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电磁兼容领域,屏蔽体是抑制电磁干扰的重要手段,其屏蔽效能直接决定了对电磁信号的阻隔能力。屏蔽效能指的是屏蔽体对电磁波的衰减程度,数值越高,屏蔽效果越好。而屏蔽体的屏蔽效能并非固定不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深入理解这些关键因素,对优化屏蔽设计、提升电磁防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屏蔽体的材料选择是影响其屏蔽效能的首要因素,不同材料对电磁波的阻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导电性能是材料的核心指标之一。通常来说,导电性能越好的材料,如铜、铝、银等金属,对电磁波的反射损耗越大。这是因为当电磁波遇到高导电材料时,会在材料表面产生强烈的反射,大部分电磁能量被反弹回去,从而减少了电磁波的穿透量。例如,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常被用作高精度屏蔽体的材料,能有效阻挡高频电磁波的入侵。
图片来自笔者编著《电磁兼容EMC技术之产品研发及认证》
材料的磁导率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低频磁场的屏蔽。铁、镍等铁磁性材料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它们能够引导低频磁场穿过材料内部,通过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将电磁能量转化为热能消耗掉,从而起到屏蔽低频磁场的作用。在一些需要屏蔽低频电磁干扰的场景,如电力设备附近,采用高磁导率材料制作的屏蔽体效果更为显著。
此外,材料的厚度也会影响屏蔽效能。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材料厚度可以提高屏蔽效果。这是因为较厚的材料能为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提供更多的机会,进一步衰减电磁能量。但当材料厚度超过一定值后,屏蔽效能的提升会逐渐趋于平缓,此时再增加厚度对屏蔽效果的改善有限,还会增加屏蔽体的重量和成本。
屏蔽体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其屏蔽效能的发挥。
屏蔽体的密封性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任何缝隙、孔洞都会成为电磁波泄漏或侵入的通道,严重影响屏蔽效果。电磁波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对缝隙的敏感性越强。即使是微小的缝隙,对于高频电磁波来说也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辐射天线。因此,在设计屏蔽体时,应尽量减少缝隙和孔洞的数量与尺寸。对于必须存在的孔洞,如通风孔、电缆接口等,需要采取相应的密封措施,如安装屏蔽网、密封圈等,以降低电磁波的泄漏。
直播讲义内容
屏蔽体的形状也会对屏蔽效能产生影响。规则的几何形状,如长方体、圆柱体等,有利于电磁波在屏蔽体内的反射和吸收,屏蔽效果相对较好。而不规则的形状可能会导致电磁波在屏蔽体内产生多次反射和散射,形成驻波,从而降低屏蔽效能。此外,屏蔽体的拐角处如果处理不当,容易产生电场和磁场的集中,导致局部屏蔽效能下降,因此需要对拐角进行圆滑处理。
屏蔽体的搭接方式同样重要。当屏蔽体由多个部件拼接而成时,部件之间的搭接质量直接影响整体屏蔽效能。如果搭接处接触不良,会形成较大的接触电阻,导致电磁波在搭接处产生泄漏。为了保证良好的搭接,通常需要采用导电胶、弹簧片等连接方式,确保搭接处的导电连续性,减少电磁泄漏。
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其与屏蔽体的相互作用机制也不同,从而导致屏蔽效能存在差异。
对于低频电磁波,其穿透能力较强,屏蔽主要依靠材料的吸收作用。此时,高磁导率材料的屏蔽效果更为突出,因为它们能通过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有效吸收低频电磁能量。而对于高频电磁波,屏蔽则主要依靠材料表面的反射作用,高导电材料能发挥更好的屏蔽效果,将大部分高频电磁能量反射回去。
当电磁波的频率处于中间范围时,反射和吸收两种机制共同起作用,屏蔽效能是两者的综合结果。因此,在设计屏蔽体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中电磁波的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以达到最佳的屏蔽效果。
屏蔽体所处的外部环境也会对其屏蔽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环境中的湿度会影响屏蔽体材料的性能。高湿度环境可能导致金属材料发生腐蚀,降低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磁导率,从而削弱屏蔽效能。因此,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屏蔽体,需要采取防腐措施,如电镀、涂覆防腐涂层等,以保护材料性能。
直播讲义内容
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而影响屏蔽效能。例如,在高温环境下,材料的导电性能可能会下降,磁导率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屏蔽效果降低。因此,对于在极端温度环境中使用的屏蔽体,需要选择耐高温或耐低温的材料,并进行相应的温度适应性设计。
此外,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强度也会对屏蔽体的表现产生影响。当外部电磁干扰强度过大时,即使屏蔽体具有较高的屏蔽效能,也可能有部分电磁能量穿透屏蔽体,对内部设备造成干扰。因此,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中,需要结合其他电磁兼容措施,如滤波、接地等,与屏蔽体配合使用,以提高整体的电磁防护能力。
综上所述,影响屏蔽体屏蔽效能的关键因素包括材料特性、结构设计、电磁波频率和外部环境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需求,优化屏蔽体的设计与选材,以获得理想的屏蔽效果,保障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电磁屏蔽技术,7月31日20时(周四)我将在仿真秀直播做一期电磁屏蔽技术线上公开课。在直播中,我将从基础理论出发,详细讲解电磁屏蔽在电磁兼容中的核心作用,包括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和平面波屏蔽的原理与方法。同时,还会深入探讨机箱、机柜等设备做好电磁屏蔽的关键要点,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屏蔽材料、优化屏蔽结构以减少缝隙泄漏等。
此外,直播中还将分享设计过程中容易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细节,如线缆的屏蔽处理、接地设计对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等。
1、个人介绍
杨继深 仿真秀优秀讲师
1988年起从事电磁兼容工程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在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整改方面经验丰富,并熟悉工业控制系统的电磁干扰控制,解决过数十个大型项目的电磁兼容难题。他不仅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而且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的知识,他所主持的培训深受工程师们的欢迎,所使用的课件在网上广泛流传。他编著的《电磁兼容技术之产品研发与认证》与《现代工业中的电能质量与电磁干扰控制》是深受工程师欢迎的参考资料。
2、我的讲义节选
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直播中还将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包括成功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经典案例以及因电磁屏蔽不当导致的故障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大家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电磁屏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而且,直播过程中设置了互动环节,大家可以随时提问,我会与大家进行实时交流,解决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关于电磁屏蔽技术的困惑。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和填写问卷。
2025知识周(六):电磁兼容EMC产品研发-电磁屏蔽技术-仿真秀直播
此外,即日起至7月31日,杨老师原创的电磁兼容教程限时秒杀中,领仿真秀知识周优惠券-秒杀价999元,领券后799元(优惠券领取见文末海报)。
扫码立即试看
与作者或仿真秀开展技术咨询
来源:深讲电磁兼容