上难度大,而且返工必然带来费用和时间的浪费,甚至可能因涉及到结构设计、PCB设计的缺陷,无法实施改进措施,导致产品无法上市。高频电流环路面积S越大,EMI辐射越严重高频信号电流流经电感最小路径。当频率较高时,一般走线电抗大于电阻,连线对高频信号就是电感,串联电感引起辐射。电磁辐射大多是被测设备上的高频电流环路产生的,最恶劣的情况就是开路之天线形式。减少辐射骚扰或提高射频辐射抗干扰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想方设法减小高频电流环路面积S。环路电流频率f越高,引起的EMI辐射越严重电磁辐射场强随电流频率f的平方成正比增大。减少辐射骚扰或提高射频辐射抗干扰能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想方设法减小骚扰源高频电流频率f,即减小骚扰电磁波的频率f。 02EMC问题的三要素EMC要真正解决EMC问题,还需要深入了解EMC问题的三要素:电磁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开关电源及数字设备由于脉冲电流和电压具有丰富的高频谐波,会产生很强的辐射。电磁干扰包括辐射型(高频)EMI和传导型(低频)EMI,主要通过空间电磁波干扰和传导的形式产生EMC问题。 03EMC设计的五个层次EMC在实际的产品设计中,EMC设计至关重要。EMC设计的根本在于趁早进行,从设计立项的一开始,就把EMC要求纳入设计任务书,作为设计的输入之一。EMC设计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方案选择、主要部件、集成电路的选型、电路和机械结构设计这一层次是产品成功的基础,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项目彻底失败。主要考虑减少辐射骚扰或提高射频辐射抗干扰能力,选用本身发射小的芯片,避免使用大功率、高损耗器件,保证所选器件不工作在非线性区,电路设计应避免数字信号波形产生过冲,增加阻尼、减小Q值,防止振荡。PCB的EMC设计PCB设计不合理,会产生无法补救的后果。良好的PCB EMC设计可以事半功倍。设计时应尽量减小高速信号及时钟信号线构成的环路面积,使用小型化器件和多层线路板,合理选择印制板层数,分层布置,布线应短、直、粗、匀,走线尽可能远离骚扰源,预留磁珠和贴片滤波器的位置。供电与接地、高速信号线路及内部线缆的EMC设计芯片间使用低阻抗地连接,不同芯片供电脚间阻抗尽量小,布线、I/O排线应减小电流环面积,采用多点就近接地,减小电缆的天线效应,采用屏蔽性能好的线缆,注意高速电路阻抗匹配,减小、消除反射。屏蔽设计屏蔽设计要求有完整的电连续体、滤波措施和良好的接地。机箱应采用导电材料,开孔尺寸一般不超过4mm,根据产品实际进行屏蔽设计,变压器加静电屏蔽及接地等。输入/输出的滤波设计电源线滤波和信号线滤波的重要性不亚于机箱屏蔽。滤波关键是针对EMC要求,兼顾达标和经济的原则。在I/O接口部位,一般采用高频滤波效果好、安装简单的滤波连接器。在电缆上缠绕或套用铁氧体磁环也能起到一定的滤波吸波作用。 04给企业的建议EMC了解EMC问题三要素、电磁骚扰的特性、电磁骚扰源和传播途径,掌握五个层次EMC设计法则,坚持利用EMC规律,趁早考虑和解决EMC问题。遇到PCB必须重新设计或结构必须重新设计时,大家只有后悔EMC考虑得迟了。治病不如防病,治病必须对症下手,宜早不宜迟,解决EMC问题是一样的道理。当产品的EMC不符合要求需要整改时,首先要如同治病一样,诊断出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然后利用EMC设计要点中提到的方法,对症下手,综合运用屏蔽、滤波吸波、接地等措施实施改进。改进途中,测试再不通过,先检讨问题判断是否正确?对策是否失误?使用器件参数是否需要调整?不要一下子就改变初衷,应不慌不忙。整改时要特别注意,正确诊断出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后,采用EMC抑制器件时,不但要选择合适,而且所用器件要货真价实,才不会久治不愈。工厂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加以培训,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或标准样件(可以采取拍照给出图片的方式),使生产过程受控。取最简化而且EMC又有一定裕量的样机作为标准件,核对生产、装配工艺,检验时,着重进行EMC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以及装配工艺一致性检查。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工厂应在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确认检验(本身不具备检测条件时,抽样送有能力的机构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持续符合EMC要求,万一变化亦能及时发现。当产品EMC关键件要改变、调整时,应用新的器件替换原器件重新制造几台样机进行测试,确认EMC关键件改变和调整对整机EMC的影响。 05小结EMC了解EMC问题三要素、电磁骚扰的特性、电磁骚扰源和传播途径,掌握五个层次EMC设计法,EMC会变得有规可循的,坚持EMC规律,趁早考虑和解决EMC问题,即可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在EMC工作方面,比照老中医看病方式,据症施治,有意识带点人性化,能提高解决问题的兴趣。EMC90%是设计出来的,整改出来的极少、极少。治病不如防病,治病必须对症下手,宜早不宜迟。道理简单,更需重视。来源:电磁兼容之家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